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热现象知识归纳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7281429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7章 热现象》知识归纳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中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此冲程为(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2.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 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 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 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冻衣晾干 B. 网上挂霜     C. 草叶撸主 D. 冰凌消融 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 kg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C. 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                                D. 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 cm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湖水表面结冰B.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C. 点燃的蜡烛在高温下变软了D. 水沸腾时冒出“白气”6.长春市的冬季,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凇景观,这一现象属于(   ) A. 汽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的冬季,户外说话时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浴室内洗澡时会发现屋顶有许多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 打针时要在皮肤上擦酒精,酒精会很快变千,这是升华现象D. 寒冷的冬天,房屋的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凝固现象8.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为1.5m                                             B.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60℃C.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1m/s                            D. 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2dm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               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0.早晨,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华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       B. 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 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B.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14.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融化却变小   D. 晒干的湿衣服逐渐变干15.甲、乙两汽车,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这表明(   )A. 甲做功比乙多                                                     B. 以相同的牵引力行驶相同的路程,甲耗油比乙少C.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                                          D. 甲做功比乙快16.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 A. 升华                                     B. 汽化                                     C. 蒸发                                     D. 熔化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                              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18.糖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溶解的快,主要因为温度高时(   ) A. 分子扩散运动加快     B.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少     C. 分子间距离增大     D.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二、填空题(共12题;共28分)19.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底部放入一小团蘸有乙醚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20.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炸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煎炸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其内能________.(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21.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是________现象;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 “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冰的________ .22.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熔化时要________,但是温度________,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23.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____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____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4.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中,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实验中消耗10g酒精,若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q酒精=3.0×107J/kg)                                 25.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________遇冷经过________而形成的. 26.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 和________的物态变化. 27.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轮胎的温度会________. 28.如图所示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按照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工作时的正确排序为 ________,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图________2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 而形成的. 30.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______;在不发生热传递条件下,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冰块的内能将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31.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

      [c水=4.2x103焦/(千克·℃)] 32.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冬天和夏天时,请你用物理知识告诉司机应该怎么做? 33.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请你解释“白雾”的形成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7分)34.用温度计测量刚倒入烧杯杯内的开水的温度  (1)现有最高测量温度为110℃、200℃、42℃的三种温度计,测量时应该选用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_的一种 (2)选好温度计后,测量温度如图所示,哪种操作方法正确?(________)(3)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何时读取数据,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越准确三种意见中正确的是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不能俯视或者________ 35.如图所示的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一个实验装置.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并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子会从瓶口跳起来.(1)在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 ________  A.打气过程                B.打气过程中瓶中水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瞬间,瓶内发生的情况(2)在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是什么?36.如图所示是用来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B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相等.(假设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热量损失)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数据如下: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某液体的温度/℃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