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2661123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8.81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梁春晓 沈红Summary: 基于全国性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参与度低、创业意愿偏低;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不同创业学习方式的影响效应大小相异;创业学习还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机会识别知识和克服新生弱势知识而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学校创业支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学校创业支持水平越高时创业学习越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来影响其创业意愿,反之则会削弱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大学生創业学习有效性和改善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Key: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意愿;学校创业支持:G642    :A :1672-0717(2022)01-0054-10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创业意愿具有行为导向的作用[1],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创业教育研究领域较为关心的一个议题多数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也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研究没有区分学生具体参与的不同创业学习类型[2](P479-510)。

      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学生的创业学习起作用,而学生在不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其学习收获也会存在差异所谓创业学习就是获取、积累和应用创业知识的过程,它是个体识别创业机会、形成创业意愿的重要前置影响因素[3](P399-424)研究发现,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人格特质等因素,而是创业者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使得他们更善于识别、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4]因此,探讨大学生如何获取创业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才是理解其创业行为意愿的关键但是目前从创业学习视角进行创业教育的讨论较为欠缺,不利于对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发展特点的深入把握此外,与一般创业者的创业学习相比,大学生的创业学习与高校创业教育联系密切,受学校创业支持的影响较大高校可以在创业课程、创业师资、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文化氛围建设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使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有可能的创业作必要的人力资本准备由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创业支持情况也不尽相同,从而影响着大学生创业学习的过程,使不同高校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业意愿基于此,本研究聚焦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学生的创业学习与学校的创业支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以期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和破解大学生创业学习困境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要形成更为专业的创业认知模式由于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学生的深度参与和对关键经验的学习[5]因此,有效的创业学习是体验性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和“做中学”等[6-8]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业学习主要有创业教育参与、创业网络互动、创业经验反思和创业实践应用等方式[9](P83-92)正式的创业课程学习有利于普及创业基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水平[10,11]反思性学习能够强化学习成果,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7](P449-463)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职场经验,观察、模仿榜样的示范行为是他们进行创业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学习的对象包括创业导师、校友创业者、作为演讲嘉宾的成功创业者和专家等学生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互动能够接触到有价值的社会联系,从而增加创业相关经验和获得创业资源,激发其创业动机[12,13]实践学习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介入机制”,通过创业社团、创业竞赛、创业实习、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创业相关的直接经验,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增强他们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其创业意愿[14,15]。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其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创业知识的中介作用创业知识能够创造价值并带来竞争优势,是一种重要的创业资源创业学习的客体就是创业知识[3](P399-424),参加创业教育或培训、创业实践、先前经验、社会网络等都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备[11-13]识别创业机会是形成创业意愿和开展创业活动的前提[16](P373-397)在创业初始阶段,最关键的是先要获取有关机会识别和克服新生弱势的知识但是由于不同人的创业学习经历不同,他们所具备的创业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使得不同人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不同,并影响着人们创业意愿的强度[17]换句话说,个体创业学习的非对称性决定了他们所拥有的创业知识的差异,进而影响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意愿可见,创业知识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中处于中心位置[16](P373-397)大学生在参加各类创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增加了其创业知识储备,有利于激发其创业意愿因此,笔者提出假设:假设2:创业知识在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三)学校创业支持的调节作用学校创业支持就是指学生在大学中可以选择的,在不同教学、研究和课外活动中进行创业学习的空间[18]。

      大学既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创业学习机会(如创业课程、讲座、社团和竞赛等),还能提供发展的网络资源(如志同道合的同辈人、创业导师、校友创业者、潜在的客户/供应商等)以及必要的物质基础(如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等)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学生感知的对学校的创业课程、创业氛围、创业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来衡量学校的创业支持水平[19](P269-288)学校创业支持是大学生创业学习的重要环境因素,它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积极影响[20,21]早期的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显示,学校环境因素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比个性特质的影响更加显著,不同学校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差异主要是由学校环境差异引起的,当学生感知到学校创业支持水平越高就会越倾向于选择创业[19](P269-288)随后有研究进一步发现,学校创业支持能调节创业活动与创业意愿间的关系,并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创业知识等对学生的创业行为和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21-23]支持性的学校环境能够强化创业学习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理解和掌握创业知识,激发其创业意愿;反之,如果学校创业支持不足,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学习的收益也有限,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有限。

      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假设:假设3:学校创业支持正向调节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知识的作用,并且随着学校创业支持水平的提升,创业学习通过增长学生的创业知识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就越大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以探讨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二、数据、变量及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研究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团队的 “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NACC2016)调查中“大四毕业生”样本的基础数据[24],对其中愿意接受调查且留下了号码的2 113名学生补充发放调查问卷,以短信的形式发送问卷链接,询问了他们在校期间创业学习的相关情况最终回收问卷639份,有效样本434份其中,男生251人,占57.8%,女生183人,占42.2%;城镇籍大学生182人,占41.9%,农村籍大学生252人,占58.1%;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151人,占34.8%,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283人,占65.2%二)变量及测量说明创业意愿本文参考了Linan和Chen的创业意愿量表[25],采用五点计分法,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后的总分越大,表明个体创业意愿越强烈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941。

      创业学习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创业学习问卷,包括创业教育参与、创业网络互动、创业经验反思和创业实践应用等四个维度共19个题项[9](P83-92)采用五点计分法,考察大学生参与创业学习活动的频率,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后的总分越大表明大学生创业学习参与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创业学习问卷总体信度系数为0.957,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8;各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大于标准值0.5、组合信度均大于标准值0.6,表明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佳创业知识本文参考了陈文婷对创业知识的测量,包括识别机会的知识和克服新生弱势的知识共7题[26]采用五点计分法,各题项得分相加后的总分越大表示大学生具备的创业知识越多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53学校创业支持本文采用Frank等的学校创业支持量表进行测量[19](P269-288),采用五点计分法,各题项得分相加后的总分越大表示大学生对于学校创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911控制变量已有研究表明,创业意愿受个体人格特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越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越高[27]因此,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变量进行了控制。

      调查中采用了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进行测量,得分越高表示越具有创造性人格本研究中创造性人格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1,效标效度为0.412,绝大部分项目的载荷在0.4以上(显示会聚效度良好),简约适配指数大于0.5(表示结构效度良好),满足研究需要此外,由于样本来自于不同家庭和不同学校,家庭背景和学校背景也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本文还将性别(0-男生、1-女生)、户籍(0-非农、1-农村)、父母职业(0-非创业者、1-创业者)、家庭经济水平(0-低于平均、1-平均水平、2-高于平均)、学校层次(0-非“双一流”建设高校、1-“双一流”建设高校)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三)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温忠麟等建议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28],首先采用SPSS Process中的Model4(即简单中介模型),在控制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创造性人格等变量的情况下分析创业学习各维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知识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间的中介作用接着,我们采用SPSS Process中的Model7检验学校创业支持对以上创业知识中介模型的调节效应最后,本研究进一步考察在学校创业支持的不同水平条件下,创业学习各维度通过创业知识影响创业意愿的差异。

      三、分析结果(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由于本研究的主要变量均采用自我报告数据,可能存在同源偏差问题,对此我们在施测过程中运用了打乱量表顺序、匿名填写等方法予以控制此外,我们采用单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所有量表自评项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单因子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x2/df=17.719,AGFI=0.315,GFI=0.408,CFI=0.524,RMSEA=0.197,模型拟合效果很差,表明不存在严重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二)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的基本情况本调查中大学生创业学习的总分均值为44.24分,平均每道题的得分为2.33分,表明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参与度较低对比创业学习各维度的情况发现(详见表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参与度相对来说是最高的(M=11.75),其次是创业网络互动(M=10.37),而创业实践应用的参与度(M=10.59)和创业经验反思的参与度(M=10.37)最低,说明目前大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以参加学校的创业教育活動为多,但是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和创业实践比较缺乏梅伟惠的研究也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创业反思和创业实践[8](P117-122)。

      另外,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总分均值为8.85分,平均每道题的得分为2.21分,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吴立爽的调查认为大学生的创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