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对策基础教育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2911967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对策_基础教育论文   论文 关键字:课堂问题   论文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干扰教学的现象,造成 教育 秩序混乱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形成逆反心理,违反教学纪律;有的学生则过于焦虑,恐惧不安;有的学生由于自制力差,频繁发生与教学不相干动作;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神经过于敏感,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上从不参与交流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育失策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失策直接相关,甚至有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决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教育观、学生观 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将升学率作为指导思想,把分数作为唯一指标教学上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上课、补课、 考试 ,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而且,学生会因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剧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样神经整天就会处于紧张之中,得不到调整就会产生脑功能失调,出现干扰学习的问题行为,如注意力涣散,多动   2.管理的缺失   许多教师过于将注意力放在学科内容方面,忽视自己在课堂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实际上,学生中问题行为的出现与任课老师在课堂管理上的不当和失败密切相关   美国哈佛大学1968年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教师的3种管理行为:随机应变、专横与惩罚学生的7种行为是: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探索、求成、助人与凝固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以及求知特征成正相关,教师的惩罚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负相关相反,教师的专横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相关   3.教学的偏差   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懒懒散散等等,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研究表明,教师的威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越高,学生越不易产生问题行为   (二)学生的身心因素   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同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美国心 理学 家曾将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与纪律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男孩在纪律问题上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或次数也更多   2.生理障碍   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直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三)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家庭因素   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大众媒体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处理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

      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明示与暗示以暗示为主,当众批评与个别谈心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2.生理障碍   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直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三)环境的因素   心 理学 家勒温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家庭因素   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 教育 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大众媒体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处理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

      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明示与暗示以暗示为主,当众批评与个别谈心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2.“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课堂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若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不把握正确处理的原则,选择的解决方法不适宜,小事也会变大,闹得不可收拾。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作出一些与课堂要求不符的行为,姑且称之为课堂问题虽然事因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后果严重,以致于对簿公堂那么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课堂问题呢?我认为,除了要把握好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几个原则之外,还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   第一类,“放任法”,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施加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出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应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它,看待它,并努力替学生的错误寻找“合理性”如果问题的负面影响较小,出事的学生平时表现良好,出现的问题却属偶然,且学生有悔改之意或即刻改正了,就无须小题大做,立即采取严厉的措施   第二类,暗示法,也就是间接提示、批评正在犯错误的学生可分为静态揭示法、语调变换法、“借题发挥”法、表扬法、直接提问法等   1.静态揭示法,即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识,如凝望、摇头、摆手、走近学生等以提醒学生,迫使其在无形的压力下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语调变换法,也就是运用适宜的高音、音强和语素、停顿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当教师讲解问题时,可突然加速语调,可突然加重语调,提高声音或减慢节奏,突然不语,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3.“借题发挥”法,教师发现课堂问题时,可结合教学内容“即景生情”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4.表扬法,表扬好的就是间接批评了差的,如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看准时机,表扬这方面做的好的学生,或表扬他本人做得好的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间接提问法,当即提问正在犯错误的学生,提问的问题一般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与学生的缺点无关,只要中止了学生的行为,即可达到了目的   第三类,明示法,可分为明确强调法,“施行处罚”法等   1.明确强调法,有时学生是由于对教师的讲解不甚明白而有意无意的干扰课堂秩序如不按教师的设计思路回答问题,胡蒙瞎侃,教师应立即强调所学的内容若遇个别学生趁“混水”之机故意向教师发难,教师要及时纠正否则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也会被搅的一塌糊涂   2.“施行处罚”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个别不求上进,故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