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统计 青岛版(五年制)(含答案 ).docx
10页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统计 一、单选题 1.为了统计某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一般要经历( )步骤. A.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描述B.数据收集﹣﹣分析﹣﹣﹣整理﹣﹣描述C.数据整理﹣﹣﹣收集﹣﹣﹣分析﹣﹣描述D.数据整理﹣﹣分析﹣﹣﹣收集﹣﹣描述2.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3.这是一次期中考试后,四年级(1)班的成绩统计图 这次( )的及格率更高 A.数学B.语文4.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把他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内( ) 如果用红条表示男生,黄条表示女生,下面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A.B.C.D.二、判断题 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6.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更美观.( ) 7.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三、填空题 8.折线统计图分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和________折线统计图 9.右图是一个水龙头打开后出水情况的统计图。
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和出水量成________比例关系,照这样计算,出15升的水需要________秒10.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________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________种数据 11.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70cm,水箱上部安装了一个进水管A,底部安装了一个放水管B,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接着打开B管,下边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变化情况1)________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________cm (2)A管每分钟进水________cm3,B管每分钟放水________cm3 (3)A、B两管的内径相同,A管中进水速度是3米/秒,B管中放水速度是________米/秒 四、解答题 12.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2000~2004年五、十月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统计表(1)这五年中,五月份和十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多少? (2)从2000年到200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呈现什么样的趋势?你觉得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请你预测一下,2006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多少? (4)为什么每年五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比十月份的高?请你结合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方面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原因. 13.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某市无线电一厂、二厂1985年~1983年的产值增长情况如下表14.小民将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记录如下:(1)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2)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一周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它们之间相差________.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决. 五、综合题 15.下面是希望小学春季植树情况统计图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有多少棵? (2)三个年级3月份一共植树多少棵? (3)三个年级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多少棵? 六、应用题 16.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小华30404040小敏35323150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A 【解析】【解答】为了统计某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一般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描述步骤.故选:A.【分析】根据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般要经过: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整理,进而根据数据整理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描述;由此选择即可.2.【答案】 B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答案】 B 【解析】【解答】语文的不及格人数只有2人,数学却有3人,所以语文的及格率更高 【分析】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4.【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解析可知统计表中的数据与选项D的数据相对应.【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跑步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3人,跳高的男生有4人、女生有6人,游泳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6人,跳远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1人,根据这些数据选择条形统计图即可得到答案故选:D.二、判断题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区分数据的种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为要表示几组数据,为了区分这几组数据,所以把一组数据采用一种颜色,另一种数据采用另一种颜色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三、填空题8.【答案】 单式;复式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单式;复式 【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9.【答案】正;75 【解析】【解答】①10秒时出水量是2升,20秒时出水量是4升,…210=0.2,420=0.2,…出水量随着出水时间增加,而且出水量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出水量和打开的时间成正比例;②出两升水需要10秒,所以15210=75(秒)答:出15升的水需要75秒.故答案为:正,75.【分析】本题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本题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量,再根据这些数量求解.①根据打开时间和出水量之间的变化情况,找出比例关系;②照这样计算,说明出水的速度不变,出两升水需要10秒,所以15210=75(秒).10.【答案】一;多 【解析】【解答】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数据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掌握其特点是关键。
11.【答案】(1)10 ;30(2)6000 ;4000(3)2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像判断,10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30米;(2)A管每分钟进水:3010=3(厘米);50403=6000(立方厘米)B管每分钟放水:(340-60)(40-10)=6030=2(厘米)50402=4000(立方厘米)(3)进水速度与放水速度的比是6000:4000=3:2,所以B管中放水速度是2米/秒.故答案为:10,30;6000,4000;2【分析】(1)根据折线的走势直接判断两关同时开的时间,从对应的刻度中找出水深;(2)用两关同时开时的水位高度除以时间求出A管每分钟进水的高度,然后用底面积乘高度求出每分钟的进水量;用40分钟进水的高度减去此时水面的高度即可求出每分钟放水的高度,然后用底面积乘这个高度即可求出每分钟放水的体积;(3)写出进水与放水的速度比,然后判断放水速度是多少即可.四、解答题12.【答案】(1)解:五月份:(372+374+376+378+381)5=18815=376.2(ppm)十月份:(367+368+370+373+374)5=18525=370.4(ppm)答:五月份的平均值是376.2ppm;十月份的平均值是370.4ppm.(2)解:二氧化碳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汽车也越来越多,排放的尾气也越来越严重,等等.(3)解:可以预测2006年五月份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约是388ppm,十月份的大约是378ppm.(4)解:因为夏天树木茂盛,吸收了很多二氧化碳,释放了很多氧气,因此,五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十月份的高. 【解析】【分析】(1)用每个月份这几年的含量之和除以5,分别求出两个月份中的平均值;(2)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总体趋势,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总体原因;(3)根据折线的走势对2006年作出预测即可;(4)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判断即可.13.【答案】 某市无线电一厂、二厂1985年~1983年的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在制作统计图时,首先确定所制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代表的量.以横轴表示年份这一时间量,纵轴表示产值数,然后确定横轴与纵轴上每小格表示的单位数,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首尾连接起来即可。
14.【答案】(1)解: (2)解: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主要的特点是:(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数据增减变化).(3)35;30;5(4)解:星期日的气温比星期六的气温高多少摄氏度?32.5℃-30℃=2.5℃答:星期日的气温比星期六的气温高2.5摄氏度. 【解析】【解答】解:(3)这一周气温最高的是35℃,最低的是30℃,气温差为:35℃-30℃=5℃.【分析】对于1题,用横轴表示一周,横轴上每个大格表示1天,纵轴表示温度,每个大格表示2℃,再根据统计表格中数据依次描出各点,再顺次连线即可;对于2题,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对于3题,用这一周气温最高的气温减去最低的气温即可解答;对于4题,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写出文字表述题,再解答即可.五、综合题15.【答案】(1)解: 六年级春季植树最多,有215棵2)300棵(3)25棵 【解析】【解答】(1)110+105=215(棵),110+100=210(棵),95+105=200(棵),六年级春季植树最多,有215棵(2)105+100+95=300(棵)(3) (110+110+105)-(105+100+95)=25(棵)答:(1)六年级春季植树最多,有215棵(2)三个年级3月份一共植树300棵(3)三个年级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25棵【分析】(1)不想计算的话,从图上也可以看出答案(2)4年级3月份植树棵树+5年级3月份植树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