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节:鼓乐铿锵1 (3).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40248622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鼓乐铿锵》教案榆中一中 杨彩芬 课题:《鼓乐铿锵》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内容: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以及基础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学习兴趣2、过程与方法:欣赏代表作品打溜子《锦鸡出山》、吹歌《童谣》,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3、知识与技能:掌握“打溜子”“鼓吹乐”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了解“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教材分析:1、《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2、《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这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们的欢迎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通常,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兴创编歌词《童谣》是一首“吹歌”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童谣》、《锦鸡出山》、《滚核桃》三首民间乐曲,掌握“打溜子”“鼓吹乐”的概念教学难点: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和上下句对偶和螺狮结顶的音乐创作手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法、学法指导:1、教师在视听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对比总结以及让学生的实践、探究等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一、 导入播放音乐《童谣》学生做律动,启发引出课题《鼓乐铿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咱们的民族民间乐器堪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也迷住了钟情于中华文化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打击乐器的家庭,感受鼓乐的铿锵魅力二、 新课学习1、 吹歌《童谣》①跟着固定节奏,在节奏中读歌词②学生和老师分声部,在旋律部分由老师唱 ③加入情感,注意抑扬顿挫,注意北京话的儿化音④学生轮唱表演⑤不同人物角色的想象,不同人物音色的对比演唱⑥学生创编口噙子数板中的领唱歌词⑦学打锣鼓经,用乐器简单进行伴奏⑧总结归纳内容是民间的童谣,情感是欢乐诙谐,形式是用乐器管子模仿说话,伴奏是锣鼓等打击乐器这种先数板、后唱歌,以吹管乐器为主,打击乐器为辅的一种鼓吹乐叫“吹歌”2、打溜子《锦鸡出山》①带着问题听音乐,发现乐句有什么特点?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一带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通常由四件乐器: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演奏乐曲多表现动物形象和劳动的生活场景 “上下句对偶”是指上下两句在节奏上基本对称,而在音色上又相互对比螺蛳结顶”是指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

      ②学生实践感受打溜子②引出“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跟老师共同完成一段演奏片断③运用“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即兴创作一小段音乐 3、观看水鼓舞《中国龙》4、根据《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创编打击乐合奏,并进行表演三、总结 我们感觉到了打击乐家庭的魅力,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的是铿锵的鼓乐,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今天只是为大家开启了学习的大门,希望大家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吧!教学反思:在这堂课当中,我尝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体系的教学方法本人觉得较为满意的一是做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个角色把握得较好;二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合作性、有效性较好;三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具体体现在如下活动中: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调动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童谣》的音乐中,带领学生做身体律动,学生一下子吸引在我们轻松地课堂中,我觉得这个设计较好2、在欣赏三首民间器乐曲时,我并没有直接地把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现的情绪以及知识性的概念、形式和盘托出地告诉学生们,而是先给出问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最后才讨论、总结。

      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都很踊跃,大胆回答,课堂气氛浓烈,而且问题回答得都很不错3、我选择了一首乐曲作为重点,层层深入,难度递进,最后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4、最后的学生活动,自己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用打击乐创编一段音乐,小组合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创作的太好了总之,教完《鼓乐铿锵》这一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顺利地完成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但是不足之处是内容安排有点满,很紧张,认为在《童谣》的教学中应该再精炼一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