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4.1水污染及其防治习题含解析.docx
8页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L ZVQYE TKM1L TTSME用心读某乡镇中学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成第1~3题这里山¥#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乡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1 .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是()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废水 ④酸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 .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 .从水污染的类型看,该乡镇的水污染最可能是()A.物理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C.生物性污染D.自发性污染解析第1题水污染的污染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第2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第3题,物理性污染主要是热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带的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寄生虫及虫卵、病菌和细菌微生物造成的污染答案 1.C 2.A 3.B下表是我国2002年与2007年近海海域水质情况对比表,表中数据代表各类海水所占的比例据此完成第4~5 题。
200200类别27年年一类海水清洁,适于海洋渔业水域一类海21.26.水30一英海水较清洁,适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等一笑海28.36.水48一交牌小转段行梁,道用」为又-LA1K用水区三类海水14.411.8四类海水中度污染四类海水8.97.127.劣四类海水 0 318.4 .表中反映了我国近海的水质情况是()A.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8.4%B.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到10%以下C.五年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D.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仅占我国海域的一小部分5 .造成我国近海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①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枯竭②工业生产排放废液③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④过往海轮产生石油泄漏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第4题首先要理解关于各类海水的说明,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判断第5题,造成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废水、废液的直接排放及石油的泄漏答案4.C 5.C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第 6~8题6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7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局、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8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解析第6题,富含氮、磷的工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排到近海,使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引发赤潮。
第7题,水温高,浮游生物生命活动强,繁殖速度快风力小,利于氮、磷营养物的聚集第8题,中低纬的近海往往具备赤潮形成的各种条件答案 6.B 7.C 8.C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有机物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第9~10题9 .图中有机污染在()A.①B.②C.③D.④10 .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A.MB.NC.OD.PDO和BOD的含解析本组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水体污染的相关问题解题关键是认真读图并能够明确 义第9题,DO浓度越大,说明水质越好,BOD则相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②处BOD含量直线增加,说明该河段是有机?^染所在处第10题,河流在河段DO浓度最低,说明水中溶解氧含量最少,容易导致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答案 9.B 10.C读漫画“胎儿绝不出生的N个理由”,完成第11~12题11 .导致漫画反映的水体污染的原因是()A.水体富营养化B.废热水的排放C.寄生虫的大量繁生D.重金属的排放12 .湖泊出现漫画中的问题时,湖泊中()①种群数量增加②生态系统趋向复杂③鱼类大量死亡④生态系统变得简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第11题,第三幅图中的“我是蓝藻”是题眼,说明漫画反映的是水体富营养化。
第12题,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的含氧量下降,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生态系统也变得越越简单答案 11.A 12.D卜图是某区域水资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13 .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小水的利用,b表小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14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完成第13~15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C.提高区内水资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15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第13题,a指向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故表示污水处理;b汇集到废水中,应表示污水收集第14题,在四项措施中,只有“提高区内水资重复利用率”是可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第15题,水体富营养化是在缓流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对应解决措施是加快水体的流动速度,增强水体净化能力答案 13.A 14.C 15.A16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第二是光照第三是营养。
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6月14日,黄海海域浒苔分布面积1.67万平方千米,距离青岛大公岛最近距离只有120千米浒苔以平均每天 9千米的速度向青岛漂移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黄海近海水域浒苔大规模暴发的原因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湖泊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⑶结合材料,请谈一下如何防止浒苔的大规模暴发解析第(1漉,由材料一可知,浒苔的生长需要温度、阳光和营养在自然状态下,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不会造成浒苔的大规模暴发,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富含氮、磷的污水 使海洋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多,在温度、光照适宜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引起浒苔的大量繁殖、生长,从而使浒苔大范围暴发,所以浒苔的大规模暴发是人类活动向海洋中大量排放富含氮、磷的污水的结果第(2)题,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浮游生物死亡后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加速湖泊的萎缩及消亡,还会使饮用水水质变坏 影响人体健康第(3)题,防止浒苔大规模暴发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 质的排放此外建立预警机制,也可以减少因浒苔的暴发带的经济损失。
答案(1)黄海近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较多;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充足;近海地区有许多海湾较为封闭,水流较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无机氮、无机磷等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浮游生物死亡后的分解要消除掉大量的溶解氧 ,致使鱼类窒息而死亡,还可能使饮用水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3)大力宣传浒苔防治的有关知识;对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治理;推广无磷洗衣粉和餐洗净;组织人手集 中打捞浒苔;建立浒苔预警机制,及时预报浒苔发生情况17 .(探究性学习)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 (COD)水质状况 曲线图(注意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图丙为②水文站实测污染物组成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 题too 一.等先驰累J盘穗市■ ■ ■,1MBX一河流一高速右1 2 3 4 5 6 7 8 9 W 11 12 阴)图甲coot礁而汨 5.04.03.02.01.0①②两水文站河流实测水质状况曲线图乙②水文站实测污染物组成图丙(1)据图丙 ,说出该河流的水污染属哪种水污染类型⑵据图乙,比较①②两处的水质差异,并分析原因3)据图乙,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 ,按污染物的性质水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由题可知该河流的水污染为化学性污染第(2)(3)题,从图乙信息可知差异主要有水质差异和季节变化差异水质恶化主要与污染物浓度有关,而污染物浓度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河流的流速、河流的水量等有关答案 (1)化学性污染2)水质比较②处水质全年都比①差:②处水质季节变化比①处大原因②位于河流下游,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而①位于上游支流,污染物排放很少;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流速较缓,自净能力减弱3)夏秋季节水质好 ,冬春季节水质差;夏秋季节达三类水以上标准,冬春季节为四类水标准原因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净化能力强;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流速慢,自净能力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