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州牧:唐代服饰v1.pdf

143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7011520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87MB
  • / 1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代服饰唐代服饰讲义作者:九州牧讲义作者:九州牧目录目录• “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代皇帝的服饰; • “云鬓花颜金步摇”——唐代女子的礼服; • “犀带金鱼束紫袍”——唐代官员的服饰; • “白布长衫紫领巾”——唐代男子的常服; • “瑟瑟罗裙金缕腰”——唐代女子的常服九天阊阖开宫殿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至舍人 早朝大明宫之作》Ⅰ、皇帝服饰Ⅰ、皇帝服饰Ⅰ、皇帝服饰Ⅰ、皇帝服饰• 唐代,皇帝服饰可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 • 礼服有13种,其中: 冕服6种——大裘冕服、衮冕服、鷩冕服、毳冕服 、絺冕服和玄冕服; 冠服2种——通天冠服和翼善冠服; 弁服2种——武弁服和皮弁服; 帻服2种——黑介帻服和平巾帻服; 帽服1种——白纱帽服 下面我们会具体介绍冕服和冠服 • 常服,体衣就是圆领袍衫,首服幞头,足服靴,腰 束革带一、皇帝的礼服一、皇帝的礼服 1、冕服冕服最主要的特征是旒冕、玄衣纁裳( 玄色上衣、纁色下裳)、章纹用于祭祀 、大朝会等重大场合 冕服中,在唐代最常用且历代传承使用 的是“衮冕服”——头戴十二旒冕,身穿玄衣 纁裳,衣裳遍布十二种章纹(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 、黼、黻)。

      《历代帝王图》与敦煌壁画中的 皇帝衮冕服形象6种冕服的形制和穿着场合(《通典》)1、大裘冕、大裘冕,无旒,金饰,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令云“冕长尺六寸,广八 寸,玄表纁裏以下广狭皆准此裘以黑羔皮为之令云:“玄领、褾、襟缘,朱裳 后有诏夏月以葛代裘白纱中单令云:“皂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鰈 ,大带令云:“素带朱裏,纯其外,上以朱,下以绿,纽约用组黻,蔽膝也,随裳色 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绶,六采令云:“玄、黄、赤、白、 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 ,闲施三玉环 祀天神地祗则服之 2、衮冕、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令云:“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 导玄衣纁裳,十二章令云:“八章在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 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皆织成为之龙山以下,每章一行,重以 为等,每行十二也白纱中单令云:“黻领,青褾、襈、裾,黻加龙山火三章毳 冕以上山火二章,绣冕山一章,玄冕无章革带、大带、剑、玉佩、绶与上同舄加金 饰 享庙、谒庙及朝遣上将、征还、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元日受朝及临轩册拜王 公则服之。

      3、鷩冕、鷩冕,服七章,(令云:“三章在衣,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 、黻余同衮冕 有事远主则服之 4、 毳冕、 毳冕,服五章,(令云:“三章在衣,宗彝、藻、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也 )余同鷩冕 祭海岳则服之 5、绣冕、绣冕,服三章,(令云:“一章在衣,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余同毳冕 祭社稷、先农则服之 6、玄冕、玄冕服,令云:“衣无章,裳刺黼一章余同绣冕 祭百神、朝日夕月则服之2、冠服•通天冠服: 1、首服: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 翠緌,玉若犀簪导 2、体衣: 绛纱袍,白纱中单,帛练裙襦 3、配饰: 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革带,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 白玉双佩,玄组双绶(六彩) 4、足服: 白袜、黑舄 5、运用场合:诸祭还、冬至受朝、元会、冬会•翼善冠服: 翼善冠,其常服及白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葱褶,则与平巾帻通著之通天冠服通天冠服 (敦煌壁画)通天冠服通天冠服 (左为敦煌壁画、右为咸通九年雕版印刷《金刚经》卷首帝王礼佛图)3、其它类型的礼服、其它类型的礼服 以下文字来源于《通典》卷第一百八.礼六十八 •【弁服】1、武弁服 武弁,金附蝉,平巾帻,余同前服(绛纱袍,白纱中单,帛练裙襦等 )。

      讲武、出征、四时搜狩、大射、禡、类、宜社、赏祖、罚社、纂严则 服之2、弁服 弁服,(令云:“弁以鹿皮为之十二琪,(令云:“琪以白玉珠为 之玉簪导,绛纱衣,素裳,革带,白玉双佩,鞶囊,小绶,白袜,乌 皮履朔日受朝则服之•【帻服】1、黑介帻服 黑介帻,白纱单衣,白裙襦,革带,素袜,乌皮履拜陵则服之 2、平巾帻服 平巾帻,金宝饰,导簪冠支皆以玉,紫褶(令云:“赤白褶” ),白葱 ,玉具装,真珠宝钿带,靴,乘马则服之•【帽服】白纱帽(令云:“赤乌纱帽”),白裙襦,白袜,乌皮履,视朝、听讼及 宴见宾客则服之二、皇帝的常服二、皇帝的常服•常服,体衣是圆领袍衫,首服幞头,足服靴,腰束革带 •这套装束,在结构上与百官、士庶的圆领袍衫无异,只是应该在颜色、衣料和 纹饰上有所区别 【下图为前蜀皇帝王建造像,光天元年(西元918年)永陵出土】左图为《虢国夫人游春图》,右图为《步辇图》Ⅱ、女子礼服Ⅱ、女子礼服•唐代女子礼服,因为有效研究材料较缺乏这一客观困难,导致 目前的研究处于文字资料和田野资料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无法对 应,“二重证据法”无法完满的成立 故,本报告对于女子礼服的叙述只能先进行文字整理,再对 墓葬和敦煌资料进行形象学的分类论述: 一、制度记载; 二、弧领花冠女官形象; 三、衣裳礼服形象; 四、短围裳的大袖衣形象; 五、下摆外露的大袖披衫形象; 六、花钗大袖齐胸裙形象; 七、 花钗大袖披衫形象; 八、仙女元素较重的礼服形象。

      一、制度记载• 文献记载文献记载 按照唐代制度,即根据《大唐六典》、《通典 》、《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等史 料,唐代有以下13种后妃命妇礼服: 1、皇后礼服:、皇后礼服:褘衣、鞠衣、鈿釵禮衣 2、皇太子妃礼服:、皇太子妃礼服:褕翟、鞠衣、鈿釵禮衣 3、內外命婦礼服:、內外命婦礼服:花釵翟衣、鈿釵禮衣、禮衣( 无首饰)、公服、半臂襦裙、花釵禮衣(大袖连 裳)、花釵禮衣(连裳)服饰名称穿着者穿着场合首饰衣配件褘衣皇后受册、助祭、朝会花钗十二樹,小花如大花之數; 并兩博鬢深青織成; 翬翟纹,素質,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白玉雙珮,玄組雙大綬鞠衣(皇后)皇后亲蚕花钗十二樹,小花如大花之數; 并兩博鬢黄罗;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白玉雙珮,玄組雙大綬钿钗礼衣(皇后)皇后宴见宾客十二鈿钗杂色;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履; 双珮、小绶褕翟太子妃受册、助祭、朝会花钗九樹,小花如大花之數; 并兩博鬢青織成; 翬翟纹,青質,九色,九等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瑜玉双珮,纯朱双大绶鞠衣(太子妃)太子妃亲蚕花钗九樹,小花如大花之數; 并兩博鬢黄罗;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瑜玉双珮,纯朱双大绶钿钗礼衣(太子妃)太子妃宴见宾客九鈿钗杂色;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履; 双珮、小绶花钗翟衣(褕衣)一品至五品内外命妇受册、从蚕、朝会花钗,施两博鬓,宝钿饰。

      一品九树,二品八树,三品七树, 四品六树,五品五树 宝钿准花数青質;罗; 绣翟纹,一品翟九等, 二品八等,三品七等, 四品六等,五品五等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雙珮,雙大綬(珮绶材质依品秩而不同)一品至五品内命妇内命妇寻常见鈿钗,一品九鈿,二品八鈿, 三品七鈿,四品六鈿,五品五鈿杂色;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履; 双珮、小绶一品至五品外命妇 外命妇朝参、辞见及礼会鈿钗,一品九鈿,二品八鈿, 三品七鈿,四品六鈿,五品五鈿杂色;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履; 双珮、小绶礼衣六品至七品内命妇 (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及女官等; 东宫相应的内命妇)大事无杂色;无翟纹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履六品至七品内命妇 (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及女官等; 东宫相应的内命妇)寻常供奉无杂色;无翟纹青衣,革帶,青襪、履八品至九品内命妇 (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及女官等; 东宫相应的内命妇)大事、寻常供奉无杂色;无翟纹青衣,革帶,青襪、履半袖裙襦女史(流外,无品)大事、寻常供奉不详不详不详花钗礼衣(官妻女)六品至九品官员的妻子; 九品以上官员的女儿六品至九品官员的妻子; 九品以上,女儿出嫁花钗;覆笄; 并兩博鬢,任以金銀雜寶飾。

      大袖連裳,青質素纱中单; 蔽膝,大帶,青衣,革帶,青襪、舄 花钗礼衣(庶人)庶人的女儿庶人的女儿出嫁花钗,以金銀琉璃等塗飾連裳,青質青衣,革帶,青襪、履钿钗礼衣(命妇)注1:制作此表参考文献,《唐六典》、《通典》、《旧唐书》、《唐令拾遗》注2:《通典》卷第三十四.职官十六.后妃及内官命妇附:“……大唐外命妇之制:皇帝妃嫔及太子良娣以下为内命妇,公主及王妃以下为外命妇……” 内命妇(一品至九品):1、皇帝的后妃等后宫;2、皇太子的妃嫔等后宫 外命妇(一品至五品):1、公主(皇帝的姑、姐妹、女儿等);2、亲王及亲王以下臣子百官的母亲、妻(妃)等公服注3:“花钗礼衣”是《唐六典》的名称,“花钗礼衣(命妇)”在《通典》中被称为“花钗大袖连裳”,“花钗礼衣(庶人)”在《通典》中被称为“花钗连裳”二、弧领花冠女官形象 【神龙二年(西元706年)迁陪乾陵- 懿德太子墓出土石刻】三、衣裳礼服形象 开元二十九年(西元741年)唐让帝李宪惠陵甬道壁画三、衣裳礼服形象 ( 敦煌藏经洞出土绘画,不列颠博物馆收藏)四、短围裳的大袖衣形象 【莫高窟217窟(初唐至盛唐)、45窟(盛唐)、开元八年(西元720 年)薛儆墓】四、短围裳的大袖衣形象 (敦煌藏经洞出土绘画,不列颠博物馆收藏)五、下摆外露的大袖披衫形象五、下摆外露的大袖披衫形象六、花钗大袖齐胸裙形象 (莫高窟9窟,晚唐,上衣下摆在下裳内)七、花钗大袖披衫形象 (晚唐莫138窟、五代98窟,上衣在下裳外)八、仙女元素较重的礼服形象 学者周锡保、马大勇认为此类服饰即为后妃的“钿钗礼衣”。

      (左图为敦煌出土绘画,右图为传唐吴道子绘《送子天王图》中释迦摩尼生母 摩耶夫人形象)Ⅲ、官员的服饰• 官员的服饰,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 • 礼服可分为4类: • 一、祭服; • 二、朝服; • 三、公服; • 四、准朝服(袴褶服) • 常服为圆领襕袍(衫)一、官员祭服官员祭服用于助祭、亲迎和私家祭祀 有6个等级的祭服,分别为品秩的不同穿着者在不同的场合穿着 : 1、衮冕服: 青珠九旒、青衣纁裳、九种章纹,一品官员助祭、亲迎时穿着 2、鷩冕服: 八旒、青衣纁裳、七种章纹,二品官员助祭、亲迎时穿着 3、毳冕服: 七旒、青衣纁裳、五种章纹,三品官员助祭、亲迎时穿着 4、絺冕服: 六旒、青衣纁裳、三种章纹,四品官员助祭、亲迎时穿着 5、玄冕服: 五旒、青衣纁裳、无章纹,五品官员助祭、亲迎,三品、四品官员私家祭 祀时穿着 6、爵弁: 无旒、青衣纁裳、无章纹,六品至九品官员助祭、亲迎,五品官员私家祭 祀时穿着二、官员朝服(引子)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 去年簪进贤,赞导法宫前 今兹戴武弁,谬列金门彦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权德舆:《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 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后来做到宰相之位的中唐诗人权德舆 ,在这里发出了“头冠忽三变”的感 慨,的确,他在三年之间,换了三种文官冠式:法冠(獬豸冠)、进贤冠和 武弁,真够牛的。

      当他做监察御史的时候,头戴法冠;当他做太常博士的时 候,头戴进贤冠;当他做左补阙(门下省)的时候,头戴武弁 官员的朝服,体衣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最醒目的标志是头 戴的冠御史戴的法冠已经难以考证,我们接下来会介绍进贤冠和武弁,这 两种不仅在唐代,也是从汉至明,最重要的两种官员朝冠二、官员朝服• 官员的朝服,在体服、足服上没有区别,主要区别在 于首服(冠),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配饰 • 官员朝服共有10种 • 1、品官朝服有7种: 远游冠服、进贤冠服、武弁服、法冠服、高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