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29738529
  • 上传时间:2023-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从上次读了梁漱溟老先生的 <<中国文化要义 >>之后,他老人家的人 格魅力就开始影响着我们,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我们又开始读了第二 本书,亦是他写的--<<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作者为写该书付出了很多 心血,在民国十年秋间出版以后,思维缜密的作者就致力于一次次的 修改之中,只为了能更好的表达清楚自己的初衷.粗略看该书的目录总共分为五大章,各章题目也很清楚的表达了作者 通篇要阐述的几个问题: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绪论;如何是东方化, 如何是西方化;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较;未来世界之文化与我 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作者思路清楚,构想独特的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作 品该书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中国正处于怎 样的时代,那时候的中国正被西方的坚船炮利轰开大门 ,无论是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都如潮水般的涌入中国,西方人的侵略进一步 激化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就这样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 步后退,面对这样的形势;梁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方文化的内涵 与优劣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作者在前三章其实都阐述了一个很明确的问题,什么是东方化,什么 是西方化,进而又进一步引申出中国与西洋文化的比较 .对于这个问 题,作者已经做了详细说明;”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 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路径样法;第一向前面要求.第二对于自己 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第三是转身向后去要求,根据这三种不同的 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 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 , 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 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种文化的特 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 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 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对于中国西洋印度这三种文化的优劣 他认,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作者认为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为人类文化是由发展阶段的,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三个主要发展 阶段,虽然三条路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现实中发 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他认为,现在的西方文 化以改造外在环境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 人们会开始注重情感需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探求,会转向第二种需求中 国”调和持中”的生活态度,而当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外部的财富之 后,他们面临着要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永恒的问题 ,此时意欲 突破尘世 的暂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这个阶段,向往最终获得涅槃的绝对快 乐,此为第三条路向,因此从与社会适应的程度来具体时态看,西方的 意欲向前其实是滞后的,印度的意欲向后其实是超前的,唯有中国的 这种”调和持中”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 ,合乎时宜的•作者通过比较 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粗略读完作者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书中提出的对人生的不同态 度形成不同的文化根源的观点,而文化和生活态度其实是具有两面性 的,文化之所以有差异其实是人生态度的差异 ,人的生命和生活创造了文化,反之,文化又是以人为最重要的因素的,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在 文化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

      这一点可以引申 到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故而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问题;中国 的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不能对中国的传统文 化进行否定和抛弃,应该保持我们的民族本性.向我们传统文化中的 精华部分是永远值得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学习并且传承下去的, 中华民族的优秀部分会让我们代代受益匪浅梁先生把其他文化论者从一般的文化优劣、价值高低层面上进行评判 的比较路径,革新为一种从时间序列上看某种文化类型是否“合乎时 宜”的角度进行的比较方式据此,梁先生提出了我们今日所应有的 态度:“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也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 方的文化是全盘接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 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 (P204) —方面并不拒绝西方 文明比如说征服自然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民主精神,但是在“态度” 上加以“根本改过”;另一方面也并非全盘接受中国传统, 而是加以 “批评”的“重新”拿出: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正是梁先生所赞赏的 中国文化精神的“调和持中”的态度我们应该以发展的态度去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对正处于现代化中的东方文化的意义 事实上,带着传统的文化背景 进入现代化时代的东方,在保持着自身的特质的同时,还吸收了很多 西方的因素,形成了现在灿烂的新的东方文化。

      除此之外,根据对中 国宗教的深入考察,作者还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 改造的出路当然他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 既批判了中国文 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在第四章中,作者提出了 关于宗教的一些东西,研究了一些西洋宗教以及中国宗教, 详细论述 了释迦牟尼的出世及所遭受的痛苦,对生命的意义和蜕变进行了感 慨,告诉读者要常怀感恩之心,平静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梁老先生的人格魅力还在继续传承下去,对我们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让我们细细品读他,这将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大财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