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平整度检测课件.ppt
23页第六章 路面平整度检测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平整度是指路面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的竖向偏差是评定路面使用质量、施工质量及现有路面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二、常用方法断面类:实际上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如最常用的3m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及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反应类:测定路面凹凸引起车辆振动的颠簸情况为舒适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测试设备是车载式颠簸累积仪增强水稳性与强度稳定性第一节 概述三、检测规程: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三米直尺法T0931-20082、连续式平整度仪法T0932-2008 3、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T0933-2008 4、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T0934-2008四、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执行第二节 T0931-2008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3)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二、仪器、材料3m直尺、楔形塞尺(深度尺)、其他:皮尺或钢尺、粉笔等第二节 T0931-2008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三、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1)选择测试路段(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点,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a.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高速公路以外,可用于其它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每200m测2处,每处连续测量10尺b.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0.81.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c.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的污物第二节 T0931-2008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2、测试步骤(1)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4)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四、数据处理及评定(1)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2)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合格率(%)=(合格尺数/总测尺数)100三米直尺、塞尺第三节 T0932-2008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用连续式平整度仪量测路面的不平整度的标准差,以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己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二、仪具与材料1、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长度为3m前后各有4个行走轮,前后两组轮的轴间距离为3m机架中间有一个能起落的测定轮机架上装有蓄电源及可拆卸的检测箱,检测箱可采用显示、记录、打印或绘图等方式输出测试结果测定轮上装有位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自动采集位移数据时,测定间距为10cm,每一计算区间的长度为100m,100m输出一次结果2、牵引车:小面包车或其他小型牵引汽车3、皮尺或测绳等连续式平整度仪公路连续式八轮平整度仪公路连续式八轮平整度仪 第三节 T0932-2008连续式平整度仪法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选择测试路段路面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决定;当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通常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取一侧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
当以内侧轮迹带(IWP)或外侧轮迹带(OWP)作为测定位置时,测定位置距车道标线80-100cm2)将连续式平整度仪置于测试起点上3)在牵引汽车的后部,将平整度的挂钩挂上后,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持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2、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第三节 T0932-2008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四、数据处理及评定1、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后,可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动计算得每100m的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mm)、还可记录测试长度(m)、曲线振幅、大于某一定值(3mm、5mm、8mm、10mm等)的次数、曲线振幅的单向(凸起或凹下)累计值及以3m机架为基准的中点路面偏差曲线图,并打印输出2、当为人工计算时,在记录曲线上任意设一基准线,每隔一定距离(宜为1.5m)读取曲线偏离基准线的偏离位移值di3、每一计算区间的路面平整度以该区间测定结果的标准差表示i各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di以100m为一个计算区间,每隔一定距离(自动10cm,人工1.5m)采集的路面凹凸偏差位移值mm;第四节 T 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上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VBI表示路面平整度,以cm/km计。
不适用于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二、仪具与材料1、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由机械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微型打印机组成,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测试车的底板上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测试速度:测试速度以3080km/h为宜,车速越高,VBI测值越大;(2)最小读数:1mm;(3)系统最高反应频率:5K Hz;2、测试车:越野车或小轿车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第四节 T 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三、工作原理 测试车以一定的速度在路面上行驶,由于路面上的凹凸不平状况,引起汽车的激振,通过机械传感器可测量后轴同车厢之间韵单向位移累积值VBI,以cmkm计VBI越大,说明路面平整性越差,人体乘坐汽车时越不舒适四、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测试车辆有下面条件之一:在正常状态下行驶超过20000km;标定的时间间隔超过1年;减震器、轮胎等发生更换、维修,都应进行仪器测值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的相关性标定,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2、测试步骤(1)测试开始之前应让测试车以测试速度行驶510km,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规定的预热时间对测试系统预热2)测试车停在测试起点前300500m处,启动平整度测试系统程序,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规定和测试路段的现场技术要求设置完毕所需的测试状态。
第四节 T 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3)驾驶员在进入测试路段前应保持车速在规定的测试速度范围内,沿正常行车轨迹驶入测试路段五、计算 颠簸累积仪直接测试输出颠簸累积值VBI,要按相关性标定试验得到的相关关系式,并以100m计算区间换算成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以m/km计)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一项标准化的平整度指标模拟1/4车轮(即单轮)以规定速度80kmh行驶在路面上,分析行驶距离内动态反应悬挂系的累积竖向位移量六、相关关系式确定1、标定路段基本要求(1)按照每段IRI值变化幅度不小于1的选择不少于4段不同平整度的现有道路;(2)每段路长不小于 300m3)每一段中的平整度应均匀,包括路段前50m的引道4)标定路段应选纵坡变化较小、交通量小或可以封闭的平坦直线地段第四节 T 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5)标定宜选择在行车道正常轮迹上进行2、标定步骤(1)距离标定(2)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按选定的速度沿各个路段进行测量,至少重复5次,取其各次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3)IRI值确定:用精密水平仪分别测出每隔0.25m两个轮迹纵面高程,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3、整理相关关系将各个路段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颠簸累积值 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IRI=a+bVBIv IRI 国际平整度指数,m/km VBIv 测试速度为v(km/h)时的颠簸累计值,cm/km a、b 回归系数第四节 T 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七、报告1、应列表报告每二个评定路段内各测定区向的颠簸累积值、IRI平均值和测试速度2、VBR与IRI在选定条件下的相关关系式和相关系数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各类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在新、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及无积水、积雪、泥浆的正常通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段平整度数据2、本方法的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和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动控制进行二、仪具与材料1、测试系统:由承载车辆、距离传感器、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和主控制系统组成主控制系统对测试装置的操作实施控制,完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与计算过程2、设备承载车要求 测试速度:30100km/h采样间隔:500mm传感器测试精度:0.5mm距离标定误差:0.1%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 系统工作环境温度:060。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2、测试步骤 测试开始之前应让测试车以测试速度行驶510km,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规定的预热时间对测试系统进行预热测试车停在测试起点前50100m处,启动平整度测试系统程序,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规定和测试路段的现场技术要求设置完毕所需的测试状态驾驶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要求的测试速度范围驾驶测试车,宜在5080km/h之间,避免急加速和急减速,急弯路段应放慢车速,沿正常行车轨迹驶入测试路段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 进入测试路段后,测试人员启动系统的采集和记录程序,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将测试路段的起终点和其他需要特殊标记的位置输入测试数据记录中当测试车辆驶出测试路段后,测试人员停止数据采集和记录,并恢复仪器各部分至初始状态检查测试数据文件,文件应完整,内容应正常,否则需要重新测试关闭测试系统电源,结束测试四、计算 激光平整度仪采集的数据是路面相对高程值,应以100m为计算区间长度用IRI的标准计算程序计算IRI值,以m/km计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五、激光平整度仪测值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关关系对比试验1、实验条件:按照每段IRI值变化幅度不小于1.0的范围选择不少于4段不同平整度水平的路段,且有足够加速或减速长度的路段。
根据实际测试道路IRI的分布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某些范围内的标定路段每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每一段内的平整度应均匀,包括路段前50m的引道选择坡度变化较小的直线路段,路段交通量小,便于疏导有多个激光测头的系统需要分别标定标定宜选择在车道的正常行驶轮迹上进行,明确画出轮迹带测线和起终点位置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2、试验步骤:距离标定:依据设备供应商建议的长度,选择坡度变化较小的平坦直线路段,标出起终点和行驶轨迹标定开始之前应让测试车以测试速度行驶510km,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规定的预热时间对测试系统进行预热将测试车的前轮对准起点线,启动距离校准程序,然后令车辆沿着路段轨迹直线行驶,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接近终点时,看指挥人员手势减速停车,确保测试车的前轮对准终点线,结束距离校准程序重复此过程,确保距离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令所标定的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对准测线重复测试5次,取其IRI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值第五节 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IRI值的确定:以精密水准仪作为标准仪具,测量标定路段上测线的纵断高程,要求采样间隔为2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