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蜀国文明—曾小寒.ppt
17页古蜀国文明,—— by 曾小寒 翻硕15级,论文大纲,什么是古蜀国? 2. 古蜀国建立与灭亡 3. 关键人物介绍 4. 三星堆遗址介绍 5. 古蜀文化未解之谜,什么是古蜀国,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文化的民族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冉族和羌族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发展起来的土著冉族取代了羌族在蜀地的优势统治,兼并了数个其他部落多族经过长期的部族融合,变为蜀族,并转型成奴隶制国家 蜀国由蜀族人鱼凫氏建立第一个蜀国开始,经历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芦(开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称作古蜀国 蜀地文明分为几个时期:蜀山氏冉族、蚕丛氏羌族、柏灌氏羌族、鱼凫氏冉族、开明氏蜀族(蜀族是合化的民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道难》,元前1045年,周王室册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都立国,于是蜀王在今温江区万春镇建鱼凫城成立蜀国古蜀国由原始氏族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鱼凫是奴隶制古蜀国的第一位君王,是为蜀望帝 前316年10月,秦军灭亡蜀国,贬蜀国为蜀侯国,任命陈庄出任蜀国相国后来蜀国号被废除,正式划入秦郡县制体系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石牛道成为了秦军粮道。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古蜀国的建立与灭亡,关键人物,蚕丛:黄帝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妃,生下一男婴男婴长大后是“目纵”(即双瞳),居岷山下的石穴里他善于养蚕,因“教民蚕桑”有功,而被部族人称作“蚕丛”后成为蜀地羌族首领 杜宇: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晚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李商隐 杜灵:东周春秋时期,古蜀国境内爆发洪水,鱼凫氏蜀王杜宇任同姓族人杜灵为相,治理洪水开明氏蜀王杜灵(蜀丛帝) 因出色完成了任务,被族人唤做“鳖灵”望帝因此在年老时禅位给鳖灵杜灵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天的成都郫县),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三星堆遗址,位置:三星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 三星堆展厅集中展示了三星堆文物中一批极为罕见的宗庙重器 名字来源: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三座土堆长约数十米至百米、高约5米至8米,连结成一线的,分布在马牧河西岸东、南、西三面的台地上 历史: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距今约5000年至3700年间,前后延续 2000年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古代巴蜀地区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 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数千枚海贝,但所有物品都被砸碎、再放火焚烧,然后以土掩埋三星堆中出土了青铜面具22只、青铜人头像57只,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各种礼器用具为绝对的主流,问世则多为龙凤纹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世界铜像之王”、“东方巨人”铜人头戴花形冠,着鸡心领左衽长襟衣,后摆呈燕尾形,赤足立于方座之上身躯细长而挺拔,手臂粗大,颇为夸张,与身躯不成比例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
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山海经·海外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三星堆还出土了一支长达142厘米、重达480克的金质权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是以鼎象征王权,所以又问鼎中原之说,以权杖象征王权的做法从未有过,但古埃及、古希腊以及西亚古文明正是以权杖象征王权的,难道是三星堆受到了他们的影响?金杖上的纹饰,“鱼凫”之意《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史载蚕从最大的特点是纵目,即眼睛可以伸出眼眶以外,像螃蟹一样,三星堆出土大量的纵目青铜面具,应该就是蚕从的象征史料记载蚕从王朝的子民“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和立人像的发式、服饰正好就是这样的,这也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种奇特服饰: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并非满清专利,早在夏朝时期,华夏先民中就有这样的发式了,这真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青铜制品,三星堆遗址谜团,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2.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三星堆遗址谜团,3.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三星堆遗址谜团,4.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
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