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docx
59页备考2025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答案】 C2、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C3、“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4、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 )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 D5、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7、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 )A.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B.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答案】 C8、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主题内容的是( )A.化学反应与能量B.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C.生活中的化学材料D.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答案】 A9、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的NaOH;⑤加适量的HN03;⑥过滤其中正确的操作有( )A.②⑥⑤③B.④⑥③①C.④⑥①③D.②⑥③⑤【答案】 C10、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1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答案】 D12、活动表现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体现( )A.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B.单一性、实践性和合作性C.综合性、理论性和探究性D.主动性、封闭性和探究性【答案】 A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 B14、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15、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 D16、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 A17、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 D18、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19、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 D20、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s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 B21、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 B2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2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CI4的密度比H2O的大,可用于萃取Br2和 l2B.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C.CI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D.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 C24、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25、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26、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 D27、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
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28、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 D30、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答案】 A3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32、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33、化学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是从( )时开始A.用原子一分子论来研究化学B.炼金术流行C.元素周期表出现D.提出有机结构理论【答案】 A34、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 )A.50%B.75%C.100%D.25%【答案】 C35、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36、在“中和滴定”一节课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原理,接着进行规范的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借以形成中和滴定的技能、技巧该教学片段中没有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一调查法D.练习法【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