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心理学内容整理.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94685567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2.4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心理学内容整理第一章 绪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的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①  科学&科学规律,②  学校教学情境中的教与学,③  知识、技能、德、行为、情感态度,④  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研究序列是学与教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  增加理解:学校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②  是所有教师专业基础③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始标志: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1913年,美国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 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和原因三个发展阶段:①  初创1903年-20世纪20年代②  过渡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③  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第三阶段美、苏代表:①  布鲁姆:《教育分类目标》《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掌握学习”理论②  布鲁纳:《教育过程》&认知发现学习理论③  加涅:学习分类的权威&《学习的条件》④  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⑤  安德森:《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现状和趋势20C80Y以来,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①  中心问题:学与教的问题②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教学过程③  重视课堂教学&因材施教④  重视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的统一&增加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研究⑤  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增加(罗杰斯、马斯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1、生存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  观察法: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②  调查法:学校教育过程中,间接了解被试者③  教育经验总结法:专家和教师从心理学角度有目的整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提炼心理学规律④  自然实验法(在教室等真实自然的环境)⑤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⑥  临床个案法:对教育过程中的个案(超常、智能不足、情绪困扰、贫困儿童等)观察,测量与操纵。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教育:广义上,只有系统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在课堂情境中,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①  影响学生的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指人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②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教学:引诱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的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文件正式规定成立的学生组织Eg: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根据班集体性质分类:团结,散聚,离散的班集体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教师how to利用班集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美国史莫克建议)①  加强学生对班级的期望②  利用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发展修正学生行为标准③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④  对学生接纳与爱护,培养学生友爱团结⑤  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学生沟通能力⑥  师生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加强学生团结合作非正式学生群体(规模:2-7人男生群体5-7人,女生群体2-3人,2人较多。

      含义:未正式规定,无须任何人同意,由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Eg:班级中的“团伙”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分为: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有比较突出的‘领袖’人物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方法(莫雷若提出的社会测量法):步骤:1、填写调查问卷;2、制作矩阵表;3、绘制网格图课的组成:内容输入,师生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学生群体 教师的角色:③  教员(中心角色)④  学生模仿的榜样⑤  学者与学习者⑥  权威人物⑦  父母⑧  课堂的管理者⑨  团队活动领导者⑩  公关人员⑪  办事员⑫  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易影响年龄较小的学生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2)情感意志和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①  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  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  有耐心和信心④  乐观、活泼的性格⑤  公正不自私我国教师的心理特征: ①  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  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情感③  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④  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  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①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②  理解学生③  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  理解自己 课堂师生交往的特点: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①  正式的交往 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 ②  代际交往 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③  “一对多”式交往 防止对学生的偏见 ‚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氛围 ƒ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限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关于教育目标观:1、珍妮特·沃斯的教育目标观(“三重四面”)三重目的:技能知识,综合概念技能,个人技能和态度四个层面:自尊 ‚生活技能培训 ƒ学习怎样学习 ④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

      体能和艺术能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观①  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  培养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③  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题材④  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⑤  发展“理智上的忠诚”教师发展的方向:专业化&人性化教师专业职业化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一是专业素养方面,学科知识和因材施教等;二是综合素养方面,“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人性化: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智力,个性,健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甚至终极的关怀,提供情感支持教学目标又称课程目标(针对教师而言),学习目标又称行为目标(针对学生而言)泰勒是行为目标(学习目标)之父,致力于测试题设计的研究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教学目标的选择功能:①  启动功能 ①价值性②  导向功能 ②可能行③  激励功能 ③低耗性(人力物力)④  聚合功能 ④丰富性 ⑤就高性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962年 美国马杰 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到:“行为”“条件”“标准”三要素的基本模式 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一般将教学目的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情感的教学目标分类(柯拉斯沃)心因动作的(齐布勒) ①  知识 ①接受 整个身体的运动(如跑步)②  理解 ②反应 协调细致的运动(如打字)③  应用 ③评价 非语言交流(如哑剧)④  分析 ④组织 言语行为(如朗诵)⑤  综合 ⑤价值的性格化(最高的境界)⑥  评价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①  头-尾梯度:从控制头部-控制脚部②  近末梢梯度:从具体的中心部-末梢部婴儿的发展顺序具有恒常性发展的一般趋势: ①  综合的分化( 发展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②  平衡化(学生年龄越小,越易打破平衡;反之越平衡)③  概念化(概括性词汇增加)④  社会化(个体社会化)⑤  个性化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①  遗传与环境②  成熟与学习③  社会环境④  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实施积极影响;对其心理影响有选择性;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⑤  主观能动因素(学生个人主动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哺乳期 学龄前期(3-6或7s)——幼儿园时期婴儿期(1-3s)——婴儿期 学龄初期(6或7s-11或12s)——小学时期 学龄中期(11或12s-14或15s)——初中时期 学龄晚期(14或15s-17或18s)——高中时期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稳定性(相对的),可变性(绝对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原则: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四个核心概念①  图式(在原有熟悉的印象中加入新的印象)②  同化(外界新事物被自己所吸引)③  顺化(自己被动适应外界)④  平衡(旧的格局被打破而出现矛盾时的一种个人的调节机制。

      为使自己处于舒服状 态 认知发展的分期皮亚杰布鲁纳感觉运动阶段(0-2岁)映像性的思想准备阶段(2-7s)动作性的思维阶段(7-11s)象征性的抽象思维阶段(11-15s)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①  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  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  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技能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核心原理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8个阶段①  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