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考试大纲.docx
5页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数:90一、考试对象口腔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二、考试目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以研究人体口腔、 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 科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形态,辨识其结 构特点,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 密结合临床实际课程内容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包括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法、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牙体外形、牙髓腔 解剖),牙列、牙合与颌位(包括牙列、牙合、颌位、牙合与颌位),口腔颌面 颈部系统解剖(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颞下颌关节、肌肉、血管、淋巴结和淋巴 管、神经等),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包括口腔局部解剖、颌面部局部解剖、 颈部局部解剖),口腔功能(包括下颌运动、咀嚼功能等)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学校统考、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 100 分;或为等级制3、考试时间:90 分钟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 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 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 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 20%左右5、题目类型(1)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2)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5)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答 题要点6)回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四、考试内容、要求及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一) 牙体解剖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 40 分1 、掌握牙的演化规律2、了解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3、掌握牙的组成4、掌握牙的分类5、掌握牙的部位记录法6、熟悉牙的功能及其其他临床牙位记录7、掌握乳牙和恒牙萌出顺序及规律8、掌握牙体一般应用名词9、掌握牙体表面解剖标志10、掌握切牙类的解剖形态11、掌握尖牙类的解剖形态12、掌握前磨牙类的解剖形态13、掌握磨牙类的解剖形态。
14 熟悉各个乳牙的解剖特点15、掌握牙髓腔各部的名称的概念16、掌握牙髓腔形态 二 ) 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 40 分1、掌握上、下颌骨、蝶骨、颞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2、了解颞骨、蝶骨、腭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3、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4、掌握表情肌、咀嚼肌各自肌群的位置、起止点、形态和功能5、了解颈部肌群的位置、起止、形态和功能6、掌握颈总动脉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位置、性质及功能7、掌握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分布、临床应用8、掌握面前静脉、颞浅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面后静脉、面总静脉 颌内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9、了解枕、耳后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10、掌握腮腺淋巴结、下颌下腺淋巴结、面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的位置、收 集范围及淋巴流向11、了解咽后群、颈前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12、了解深淋巴结的划分及颈部淋巴结的简化分组13、掌握颈外侧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14、了解三叉神经纤维成份15、掌握三叉神经分支的起止行程、分支、管理分布,及上、下颌神经在口 腔内的分布及其变异16、了解面神经的三种纤维。
17、掌握面神经管段的分支,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分支的起止行程,分 布区域及损伤时造成的面瘫结果18、掌握口腔的境界、分布、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19、掌握唇的境界、表面解剖标志、层次、及淋巴回流、血供、神经支配20、掌握颊的层次及境界21、掌握牙龈的结构特点22、掌握硬腭的层次及结构特点23、掌握软腭表面解剖标志、层次、构造及其神经分部24、掌握舌乳头分类、舌的肌肉、血管、淋巴回流及神经25、了解面部分区表面解剖、及眶区结构特点26、掌握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特点27、掌握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层次及内容、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标志28、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及层次及内容29、掌握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30、掌握颈部境界、分区、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 三 ) 口腔生理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 20 分1 、熟悉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2 、熟悉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3 、掌握髓腔形态的生理意义4 、掌握牙列分形、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5 、掌握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6 、了解牙列长度、宽度7 、掌握牙尖交错牙合名称与定义、咬合接触特征8 、掌握牙合的建立及不同发育阶段牙合的特征9 、了解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10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11 、掌握牙尖交错位的正常标志、特点、意义12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13 、了解前伸牙合颌位、侧牙合颌位及正常牙合14 、了解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15 、掌握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16 、了解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17 、了解咀嚼的神经控制、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18 、掌握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19 、掌握咀嚼周期、咀嚼运动的类型、咀嚼肌力、牙合力、牙周潜力20 、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21 、掌握磨耗的生理意义及与磨损的区别22 、了解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及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 的影响23 、了解吞咽的反射控制、吞咽过程24 、掌握吞咽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25 、了解言语与呼吸、发音、语音及共鸣26 、掌握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27 、了解唾液的性质、成份、分泌和调节28 、掌握唾液的作用29 、掌握基本味觉及其对舌各部位的敏感性30 、掌握影响味觉的因素31 、掌握口腔粘膜各部位对触压觉的敏感度32 、掌握口腔粘膜对温度耐受力大的原因33 、掌握影响痛阈的因素。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 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马莉主编《口腔解剖生 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参考书: (1)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皮昕主编《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皮昕主编,《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执笔人:唐瑞平审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