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幽赋-课件.ppt
32页第九章第九章 针经指南针经指南选选第一节第一节 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窦默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字汉卿(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196128011961280年),广平肥乡(今河北省肥乡县)年),广平肥乡(今河北省肥乡县)人,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医家人,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医家 窦氏的主要著作有窦氏的主要著作有针经指南针经指南,另有,另有铜铜人针经密语人针经密语一卷,今已佚失一卷,今已佚失二、二、针经指南针经指南简介简介针经指南针经指南是窦氏学术思想和临是窦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集中总结床经验的集中总结本书对针灸穴位、针刺方法、得气、本书对针灸穴位、针刺方法、得气、宜忌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宜忌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颇有见地在针灸理论和临床治疗颇有见地在针灸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名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名三、窦氏的针灸学术思想三、窦氏的针灸学术思想1、重视、重视“流注八穴流注八穴”2、补泻在于手指、补泻在于手指3、强调、强调“气至沉紧气至沉紧”小结小结重视重视“流注八穴流注八穴”强调补泻在于手指强调补泻在于手指提出提出“气至沉紧气至沉紧”说说针灸学术思想针灸学术思想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体现在哪些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方面?窦汉卿强调针刺得气主要体现在哪窦汉卿强调针刺得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些方面?第二节第二节 标幽赋标幽赋 (全篇)(全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翻译翻译明杨继洲注解:“一一 针针 、二二灸灸、三三服服药药则则针针灸灸为妙用可知为妙用可知”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翻译翻译经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经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故故曰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肤曰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肤秋病秋病 在肉脉,冬病在筋骨在肉脉,冬病在筋骨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 翻译翻译宋窦材:“学学医医不不明明经经络络,开开口口动动手手便便错错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翻译翻译十二脏腑的虚实盛衰,可以从脉之虚实上表十二脏腑的虚实盛衰,可以从脉之虚实上表现出来以上阐明针灸首先要掌以上阐明针灸首先要掌握四时之气对气血的影握四时之气对气血的影响,还要明了经络阴阳、响,还要明了经络阴阳、脏腑虚实脏腑虚实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水初下漏:水初下漏:古代用古代用铜壶滴漏铜壶滴漏计时气血流注的顺序是气血流注的顺序是起自中焦(气血化生之源)起自中焦(气血化生之源)肺经(云门)肺经(云门)、大肠经、大肠经肝经(期门)肝经(期门)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气血有六百余候翻译翻译 气血交会在这些穴位上,所以全身各部气血交会在这些穴位上,所以全身各部的征象必然要从这些部位反映出来故的征象必然要从这些部位反映出来故气血有六百余候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翻译翻译 本句出自于本句出自于灵枢灵枢逆顺肥瘦篇逆顺肥瘦篇要识迎随,须明逆顺要识迎随,须明逆顺翻译翻译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翻译翻译出自出自素问素问血气形志篇血气形志篇.脏腑一里一表,气血也一多一少,唯独阳脏腑一里一表,气血也一多一少,唯独阳明为后天生化之源,故气盛血多明为后天生化之源,故气盛血多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节论述了经脉的起止流注规律;本节论述了经脉的起止流注规律;三阴、三阳的循行走向规律;三阴、三阳的循行走向规律;各经气血多少的不同各经气血多少的不同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翻译翻译多少多少:各经气血的多少;各经气血的多少;应至之气应至之气:是否得气。
是否得气轻滑慢而未来,沈涩紧而已至轻滑慢而未来,沈涩紧而已至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如闲处幽堂之深邃翻译翻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翻译翻译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刺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节强调了针刺得气的问题本节强调了针刺得气的问题1、针下得气与否的不同感觉;、针下得气与否的不同感觉;2、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采取不同的针刺手、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采取不同的针刺手法;法;3、得气与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得气与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复复 习习 思思 考考 题题背诵背诵:“轻滑慢而未来,沈涩紧而已至轻滑慢而未来,沈涩紧而已至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九针:九针: 1镵针、镵针、2圆针、圆针、3鍉针、鍉针、4锋针、锋针、5铍针、铍针、6圆利针、圆利针、7毫针、毫针、8长针、长针、9大针。
大针毫针最微:毫针最微:细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七星上应,众穴主持:古人有古人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九针分别与宇的观点,将九针分别与宇宙宙 间的九种现象相对应间的九种现象相对应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有决凝开滞之机本形:本形:指针的本质指针的本质金金,指金属蠲:蠲:除去短长水:短长水:针体长短不一,像江河的水流,针体长短不一,像江河的水流,长短宽窄不一;长短宽窄不一;有决凝开滞之机有决凝开滞之机:针刺的作用像五行中的针刺的作用像五行中的水水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定刺:确定针刺的角度定刺:确定针刺的角度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将针含将针含于口,相当于火热温针于口,相当于火热温针.现临床现临床已不用提示:提示:针刺时针体不可太凉,针刺时针体不可太凉,否则影响得气否则影响得气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循机循机:指针刺过程中的循经切按指针刺过程中的循经切按扪而可塞扪而可塞:指出针时的按压针孔指出针时的按压针孔实应五行而可知:实应五行而可知:总结上文,说明毫针总结上文,说明毫针能应能应五行五行(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毫针之长作三寸六分;:毫针之长作三寸六分;灵枢灵枢九针论九针论:毫针之长作一寸六分毫针之长作一寸六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桢桢:古代筑墙时两端树立的木桩古代筑墙时两端树立的木桩岐:岐:同同“歧歧”岔道,此指支脉气血往来之岔道,此指支脉气血往来之路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八邪:八邪:1、奇穴;、奇穴;2、指四时八风之邪、指四时八风之邪.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四关:四关穴,太冲、合谷是也四关穴,太冲、合谷是也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填空:填空:1、本形、本形 也,有蠲邪扶正之道;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短长 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象 ,或斜或正;口藏比,或斜或正;口藏比 ,进阳补羸循机扪而可塞以象进阳补羸循机扪而可塞以象 ,实应实应 而可知凡凡刺刺者者,使使本本神神朝朝而而后后入入;既既刺刺也也,使使本本神神定定而而气气随随神神不不朝朝而而勿勿刺刺,神神已定而可施已定而可施朝:朝:翻译翻译1、朝见(教材:、朝见(教材:P209););2、朝向,在此有汇聚之意。
朝向,在此有汇聚之意定定脚脚处处,取取气气血血为为主主意意;下下手手处处,认认水水木是根基木是根基定脚处:定脚处:指针刺的部位指针刺的部位下手处:下手处:同上水木:水木:指指“短长水短长水”、“定刺象木定刺象木”即针具的长短和针刺的角度即针具的长短和针刺的角度翻译翻译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节强调了针刺时要待气血稳定,本节强调了针刺时要待气血稳定,精神集中时精神集中时并要注意针刺部位气血多少的情况,并要注意针刺部位气血多少的情况,以及选择针具、掌握针刺的角度和以及选择针具、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