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衡经济报道的新思路新思路教育.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5050777
  • 上传时间:2022-04-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平衡:经济报道的新思路新思路教育近年来,新闻界对经济新闻报道的艺术和方法已经探讨良多,但是,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一个宏观问题、一项重要原则一平衡,却较少论及笔者认为,平衡,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艺术,完全可以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新思路什么是平衡"平衡"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之一,最早源于西方新闻界早期的历•史且不追溯,仅就比较经典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1980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而言,它就曾明确提出:"新闻报道应当求得平衡、公正和客观"在此要出上,中国新闻学者孙旭培结合我国新闻报道方法的演变,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概念他指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具体到经济新闻报道,就是说,媒体不仅要报道造成某类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的一种原因,而且也报道其他原因,特别是相冲突的原因当然,如果经济报道涉及两种相左的观点时,更要如此平衡可增加报道中的信息量虽然经济学大师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积极倡导信息公开提出"公开是公共治道的必备要素”的观点。

      但是,信息不对称仍然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在经济领域尤其如此: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之间信息不对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与普通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相对于比较强势的政府、生产与经营性企事业单位等,普通民众处于信息相对匮乏的状态如果在经济新闻报道中采取平衡的方法,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完整的信息,特别是互相矛盾、冲突的信息,则能有效增加报道中的信息量,有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例如,2010年1月初,《21世纪经济报道》对"煤都电荒"问题的报道,就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我国煤电产业所取得的成绩,而且指出了煤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不仅介绍了处于煤电产业链中的电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如何扭亏为盈,而且指出了电厂在整个煤电产业链中的尴尬处境这样,不仅使普通民众消除了对该领域的信息不确定性,而且使政府接受到了比较全面完整的信息,有利于科学决策平衡能拓展经济报道的深度在经济新闻中,调查性报道对平衡手法的运用并不常见不少媒体仍然停留在对经济新闻"正面报道"的片面理解上一过分强调经济新闻的宣传性和指导性事实上,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关键,在于服务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要结合得好,就要采用平衡的原则平衡就是要让记者从信息本位出发,对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和分析,特别是从利益冲突、观点对立的两方或多方人手,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取信息,从相对的立场观察同一问题,并将对立的事实和观点同时加以比较报道,让受众自己做出判断,以此拓展经济报道的深度。

      例如,2009年底,全国许多媒体均对中国高速铁路将进军美国的消息做了各类报道但是,绝大部分媒体停留在对此事的"喜庆”报道的层次上,很少有媒体突破这种片面的"正面报道"模式、在报道中运用平衡手法拓展报道深度如果结合《科技中国》2007年第4期对中国自主技术的高速铁路“中华之星”的报道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2009年底的这些相关报道由于忽视报道的平衡原则,致使报道无法体现深度平衡有助于提升媒体公{言力新闻报道是媒体公信力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如果媒体不能够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完整的信息,读者将抛弃这样的媒体《财经》杂志就比较注意在日常报道中采用平衡原则,如2009年影响较大的《器官何来》(2009年第18期),这组报道反映了各方情况,既介绍了变相“器官买卖”的现象,又介绍了公安机关对这种罪恶交易的打击,既指出了国内器官移植规制的缺憾,又介绍了国外器官移植的规制经验总而言之,经济新闻报道中平衡原则的运用,将体现社会各方的观点,这既有助于推动社会讨论,也有助于媒体在增加信息量和拓展经济报道深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公信力注释:①孙旭培吴麟:《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新闻爰好者》,2005年第3期(上)②?小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第237页③JosephE.Stigllt2,OnLibertytheRighttoKnow,andPublicDiscourse:TheRoleofTransparency{nPublicLifeOxfordAmnestyLecture[Oxford.UKJanuary27.1999),P.8(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师,博士)感谢您的阅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