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子松嫁接红松优势及技术要点分析.docx
3页摘 要:红松是经济林树种中相对重要的一种,其实际应用价值高但是,红松对生 长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生长时间长近些年来,天然红松数量越来越少,已经无法满足 人们需求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有助于将红松生长缓慢、环境要求高等问题解决关键词:技术要点;优势;红松;樟子松红松是我国相对性著名的珍贵木本油料之一,其作为经济林树种中的一种,其自身具 有较高热量,而且营养充足,功效包括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脂等,含油量占大约是 65%-80%,其又被称为油料之王红松树干粗壮,而且挺拔、高耸天然的红松林是经过 长时间的演变形成的,其不仅古老,而且珍贵,因此又被称为“第三纪森林”红松具有 较强的喜光性,所以大部分生长于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优厚、气候良好的地区在科学技 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红松生长规律樟子松特点包括耐干旱、抗贫瘠 等本文主要针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优势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一、简析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优点1. 有助于嫁接成活率的提高,减少生长周期樟子松的优点有很多,包括耐风沙、耐 贫瘠、抗旱等,而且其具有较强的综合适应能力,属于速生型树种,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育 苗,而且造林成本低而红松自身生长较慢,在选择嫁接砧木时,应尽可能的对具备较强 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快等树种进行选择,而且砧木应具备较高的红松亲和性,从而保证嫁 接成活率。
从某种角度分析,红松与樟子松属于同属,其与嫁接砧木要求相符樟子松嫁 接红松,若伤口愈合明显,那么则会提高其成活率,高达95%以上红松嫁接后,生长速 度加快,相比于天然红松,其生长速度提高2 倍,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成林速度2. 有助于红松产量的提高,增加红松种植地域范围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应用后,相 比于嫁接前,红松果实产量提高明显,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红松对自身生长环境的 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对于盐碱地、贫瘠土壤和气候寒冷等地区来讲,红松正常生长难度增 加,将樟子松视为砧木,在樟子松成功嫁接红松后,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上述内 容可知,通过将红松嫁接至樟子松,可提高红松使用价值、经济效益,而且在生态效益方 面相对突出,将两者联合在一起,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作用二、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要点无性繁殖中,相对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嫁接,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中,母本砧木为樟子 松,接穗为良好的红松,将两者嫁接在一起,有助于红松实用性提高1. 合理选择林地林地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择粉沙壤土、立地条件良好、半阴 坡或者半阳坡,坡度应低于20°,将树木高度控制在0.5m-0.6m,选择粗壮、健康的人工 林通常情况,适宜密度为每公顷2500株。
2. 收集接穗接穗收集前,首先,在特定区域内,评估锥体的质量,种子仁率,种子 收集,固体层厚度,冠宽,千粒重,雄性和雌性的数量,对结实、粗壮、能力强及生长形 状良好的单株进行选择,并将其视为母樹用于接穗因为母树树干内膛及中下方枝条生长 相对弱小,则不建议接穗,采集接穗过程中,应选择粗壮、生长健康的一年的枝条,尽量 采用树干中上位置外围第2-3蓬枝条,枝条长度应处于15cm-30cm间,粗度调控为大约 8mm,以母树大小为依据,将枝条数量控制在10-50个,要想避免枝条对母树生长的影响, 则需要合理控制枝条数量,并按照顺序编号未嫁接前,将贮藏接穗工作做好,并放置冰 窖中保存3. 合理选择砧木于苗圃地更换嫁接采用的樟子松砧木或者在造林地进行定植,嫁接 前 1-2 年,对生长健康、粗壮及无病虫害的砧木进行选择,通常选择2 年生苗木换床,对 于造林地,则选择3年造林苗苗木树龄、高度分别是3-6a和40cm-50cm,该类苗木应粗 壮提示苗圃地更换嫡传提高嫁接效率,使其高达 90%-97%,尽管上山定植成活率超过 85%,原因如下:苗圃土壤肥沃、水质良好等4. 嫁接时间的选择据有关资料显示,春季、秋季是嫁接红松的主要季节,其中嫁接 成活率较最高的季节是春季,在春季,树木的液体流速更快,这将加速生长速度并帮助移 植植物更好地生长。
5. 嫁接方法选择健康,完整,未发芽,粗壮,不风干,不脱水的枝条,将顶部约9- 10厘米切割下来,并将其作为接穗处理,只留下顶部8-10针拔掉其他针头通常情况 下,中央分支的顶部是用红松嫁接的,而第一轮到第三轮的上端,根据核心形成层附着方 法的嫁接,可以提高嫁接的成功率详细操作如下:就厚度而言,砧木基本上与接穗相同 并且右侧被切割并留在针叶下方约0.5cm处,并且削面的长度通常控制为6厘米-7厘米, 逐渐切开核心,然后平行切割髓质心脏,纵向切割一半接穗,使其呈楔形,最后一次性完 成在嫁接后期间,应在短时间内完成,以防止明胶流出量减少首先,将楔形接穗接枝 在砧木的切割表面上,然后通过塑料条将砧木和接穗紧紧地系在一起目的是有效地结合 红松的形成层和樟子松的砧木,以确保连接位置不受风的影响并且不透水,仅需要将饱满 顶芽露出即可6. 嫁接后管理完成嫁接后,要想确保植株水分充足,则需要将水一次性灌好经大 约 90 日接穗顶芽开始缓慢萌芽,在此期间,将砧木主枝及局部侧枝顶芽剪掉,并在伤口 位置涂抹铅油30天后,开始第一次松绑,若已经确诊为死株后,则全面解绑;继续30日 后,进行第二次松解,剪断长度应在接枝高度以上,剪断内容包括侧芽、顶芽,要想避免 对接枝成活及越冬造成影响,严禁将红松接穗保留下来,1 次性剪掉营养枝,完成嫁接并 成活后,同接穗生长量相比,砧木侧枝生长量更高,为了加快接穗主枝生长速度,则需要 于每年春季修剪 1 次,并对接穗生长造成影响的侧枝顶芽全部剪除,确保接穗长期处于主 枝位置。
对于冬季的嫁接苗,则很容易受到风沙的影响,确保土壤内部水分充足、营养均 衡,而这一做法的前提是化冻前、结冻前一次性将水浇透三、结语红松自身生长速度较慢、种子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对环境要求相对严格,与不 断增长的需求不符,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方式有助于将上述问题解决,获取更高的经济和 生态效益,推动林业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 张耀,张惠,张林媚•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 学, 2017, 45(1):153-154.[2] 李锋.基于不同砧木的红松异砧嫁接苗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7, 35(3):103-103.[3] 战俊东.不同嫁接方法与整地方式对红松育苗和造林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 2017(1):66-68.[4] 宁广亮,侯淑丰,关宇琳,等.红松芽接技术的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 2017(8):51-53.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