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下高中地理真题.docx
15页教师资格证考试下高中地理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为四种民居景观图,能反映干旱炎热环境特征的民居是(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2.一条河流长7.5千米,若在某地形图上长度为7.5厘米,则该图是()A.小比例尺地图B.中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3.编制两极地区地图,一般采用的投影方法是()A.横方位投影B.斜方位投影C.正方位投影D.正轴圆锥投影一般情况下,水渠沿等高线修建,以便于将灌溉用水引入地势较低的农田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较粗线条表示河流或水渠读图完成第4~5题4.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5.图中表示水渠的线路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地质年代中,被称为鱼类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的分别是()A.中生代,古生代B.古生代,新生代C.新生代,中生代D.古生代,中生代7.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是()A.拓扑关系B.关联关系C.包含关系D.邻接关系某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红壤广布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600米的甲、乙、丙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见下表。
据表完成第8~9题8.该考察地所处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北地区9.乙地的地形可能是()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下图为甲、乙两条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两条河流的河口平原发展农业的共同限制条件是()A.雨热不同期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旱涝灾害11.甲、乙两河三角洲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热带而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灾害频发随着山区经济发展,人们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区重点监测沟谷的参数据此完成第12~13题12.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A.④B.③C.②D.①13.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14.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历级而上约三丈,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开朗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据此判断该景观的地貌类型是()A.丹霞地貌B.冰川地貌C.雅丹地貌D.岩溶地貌华东铝业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
2017年该企业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主要制造各种光学仪器下图为华东铝业不同阶段生产模式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在阶段一,影响华东铝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B.能源C.技术D.市场16.从阶段二到阶段三,影响华东铝业生产变化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B.能源C.技术D.市场一列国际货运班列从德国汉堡经阿拉山口到达乌鲁木齐据此完成第17~18题17.从汉堡到乌鲁木齐,依次经过的陆地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18.从汉堡往乌鲁木齐运输货物,与海运相比,选取铁路运输的优势是()A.运费低、运量大B.连续性强、速度快C.速度快、运量大D.连续性强、运费低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时段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19.1982-2010年,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B.人口增长基本按匀速递增C.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加快D.人口规模扩大但增速减缓20.解决该市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建设城市新区B.改造原有住宅区C.限制人口流动D.扩大中心商务区21.下列理论属于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是()A.折衷论、劳动力成本论B.聚集指向论、劳动力成本论C.竞争优势论、运费指向论D.产品周期论、聚集指向论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上午7时30分,第35届北京马拉松比赛从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
据此完成第22~23题22.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华人观看北京马拉松开跑时的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是()A.9月20日18时30分C.9月20日19时30分B.9月19日18时30分D.9月19日19时30分23.北京马拉松比赛结束至国庆节期间,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白昼时间逐渐变短C.白昼时间等于黑夜时间D.日出时间逐渐推后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4~25题24.甲地的气压值最有可能是()A.1014hpaB.1016hpaC.1018hpaD.1021hpa25.下列对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电闪雷鸣B.②地阴雨绵绵C.③地风雨交加D.④地北风劲吹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26.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的内容,并举例说明10分)27.绘制地形雨示意图(要求:绘制山地、暖湿气流、云层、雨区位置、高度标尺)6分)简述运用“地形雨示意图”进行讲解的教学要点8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28.材料一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中亚油气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油气出口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增长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材料二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问题:(1)分析中亚地区古代商旅通行不便的自然原因8分)(2)说明中国与中亚积极发展油气贸易的理由8分)29.材料:下面是赵老师在“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课中的教学片段:课件展示教材中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及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图),要求学生观察两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自然带名称,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举例说明赵老师通过提问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12分)(2)简述赵老师该课提问设计的主要优点4分)30.材料:下面是刘老师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一课中安排的学生活动:读教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要求学生熟悉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分组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观察以60°N和60°S为中心的副极地海区、以30°N和30°S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完成下面学习任务单归纳并画图:各组根据学习任务简单归纳出所选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寒流用虚线画,暖流用实线画。
老师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在实物展台上投影展示学生的绘图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总结规律: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黑板上的世界轮廓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问题:(1)简要说明在刘老师设计的活动中,学生初步学会了哪些地理学习方法9分)(2)归纳该片段中刘老师开展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5分)(3)结合学习任务单,举一例谈谈深化洋流分布规律教学的基本思路6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31.阅读关于“区域经济联系”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区域经济联系”中“南水北调”的部分内容南水北调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因此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规划建设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到2050年总调水规模达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9分)(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①图为雪屋,分布在寒冷地区②图为福建土楼,分布在我国气候湿润的福建地区③图为厚墙小窗土楼,反映了干旱炎热的环境特征,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地区④图为茅草屋,主要分布在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2.D【解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由计算可知,题中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万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为大比例尺地图;介于1:10万与1:100万之间的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等于1:100万的为小比例尺地图3.C【解析】方位投影又称平面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投影方式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体相切位置的不同,方位投影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地球极点)、横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赤道)和斜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其他位置)制作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地图适合采用正方位投影制作赤道附近地区和东,西半球地图适合采用横方位投影制作其他地区的地图适宜采用斜方位投影。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和地球球体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圆锥投影中通常采用的是正轴圆锥投影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编制中纬地区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地域(如中、俄、美、加等国家)的地图4.D【解析】图示地区地势起伏较小,且最高海拔不超过220m,故答案选D5.B【解析】由图可知丙、丁两段所在地等高线密集且向高处凸出,应该是位于山谷部位的河流两者交汇后流入甲河段,所以甲、丙、丁为河流乙段较为平直,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应该为灌溉水渠6.D【解析】古生代的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7.A【解析】在GIS中,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它不但用于空间数据的编辑和组织,而且在空间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拓扑关系的类型有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关系拓扑邻接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关联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包含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但不同等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8.C【解析】我国红壤广主要发育于降水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考察地应位于我国东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为灰土、黑土和暗棕壤。
华北地区主要为棕壤和褐土西北地区主要为钙质土和荒漠土9.A【解析】根据题目可知,乙地数值明显比甲、丙两地低,呈东西向的甲、乙、丙三地的海拔中间低两侧高,所以乙地可能为谷地根据某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可知,该岩层中间埋藏浅,两侧埋藏深,形成拱形,所以其所在的地质构造可能为背斜,乙地的地形可能为背斜谷10.D【解析】由两地的海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