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7天】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写作增分突破:微案1素材积累.doc
6页微案一 素材积累微点突破一 挖掘课本内容一写作文就发愁,总感觉无话可说素材呢?怎么这么难找?其实,距离我们最近的素材,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不是吗?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课文,我们学了那么多的课文,为什么不能成为写作关注的对象呢?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角度,又都可以让思维拓展了解作者,我们不仅要知道他的生平,更要理解他丰富的个性;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不仅要清楚他性格的典型性,更要体会其独特的现实视角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如果我们能够走进课本,并将课本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样可以打造精品素材示例:读有字之书,可以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感受生命的快乐快乐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觉不是吗?曾经,在王维的笔下,有那么一群美丽的女子,从溪边浣衣归来,在幽深的竹林里,她们边说边笑,脸上洋溢的便是快乐的神情;曾经,有那么几个勤劳的渔夫,乘着美好的夜色,划船经过静静的荷塘,莲一动,才让人感觉到他们的身影吟诵着《山居秋暝》,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好幸福可能,他们在经济上并不富有,可能,他们在物质上并不充足,但他们的笑声却清楚地告诉我们,他们在精神上是充盈的2017年浙江高考《书中快乐》)分析:对《山居秋暝》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将其所营造的情境进行恰当的还原,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示出课文内容所表达的生活倾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微点突破二 体会经典意蕴经典永远是经典一些经典人物、经典事件、经典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写作选取经典素材,嵌入写作之中,能够让阅卷者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底蕴经典是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沉淀下来的精华每一则经典素材,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中心的方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角度,建立起素材与中心之间的联系,从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挖掘经典的内涵,需要以客观辩证的思维,以矛盾对立的观点,进行全面细致地解读走进经典,用灵巧的双手,写出丰盈的内心,会为考场增辉示例:魏源说过:“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站在人生的河上,我们都可以成为钓者,虽然河里有多少鱼不能由我们决定,但想要钓到鱼,就必须具有超越自我的精神,而不能总是抱残守缺在戏剧界,昆曲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表现方式,以更加灵活的演绎展示出一部部全新的历史传奇汤显祖的一部《牡丹亭》,深刻地理解了爱情的内涵,让少女杜丽娘因情而复生,因情而“寻梦”梦中,她用灵魂诉说着世事每一句,都唱到了有情人的心窝里昆曲,正是因为不断地超越,才走出了最精彩的道路,最终成了艺术界“国宝”级的“活化石”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超越自我》)分析:以汤显祖《牡丹亭》这一经典文化素材为论据,详细论述了“不断超越”这一观点,升华了文章的写作中心,使整个内容得到了拓展。
微点突破三 引申名言哲理名言,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每一句名言,都像春天里的一朵艳丽鲜花,让春意盎然每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开放形式,而每一种形式,又都有着超凡的魅力;每一句名言,都有其精辟的思想内涵,而每一种内涵,都会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文采生动积累一些观点鲜明、内涵丰富的名言,深入体会其哲理和寓意,并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到文章中去,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具体运用中,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简单改装,抑或合理想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文章的内容,展示深厚的文学素养示例:工业时代,一切都被推搡着快速往前,只留下滚滚尘烟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慢就越发难能可贵诚如白落梅所言:“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一卷书,一间书店,一处灵魂栖居的圣地于喧嚣尘世开辟一处修心之所,让鸿儒雅士得以流觞曲水,白丁布衣得以栖身安居,这间不打烊的书店,收藏着人与人之间无声的温情,讲述了精神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在这样的书店里,每个人的心灵都会获得一份安宁,每个人的境界都能得到一份提升《岛上书店》中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的,每间书店也是一个世界就如同历经岁月的旧物,是有温度,有生命的,它们虽无声,却能讲述最真挚,甚至是被遗忘的故事。
2017年山东高考《润物细无声》)分析:先以白落梅的名言引入,然后一句“一卷书,一间书店,一处灵魂栖居的圣地”,引出对话题的理解再以《岛上书店》中的名言,进一步充实文章内涵微点突破四 关注时事热点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环境里,大事、小事,天天都在发生很多热点事件,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生活中的正能量;也有一些事件,揭示出现实中的矛盾而这些事件,又都与高考作文命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聚焦热点事件,剖析社会内涵,展示个性认识,是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重要方向既然是热点,就一定要在写作时展示出热度,让阅卷者充分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示例:道德,是人们行动的底线,也是整个社会联结的纽带有了道德的维护,便会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一旦远离了道德的约束,便会陷入泥潭关爱儿童,收留被遗弃的儿童,这是每一个善良公民无私奉献的品质;关心老人,扶起跌倒的老人,这是每一个普通公民天经地义的责任然而,一次意外火灾让社会善举变成了人们攻击的焦点,一起搀扶之后遭受诬陷的事件却让这一本来非常普通的现象变得不再普通,这一切,都会让一个个见义勇为的英雄流下痛苦的眼泪作家冯雪峰说过: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袁厉害收养弃婴的行为,应该让整个社会感动,而不是质疑。
2017年北京高考《说纽带》)分析:选取在社会上反响强烈的兰考七名儿童被烧死这一事件,以这一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袁厉害的质疑这一角度为突破点,反映出一种对道德的理解与认识微点突破五 赏析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一直深受青少年喜爱每一部精彩的剧作,都能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高度震撼写作相关的主题时,选择典型的影视作品为素材,会给文章增加一种强烈的生活色彩此类素材的范围很广,选择时难度也不大,需要平时多多注重积累,并在积累中进行深刻理解示例:心灵之书,能够让生命获得情感的交流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和谐共生的如果能够亲密相处,世界将会展示出生机与活力想象陈阵与小狼崽对吻的镜头,让整个世界变得无比温柔希望这样的画面能够在真实的生活中出现,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彼此相容这样,生命才真正体现了大美的境界然而,一些自私的人却不懂得珍惜这一切,没有善待狼群,而是将其逼入绝境这时,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狼的报复便随之而来心灵的距离,决定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如果人类懂得尊重其他生命,这样的悲剧便不会上演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带给我们一点生命的启迪2017年浙江高考《不同境界,不同人生》)分析:先引出心灵之书这一主题,然后以《狼图腾》中的相关情节为背景进行分析,表达对人类自私带来的后果的反思。
针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论语·子罕》:“勇者不惧《道德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对于勇,你有怎样的认识?请选择恰当的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请根据作文立意挖掘三条课内素材答案 ①《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与鲨鱼斗争的经历,体现了勇气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体现的便是“勇者无惧”的品质③《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身上体现的“勇”,可以体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观点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为你的作文确定立意,引用名言哲理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答: 答案 难道对拒绝工作的流浪汉仍施以物资援助,才算是善良吗?非也。
茨威格曾说过:“同情有点像吗啡,在最初的时候的确能缓解痛苦,但长久以往却终致堕落别将同情沦为善良,别用这种自以为是的善良去毁了别人一生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连行善也趋向功利化了我们只以“见效快”作为检验行善的唯一标准,却不再思考受善者长久的未来巴菲特曾在一次访问中直言:“我愿意将我的全部财富捐给慈善学校,但我拒绝为四肢健全的乞丐留下一个硬币巴菲特的做法,我们能理直气壮批判其“不善良”吗?同样,材料中那位先生的做法,我们能冠以“恶意”之名吗?他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让流浪汉醒悟,让他们以自己的双手换回安稳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