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课题:28-彩色的非洲.doc
5页教学设计 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从化市良口镇善施学校 梁敏 2010年5月课题:28* 彩色的非洲教材分析:《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一篇独立阅读课辽阔的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不等边三角形,南窄北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四周,沿海岛屿不多,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在非洲生息着不同肤色的居民,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本人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时,不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把课文作为“说教”的例子,而是要充分利用课文,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的海洋中去。
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的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学会修饰性词语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且应用这些方法,学会读写结合3、情感目标:能够让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非洲的彩色,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课文的学习方法,并且应用于习作中教学难点:增进对非洲的了解,感受非洲独特风情与文化,欣赏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设置悬念,听写揭题1、设置悬念:同学们,我们在这一单元里跟随作者季羡林到过德国欣赏那奇丽的景色,也坐过闻名世界的威尼斯小艇,在泰国大家观看了大象的精彩表演今天,我们的飞机会带大家去哪呢?2、听写揭题: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听写能力,好吗?(请3个同学到黑板听写)a、植物 b 、动物 c 、日常生活 d 、艺术 e 、色彩斑斓 f 、多姿多彩3、导语:大家看到这些词语是不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它在哪出现过?(板书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并齐读题目)A、题目哪个词语最吸引你?B 、你能在黑板上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吗?设计意图:听写课文的重点词语,目的是使它能够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屏幕上的词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出示:重点词语解释)2、请用“0”圈出刚才听写的词语,并用-----划出课文的过渡句3、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非洲的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艺术?4、作者是怎样介绍非洲?(课件呈现)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设计意图:找重点词语,划出过渡句,交流阅读感悟,能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感悟文本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细读课文,感悟非洲①导语:语言文字是有色彩的,是有声音的,是有画面的,请你细细地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植物那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②引读: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真是──(生接读)你们瞧,芒果树开花了──(生接读)仙人树开花了──(生接读)玉兰树开花了──(生接读)火炬树也开花了──(生接读)最妙不可言的是那叫花树的树,远远望去──(生接读) (概括描写部分可以全班读,具体描写部分可以开小火车,并可以循环进行。
③(展示非洲植物图片,配乐)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乐声,欣赏着斑斓的画面,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先欣赏图片,自由诵读书中语句;然后配乐朗读 ④此时,你感受到非洲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设计意图:这个语段作者用色饱满,想象奇丽,植物形象鲜明,因而采用朗读、想象、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在充分地读中强化形象,积累语言图片的呈现,一是为了印证想象,丰满形象;二是为了营造情境,感悟文本四、争当导游,师生互动导语:非洲是一个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地方,你们看那芒果树、仙人树、玉兰树、火炬树,最妙不可言的是那五彩缤纷的花树,像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向我们点头呢!同学们,那么想当导游吗?到导游必须熟悉那里的环境,并要用自己的语言向游客介绍下面的内容:非洲的动物、非洲人的日常生活、艺术当然可以选自己的合作伙伴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读读,等会看谁来当导游1、 选好段落,认真读课文2、 让学生选好合作伙伴(可以4人小组),模拟介绍3、 指名介绍4、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选出最佳导游,并表扬设计意图:《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独立阅读课,篇幅比较长,所以我就采用导游的教学方法处理教材这样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
五、总结课文,感受和谐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似乎可以从非洲的自然环境中找到非洲人性格的某种联系比如说── 赤道骄阳那么炽热、那么明亮,不就像非洲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不就像……(学生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感悟非洲的环境与非洲人的性格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②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总----分----总③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再次整体回顾课文,希望达到理解的深化,思想的升华 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1.收集、查找有关非洲的图片,并且运用课文语言给图片配上解说词,可以举办一个非洲风情展览会2.阅读《台湾蝴蝶甲天下》与课文中描写蝴蝶的语段,比较台湾蝴蝶与非洲蝴蝶的异同 设计意图:非洲的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旨在顺应学情,突出重点,起到繁简相宜,节奏明快的效果板书设计: 28 * 彩色的非洲 植物 色彩斑斓 动物 多姿多彩 日常生活 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