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产5万吨钢结构产品制造生产线三期再扩建项目建议书.doc
29页年产5万吨钢结构产品制造生产线三期再扩建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总论…………………………………………………………………………………2第二章 项目背景…………………………………………………………………………3-4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地址及建设条件………………………………………………………6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设计方案……………………………………………………7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8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9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10-21第九章 环境保护及安全措施………………………………………………………………22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施工进度…………………………………………………………23结论…………………………………………………………………………………………23附件1 投资估算表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钢结构产品制造生产线三期再扩建项目。
1.2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1.3项目负责人:李万旺(任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1.4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新型工业园区兴渭路东段1.5 项目建设及规模:根据《陕西省工商管理办法和私营企业条例》以及省、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的有关规定:渭南市1996-2070年《渭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省辖区及西北发展情况,在公司年产2600吨轻钢结构生产线的基础上,拟建设生产车间一座,建筑面积为50000m2;厂区总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增加钢结构生产线两条,达到年产5万吨吨的生产规模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扩建项目估算投资1.1亿人民币,其中用于厂房建设以及设备购置5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钢结构技术开发研究所及检测中心设备2000万;管理人员培训学习100万本公司目前拥有资金6000万元;需求外界融资或贷款5000万元1.7 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计划在已完成2000万元投资的基础上再投入9000万元,建设周期为半年(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1.8 项目编制依据1.8.1 《陕西省工商管理私营企业条例》1.8.2 《陕西省产品质量管理条例》1.8.3 《陕西省消防条例》1.8.4 渭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96-2070)1.8.5 《渭南市环境监测管理办法》1.9 技术依托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自有技术装备以及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钢结构协会提供软件支持。
第二章 项目背景2.1 渭南市概况2.2.1 自然概况渭南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陕西省关中盆地东部,地理坐标北伟34°13ˊ~35°12ˊ,东径108°58ˊ~110°35ˊ,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跨秦岭与四川湖北接壤,全市南北长182.3千米,东西为149.7千米,占陕西省土地面积的6.4%辖区地处内陆中纬地带,以渭河为轴线,南北高中间低南北山地为面,土质山地,中部为渭洛冲积平原,海拔在388~2499米之间区域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13.3℃~13.3℃,年均日照数为2144-2505小时渭南市气候差异比较明显,南北部均为山陵暖湿气候区,中部为平川台塬暖湿气候区区内河流水系均属黄河水系2.12 社会经济概况:随着国内经济回暖西部大开发步伐加快,关中-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准;给西部发展起着有利机遇加上国内外客商来西部投资额度逐年递增给本行业发展创造带来不可错过的机遇2.13 通讯交通状况:市城区内通讯、交通非常发达,渭南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体系2.2 项目区基本情况:2.2.1 自然概况:临渭区地形属阶梯状长方形,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58.02毫米,区内地表水系为渭河、洛河、零河、沋河和赤水河等。
2.2.2 社会经济状况:临渭区是渭南市的中心区县,是渭南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总人口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5万人自改革开放以来,临渭区产业经济不断调整,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依托区位优势,形成了以锅炉、医药、建材、化工和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临渭区社会经济正进入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时期2.3 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概况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地处陕西省渭南市渭北产业园,是陕西“一线两带”的核心区园区西邻西安接西北,东出中原通沿海,距西安50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5分钟车程,距亚洲最大的新丰铁路货运编组站15公里;具山西180公里、河南200公里本公司目前拥有厂区占地面积13600平方米生产车间6000平方米拥有专业钢结构生产线一条、台车生产线一条总投资2600万元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钢结构工业厂房、钢结构住宅得到国家的支持;特别是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一亿吨,钢材产量一路飙升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外商来西部投资逐年递增、国内外大型企业来西部的投资建厂;钢结构逐步转入民用住宅、物流仓库、体育馆建设项目上,均为西部钢结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同时,钢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使钢铁产品的品种及材质有了明显改善,以宝钢为先导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产品技术指标不断提高,这为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矗如今,钢结构已广泛运用于国民经济基本建设的各个领域,钢结构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一批科研、设计、制造、施工、检测等骨干企业本公司作为渭南地区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钢结构产品生产、安装工程的企业,已经在渭南地区投产运营一年在渭南地区迈向新型工业化的今天,我公司所提供的钢结构产品供不应求现有的生产规模已经使产能达到饱和状态,远不能满足渭南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需求,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进行三期扩建工程已经迫在眉睫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地址及建设条件4.1 项目建设地址:拟建陕西超宇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新型工业园区兴渭路东段东临:渭蒲公路主干道西临:108国道北临:泓利钢管厂南临:合力电机公司4.2 项目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好,四季分明,地震烈度为8度,土壤为粘土类,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最大凉土深度23cm,适应兴建工业民用建筑,自然条件对项目较为有利4.2.2 交通条件项目东西108 国道、省道,交通十分发达,为项目的推广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4.2.3 排水条件项目用水可由工业园区供给,本项目所处位置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成后的用水需求,排水管也已形成,可直接接入4.2.4 供电条件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对拟建项目做有预留,即可满足项目建成后的用电需求4.2.5 通讯条件近年来,渭南市邮电、通讯能力增长迅猛,完全可以满足项目需求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设计方案5.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5.1.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适应新的建筑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全国特别是西部铁路、公路建设事业和工业、民用钢结构产品的发展做出贡献5.1.2 项目建设原则:1)合理选址、科学规划、适应市场、逐步发展2)严格执行行业标准,精心设计、规范操作5.2 建设规模: 项目拟选考虑到场地配套设施较好,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要求,拟在原有基础上新建建设规模为50000m2生产车间;增加钢结构生产线两条;设计研发中心一座、检测中心一座5.3 生产规模: 年产轻钢结构,铁路、公路衬砌台车,各种异形衬砌模板5万吨5.4 建筑结构及功能布局:本项目生产厂房主体结构为全钢结构,屋面及墙面维护结构为彩钢板,生产设备在车间内按“一”字型放置。
场地长400米宽180米5.5 设备:1)采用先进龙门式自动埋弧焊机(2台)、等离子数控多头切割机、H型钢液压矫正机、H型钢自动组立机、抛丸机和剪板机、摇肩钻、铣床、钻床2)移动杈车、吊车3)卷板、剪板、拆板机、型钢压力机4)大型专轨式行吊、龙门吊5.6 消防:依据《建筑设施消防规范》要求,在生产车间内配置消防和灭火器材等,预留消防通道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6.1 估算依据:6.1.1 陕西省建设厅陕建颁发的《陕西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6.1.2 全国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6.1.3 《陕西省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费用定额》,结合浮动管理市场动态差计算材料价6.2 投资估算: 本扩建项目估算投资1.2亿人民币,其中用于厂房建设以及设备购置5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钢结构技术开发研究所及检测中心设备2000万;管理人员培训学习100万6.3 资金来源:6000万元自有资金,拟申请贷款或融资5000万元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按年生产加工钢结构5万吨,年可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三年内企业属投资阶段,逐渐步入正轨,三年后企业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发展状大,利润按年25%递增,需3年六个月收回投资。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8.1 设立机构与管理原则8.1.1 招聘人才对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事业心强、社会经验丰富的同志普通工作人员以年轻、经验足的年轻人为主8.1.2 招聘人才原则:实行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原则,以任人唯贤为宗旨8.1.3 机构设备原则: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机构的原则,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建立高效精干的运转机制8.1.4 管理原则:A、全体员工均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观念和爱业精神B、人本原则,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因此,一切管理活动以做好人的工作,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管理者的着眼点C、动态原则:任何事物都得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坚持管理中的动态原则,把握好管理的弹性因素,调整可变因素幅度D、效益原则:把效益的变化作为一切管理活动是否取舍的标准,把高效、优质、低耗作为管理的重点问题,在整个管理制度和管理过程中形成效益约束机制E、运营机制:建立统一、协调、规范、效能、有序的运转机制,在内部机制上设立经理负责制和层次负责制考核岗位负责制的职、权、责、利的综合情况,实施现代化管理体系推荐的工作差错否决法,以加权系数的得分结果逐人、逐岗进行否定或决定。
按照全国质量管理的思路,从原料的采购开始到用户的信息反馈为止,形成良性质量循环过程为使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