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前行第40节课1.1仅供参考课件.ppt

5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84711923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2M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大 圆圆 满满 前前 行行 引引 导导 文文 华智仁波切华智仁波切 著著 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生西法师生西法师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自大圣境五台山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间文殊加持入心间祈祷晋美彭措足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证悟意传求加持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学习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学习    如是三界轮回法,如是三界轮回法, 无常变故极痛苦,无常变故极痛苦,   苦苦变苦及行苦,  苦苦变苦及行苦, 六趣众生真悲惨!六趣众生真悲惨!   如火猛兽野人中,  如火猛兽野人中, 陷入国王囹圄众,陷入国王囹圄众,   连续不断受痛苦,  连续不断受痛苦, 仍无解脱时增忧仍无解脱时增忧   虽有离苦得乐心,  虽有离苦得乐心, 现行苦因受苦果,现行苦因受苦果,   犹如飞蛾扑灯火,  犹如飞蛾扑灯火, 贪恋欲境受诱惑贪恋欲境受诱惑。

      犹如野兽蜂鱼象,犹如野兽蜂鱼象, 为声香味触引诱,为声香味触引诱,   当观五欲惑有情,  当观五欲惑有情, 唯受痛苦永无乐 唯受痛苦永无乐          …… …… ……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大圆满心性休息颂全知无垢光尊者造全知无垢光尊者造 索达吉仁波切译索达吉仁波切译 第三品第三品 轮回痛苦轮回痛苦 前行第40节课共修安排共修安排复述: 师兄 串讲: 师兄 回答: 第1题 师兄  第2题 师兄 第3题 师兄 第4题 师兄 第5题 师兄 第第39节课节课 科判科判复述第39节课 第第39节课节课 内容内容复述第39节课 第第39节课节课 科判科判复述第39节课￿￿￿￿￿￿￿有一位居士请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那么修什么法最为重要呢?”￿￿￿￿￿￿￿格西答道:“如果想专心修行一法,无常最为重要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

      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槃圣道的助伴又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作为生起智慧的助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的人,起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 第第39节课节课 内容内容复述第39节课￿￿￿￿￿￿￿帕单巴尊者也曾经说过:“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所以,相续中如果没有不加改造而生起无常观念,那么仅仅在表面上求求法、修修法,最终只能成为佛教油子￿的因￿￿￿￿￿￿￿单巴仁波切又说:“在西藏修行人当中,没有看见一个人有死亡的念头,也没有发现有一个人遗留在世身着僧衣的人累积财产,难道是要供养阎罗王吗?收藏一切奇珍异宝,难道企图暗地里贿赂阎罗卒不成?目睹这些西藏修行人,会让人禁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谁具广闻我慢高,修行好者积财宝,谁依静处多散乱,谁离故乡无羞愧,彼为形象修法者彼等喜爱造恶业,虽已见到他人死,然却不知自将亡,此等一切诸过患,皆由未修无常致。

      ￿￿￿￿￿￿所以,观修无常是开启一切修行之门的前提条件 第第39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复述第39节课￿￿￿￿￿￿￿一居士向博朵瓦格西请求消除恶缘的窍诀博朵瓦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心中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也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够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那么利益有情也不是难事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多多修行诸法实相空性,而且在自相续中已经生起,到那时清净迷乱也不会有困难￿￿￿￿￿￿￿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常观,那么就一定能够彻底舍弃对今生世间一切事物的贪执,就像呕吐症患者不愿取油食一样￿￿￿￿￿￿我的至尊上师(如来芽尊者)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我除了无常以外也再没有其他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 第第39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复述第39节课￿￿￿￿￿￿￿那么在相续中对无常生起定解的界限是怎样的呢?￿￿￿￿￿￿￿当像喀喇共穹格西那样格西在后藏的觉摩喀喇山修行时,岩洞口有一荆棘丛,常常挂到他的衣服。

      开始他想砍除,但转念一想:唉,我也许会死在此山洞中,也不知道是否再有出去的机会,还是将修行妙法放在首位当他再次出洞的时候又想:不知道能否再度返回这个山洞而一直没有砍除荆棘丛就这样,他连续在这个洞里修行了多年,最后已经获得成就,可依然没有砍除荆棘丛￿￿￿￿￿￿￿还有一个修无常观的表率,那就是持明无畏洲尊者持明无畏洲尊者有一个秋季七月沐浴的水池,没有阶梯,进入时很困难弟子问:“是否应在此修一阶梯?”他回答:“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在这里沐浴的机会,那么费事有什么用呢?”他也常常教诫弟子修无常法 第第39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复述第39节课￿￿￿￿￿￿￿所以,我们这些人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一定要在加行时发心,正行时千方百计调整自心,反正在相续中没有生起不加改造的无常观之前就要修持,后行时以回向印持务必要追循圣者前辈的足迹,尽心尽力勤奋努力修持￿￿￿￿￿￿￿￿￿￿￿￿￿￿￿￿￿￿￿￿￿￿￿￿￿￿￿￿无常现前反而执常有,老年到来反而以为幼,￿￿￿￿￿￿￿￿￿￿￿￿￿￿￿￿￿￿￿￿￿￿￿￿￿￿￿￿我与如我邪念诸有情,相续生起无常祈加持￿￿￿￿￿￿￿￿￿￿￿￿￿￿￿￿￿￿￿￿￿￿￿￿￿￿￿￿￿￿￿￿￿￿￿￿￿￿￿￿￿￿￿￿￿￿￿￿￿￿￿￿￿￿￿￿￿￿￿￿￿￿￿￿￿￿￿￿￿￿￿￿￿￿￿￿寿命无常之引导终 第第40节课节课 科判科判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第第40节课节课 内容内容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第第40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三、轮回过患￿￿￿￿￿￿￿￿￿￿￿￿￿￿￿￿￿￿￿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第第40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丙三(轮回过患)分二: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正如前文中所说的一样,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难得的暇满人身,但它也不可能长期住留,最终必将走向死亡如果死后也如同灯灭或水干一样一了百了,当然也就没有别的可说了,可是死后不可能完事大吉,而必然要投生,有了投生就离不开生死轮回￿￿￿￿￿￿￿总的来说,所谓的轮回,就像陶师手中的轮盘、井中的水车、瓶中的蜜蜂一样接连不断地旋转比如,将蜜蜂放在瓶内封闭瓶口,那么蜜蜂只能在瓶中飞来飞去同样,无论生于善趣或堕入恶趣都超不出轮回的范围善趣的人间天境如同瓶内上面的空间,三恶趣就像瓶内下面的空间,六道众生就这样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连续不断地投生流转,为此叫做轮回 第第40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我们这些人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于轮回之中,一切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假设把整个大地的土抟成枣核许的丸子,口中数着“这个众生的母亲是这个,那个有情的母亲是那个”,待到土丸的数量已经穷尽,然而各个众生互相当过母亲的次数却还不能到尽头。

      这以上是经中说的怙主龙树也说:“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没有谁不是这样转生的,在此期间,因为利欲熏心而断过的头颅和肢体不计其数假设将曾经投生为蚂蚁等小含生的所有肢体堆集一处,那一定比须弥山王还高;因为口中无食、背上无衣,感受饥寒交迫、唇干舌燥等痛苦而哭过的泪水,假设尚未干涸而收集起来,肯定远远多于所有的汪洋之水;仅仅生在地狱时所喝过的铜汁铁水也比局部四大海洋的水还多 第第40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尽管事实原本如此,可是仍旧对轮回不生刹那的出离心一味执迷不悟而受束缚的人们,在漫无边际的轮回当中必然还要变本加厉地受苦受难就算是依靠随福德分的些微善果获得了梵天和帝释那样万寿无疆、富足圆满、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身体,最终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并且在命终之后还要饱尝恶趣的悲惨痛苦,那么暂时拥有的荣华富贵、健康无病等微不足道安乐的人们,在几年或几个月甚至仅仅几天的时间内,也会因为善趣的乐果耗尽而变成一贫如洗、可怜兮兮,或者不愿意也要感受恶趣那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第40节课节课 原文原文前前 行行 广广 释释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所以说,现在暂时的幸福快乐就好似梦中正在兴旺发达之时突然醒来一样,有什么实质可言呢?眼前依靠一点点善果而表面看起来似乎幸福快乐的人们,一旦引业耗尽之后,没有刹那住留的权利,即便是坐在天衣铺陈的如意宝座上尽情享受五种欲妙、快乐无比的天王,当寿命结束后也会在睁眼闭眼的瞬间大头朝下堕入地狱,在炽燃铁地上感受痛苦。

      再者,太阳和月亮尽管拥有普照四洲的光芒,但最后也会有转生到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之暗处￿的时候似是而非的轮回安乐,根本没有任何可信赖的￿￿￿￿￿￿￿我们要下决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以赴脱离轮回大苦海,获得永久安乐圆满正等觉果位￿￿￿￿￿￿￿上述道理,要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后行来实地修行 课￿前￿开￿示重视共同加行,打好修学基础重视共同加行,打好修学基础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修法也很重要,希望大家在学修法也很重要,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受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受 表面上看来表面上看来,加行中的,加行中的““人身难得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寿命无常””、、““轮回过患轮回过患””等修法等修法比较简单比较简单,,可实际上真正修起来时,比其他有些修行还要难可实际上真正修起来时,比其他有些修行还要难比如说,修风脉明点、观本尊、念咒语,心相对比如说,修风脉明点、观本尊、念咒语,心相对而言容易集中,但这里的修行范围比较广,内容而言容易集中,但这里的修行范围比较广,内容也很深奥,以致许多人刚开始修时,根本没办法也很深奥,以致许多人刚开始修时,根本没办法入手,心也无法静下来找到感觉。

      当然,这也是入手,心也无法静下来找到感觉当然,这也是我们行持善法的种子比较薄弱所致,但我们行持善法的种子比较薄弱所致,但不管怎样,不管怎样,在修加行的道路上,千万不能中途夭折,在修加行的道路上,千万不能中途夭折,否则,否则,这些法如果没有修成功,除了极个别利根者以外,这些法如果没有修成功,除了极个别利根者以外,一般人很难修成其他的法一般人很难修成其他的法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大家若在共同加行上磨练的时间比较长,大家若在共同加行上磨练的时间比较长,修不共加行会比较方便;然后在不共加行上,若也修不共加行会比较方便;然后在不共加行上,若也花一定的精力来修学,那花一定的精力来修学,那以后修什么法都没有困难以后修什么法都没有困难退一步说,就算你没有修其他法,但退一步说,就算你没有修其他法,但只要能修成这只要能修成这些,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些,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这一点,刚入佛门的道友不一定能感觉到,这一点,刚入佛门的道友不一定能感觉到,但但你若对此终生奉行,到了晚年时,必定会明白你若对此终生奉行,到了晚年时,必定会明白::““当年正因为我把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修得非常扎当年正因为我把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修得非常扎实,如今成了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假如我刚开始就实,如今成了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假如我刚开始就爬到最高的山顶,现在很有可能已不是这样了爬到最高的山顶,现在很有可能已不是这样了所以,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这次对所以,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这次对《《前行前行》》作了作了详尽解释详尽解释重视共同加行,打好修学基础重视共同加行,打好修学基础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课￿前￿开￿示 三、轮回过患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 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完全了达轮回一切事物皆无实义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完全了达轮回一切事物皆无实义什么是轮回一切事物呢?对什么是轮回一切事物呢?对世间人世间人而言,就是降伏敌人、护持亲友,以及而言,就是降伏敌人、护持亲友,以及赚钱、工作等;对赚钱、工作等;对修行人修行人而言,则是为后世获得善趣而禅修、念佛这些而言,则是为后世获得善趣而禅修、念佛。

      这些无法令我们脱离轮回,故都没有多大意义无法令我们脱离轮回,故都没有多大意义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 他唯一以大乘的慈悲心来利益一切众生从如来芽尊者的传记中他唯一以大乘的慈悲心来利益一切众生从如来芽尊者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从小直至圆寂之间,可以看出,他从小直至圆寂之间,唯一的行为唯一的行为就是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始终始终把把利他利他大事大事放在放在首位首位,对个人的牺牲和付出毫不在乎对个人的牺牲和付出毫不在乎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三、轮回过患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 以智慧不贪著轮回之边,以悲心不贪著寂以智慧不贪著轮回之边,以悲心不贪著寂灭之边,遵照大乘佛教的宗旨,以六度万行行持灭之边,遵照大乘佛教的宗旨,以六度万行行持正法 (智不住三有智不住三有 ,悲不入涅槃,悲不入涅槃) )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在如此三界无与伦比的上师足下,华智仁在如此三界无与伦比的上师足下,华智仁波切波切恭恭敬敬地顶礼恭恭敬敬地顶礼,,祈求上师加持祈求上师加持自己早日生起自己早日生起对轮回的厌离心,得到超越生死的果位。

      对轮回的厌离心,得到超越生死的果位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三、轮回过患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上师开示:修行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上师开示:修行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 你们修每一个引导时,都应把这些偈颂当作祈祷文来念,然后一你们修每一个引导时,都应把这些偈颂当作祈祷文来念,然后一心专修,这样可以得到不共的加持心专修,这样可以得到不共的加持 我个人认为,我个人认为,诸佛菩萨的加持很重要,假如没有以恳切的心来祈祷,自相续中的智慧不可能引发出来虽然诸佛菩萨对任何众生都平等无偏地以大悲心关照,但这也需要一种信心的因缘需要一种信心的因缘,否则,无边的加持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融入你心所以,所以,平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祈祷上师、平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祈祷上师、诸佛菩萨诸佛菩萨 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只是片面强调理论,从来不提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只是片面强调理论,从来不提““信心信心””这一这一层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因此,我们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传层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

      因此,我们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传承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承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一一旦加持真正入了心,心就会比较堪能,不会对这个生邪见、那个生邪见,修什么法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这一点非常这一点非常重要!重要!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三、轮回过患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上师开示:修持共同四加行的功德上师开示:修持共同四加行的功德 一个人如果想超离轮回,务必要断除对一个人如果想超离轮回,务必要断除对今生今生和和来世来世的执著 宗喀巴大师在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三主要道论》》中云:中云: ““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若能把若能把““人身难得人身难得””和和““寿命无常寿命无常””修好了,修好了,势必可斩断对势必可斩断对今生今生的贪执;而如果想断除对的贪执;而如果想断除对来世来世的耽著,则必须修持下面所讲的的耽著,则必须修持下面所讲的““轮回过患轮回过患””和和““因果不虚因果不虚””。

      ““人身难得人身难得””::我们已经获得了,得到后应觉得它来之不易,教我们已经获得了,得到后应觉得它来之不易,教导我们一定要去修行导我们一定要去修行 ““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告诫我们想修行就必须尽快告诫我们想修行就必须尽快这样的珍贵人身若能这样的珍贵人身若能长期住留,那等一段时间再修行也来得及,可是这个人身就像水泡和阳焰长期住留,那等一段时间再修行也来得及,可是这个人身就像水泡和阳焰一样虚幻无常、瞬息万变,最终必将走向死亡,故在其没有毁灭之前,一一样虚幻无常、瞬息万变,最终必将走向死亡,故在其没有毁灭之前,一定要抓紧时间来修行定要抓紧时间来修行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上师开示:反观自心,修行的目的何在?上师开示:反观自心,修行的目的何在? 修行过程中,也修行过程中,也应该扪心自问应该扪心自问::““我现在修加行,是我现在修加行,是为了今生为了今生,,还是为来世?还是为来世?若为了来世的话,若为了来世的话,是想获得善趣的快乐,还是希望从轮回中是想获得善趣的快乐,还是希望从轮回中永远解脱?永远解脱?””这个相当重要这个相当重要。

      我常看到许多修行人,心里愿意好好禅修、好好修学佛法,但问我常看到许多修行人,心里愿意好好禅修、好好修学佛法,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答案往往是耽执来世的快乐、不堕恶趣,就像其他宗他为什么这样做时,答案往往是耽执来世的快乐、不堕恶趣,就像其他宗教徒一样,希望自己上天堂,或往生净土享乐这种现象非常令人遗憾,教徒一样,希望自己上天堂,或往生净土享乐这种现象非常令人遗憾,倘若你没考虑过来世的解脱,倘若你没考虑过来世的解脱,只是一味希求即生的快乐、健康、无病,或只是一味希求即生的快乐、健康、无病,或者来世升天享乐,那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者来世升天享乐,那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追求解脱大家一定要把追求解脱放在首位放在首位 大家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大家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对人天安乐没有任何兴趣,,对人天安乐没有任何兴趣,唯一就是想从火坑般的三界中得到解脱《业分辨经》说过,三有之苦,唯一就是想从火坑般的三界中得到解脱《业分辨经》说过,三有之苦,犹如毒药、猛兽、野人般恐怖,没有什么可贪著的,必须想方设法从中出犹如毒药、猛兽、野人般恐怖,没有什么可贪著的,必须想方设法从中出离。

      当然,离当然,““超出三界超出三界””、、““脱离六道脱离六道””,口口声声谁都会说,但,口口声声谁都会说,但你真正你真正的目标是什么,还是应该仔细观察的目标是什么,还是应该仔细观察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丙三(轮回过患)分二: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正如前文中所说的一样,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难得的暇满人身,但它也不可能长期住留,最终必将走向死亡如果死后也如同灯灭或水干一样一了百了,当然也就没有别的可说了,可是死后不可能完事大吉,而必然要投生,有了投生就离不开生死轮回 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一)￿对前生后世认识的现状 藏族人藏族人历来都是大乘根基,再加上生长的背景处处离不开佛教,历来都是大乘根基,再加上生长的背景处处离不开佛教,故对此基本上故对此基本上没有怀疑没有怀疑。

      有些民族有些民族小时候的教育小时候的教育((无神论、唯物论无神论、唯物论))所致,他们将前后世所致,他们将前后世存在统统存在统统斥为迷信斥为迷信,即使长大后以偶尔的因缘遇到了佛法,进入佛门行持,即使长大后以偶尔的因缘遇到了佛法,进入佛门行持善法,但一提起前世后世,他们仍抱有善法,但一提起前世后世,他们仍抱有犹豫、怀疑的态度犹豫、怀疑的态度,不完全相信天,不完全相信天界地狱的存在界地狱的存在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不相信的人不相信的人要先从理论上入手要先从理论上入手,,不能盲目地认为不能盲目地认为““这是释迦牟尼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因此必须承认佛所说,因此必须承认””,而,而务必要通过详细的观察,用方方面面的道理务必要通过详细的观察,用方方面面的道理来说服自己来说服自己二)对前生后世存在生起正见的途径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三)不同的宗教及文化对前生后世的认识 《《梨俱吠陀梨俱吠陀》》一书中,已暗示人死后有灵魂的归一书中,已暗示人死后有灵魂的归处;后来的处;后来的《《奥义书奥义书》》、、《《薄伽梵歌薄伽梵歌》》中,记载着纯熟中,记载着纯熟的轮回思想。

      的轮回思想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u 古印度婆罗门教古印度婆罗门教u 古代西方文化古代西方文化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灵魂之说,也作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灵魂之说,也作了积极研究例如柏拉图就提出:人死后依照生前所作了积极研究例如柏拉图就提出:人死后依照生前所作善恶,转生为人或其他生物善恶,转生为人或其他生物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三)不同的宗教及文化对前生后世的认识 儒教的创始人儒教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在,在《《论语论语》》中说过:中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又云又云::““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可见,孔子是承认有轮回、鬼神的,但采取的态度是避而不孔子是承认有轮回、鬼神的,但采取的态度是避而不谈、敬而远之,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谈、敬而远之,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u 古代汉地:儒教古代汉地:儒教◎◎公案:理学家王阳明亲见自己的前世舍利公案:理学家王阳明亲见自己的前世舍利 明朝有位儒学大师叫明朝有位儒学大师叫王阳明王阳明,,5050岁时,有一天岁时,有一天到到江苏的金山寺江苏的金山寺去朝拜。

      去朝拜 ““五十年后王阳明,五十年后王阳明, 开门犹是闭开门犹是闭门人,门人, 精灵去后还精灵去后还归复,归复, 始信禅门不始信禅门不坏身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三)不同的宗教及文化对前生后世的认识 道教主张长生不老,虽然建立前后世的论典我没道教主张长生不老,虽然建立前后世的论典我没看过,但应该是有比如道教认为,看过,但应该是有。

      比如道教认为,元神元神是肉体的主宰,是肉体的主宰,它可脱离身体而独自存在它可脱离身体而独自存在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u 古代汉地:道教古代汉地:道教◎◎公案:李玄翩翩少年变成蓬头垢面的公案:李玄翩翩少年变成蓬头垢面的““铁拐李铁拐李”” ““铁拐李铁拐李””本名李玄本名李玄,他通过修炼,达到了,他通过修炼,达到了元神元神可自由离体可自由离体的境地一天,他跟的境地一天,他跟弟子杨子弟子杨子说:说:““为师应太为师应太上老君之约,神魂离去,肉身留在这里,你要悉心看护上老君之约,神魂离去,肉身留在这里,你要悉心看护七天后若不见我神魂归来,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七天后若不见我神魂归来,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期,切记!期,切记!””说完李玄盘膝而坐,元神出窍,飘然而去说完李玄盘膝而坐,元神出窍,飘然而去………… 到了第七天,李玄辞别到了第七天,李玄辞别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老君赠他一偈,老君赠他一偈::““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 (类似藏地的夺舍法) 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一、确信前生后世的存在￿￿￿￿￿￿￿￿￿￿￿￿￿￿￿￿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三)不同的宗教及文化对前生后世的认识 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承认,人死后要么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承认,人死后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

      只是道理上讲得比较模糊,不像佛上天堂、要么下地狱只是道理上讲得比较模糊,不像佛教一样,把转生之因、最终能否解脱等理论,分析得相当教一样,把转生之因、最终能否解脱等理论,分析得相当透彻 可见,灵魂是不灭的,前后世也是存在的这并可见,灵魂是不灭的,前后世也是存在的这并不是佛教的一家之言不是佛教的一家之言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u 其他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公案:英国老人忆两千多年前古城公案:英国老人忆两千多年前古城 英国有一位老人,从小常忆起前世在两千多年前英国有一位老人,从小常忆起前世在两千多年前古城佩特拉的情景,后来他专门协助考古学家,依靠对前古城佩特拉的情景,后来他专门协助考古学家,依靠对前世的回忆,发现了许多未被发现的遗址世的回忆,发现了许多未被发现的遗址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上师开示:对前生后世的真实存在生起定解非常关键上师开示:对前生后世的真实存在生起定解非常关键 我们一定要明白,人不是突然产生的,也不是死后什么都我们一定要明白,人不是突然产生的,也不是死后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很多人之所以那样想,是因为对佛法没有闻思过,不没有了现在很多人之所以那样想,是因为对佛法没有闻思过,不了解佛教的甚深道理以前我传讲了解佛教的甚深道理以前我传讲《《前世今生论前世今生论》》时,学院很多知时,学院很多知识分子收获很大,尤其是一些出家人,表面上谁都承认前后世存在,识分子收获很大,尤其是一些出家人,表面上谁都承认前后世存在,毕竟你穿着袈裟、剃着光头,否认这些的话,在别人面前也不好意毕竟你穿着袈裟、剃着光头,否认这些的话,在别人面前也不好意思但实际上思但实际上极个别人还是有所怀疑,以这种心态去修持,并不容极个别人还是有所怀疑,以这种心态去修持,并不容易得到成就因此,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易得到成就因此,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大家如果确实有疑问,大家如果确实有疑问,则应该在智者面前询问、探讨,从而引生出真实的定解则应该在智者面前询问、探讨,从而引生出真实的定解 大家应该知道,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胜义中虽什么都大家应该知道,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胜义中虽什么都不承许,但世俗中一切真实无欺不承许,但世俗中一切真实无欺就像我们现在虽看不见加拿大、就像我们现在虽看不见加拿大、美国华盛顿,但它们并非没有,美国华盛顿,但它们并非没有,同样的道理,饿鬼、地狱、天堂、同样的道理,饿鬼、地狱、天堂、色界、无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的肉眼尽管看不到,但许多依据皆可证明其存我们的肉眼尽管看不到,但许多依据皆可证明其存在。

      在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总的来说,所谓的轮回,就像陶师手中的轮盘、井中的水车、瓶中的蜜蜂一样接连不断地旋转比如,将蜜蜂放在瓶内封闭瓶口,那么蜜蜂只能在瓶中飞来飞去同样,无论生于善趣或堕入恶趣都超不出轮回的范围善趣的人间天境如同瓶内上面的空间,三恶趣就像瓶内下面的空间,六道众生就这样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连续不断地投生流转,为此叫做轮回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 ◎ 教教 证证《《观佛三昧经观佛三昧经》》云:云:““佛告大众,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佛告大众,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旋火轮《《佛说无常经佛说无常经》》云:云:““循环三界内,犹如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汲井轮《《入中论入中论》》云:云:““如如水车水车转无自在转无自在《《法句经法句经》》云:云:““舍身复受身,如舍身复受身,如轮轮转著地《《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云:云:““业力故业力故轮轮转,生死海中回。

      转,生死海中回《《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云: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车轮无始终《《佛本行集经佛本行集经》》云:云:““众生流转烦恼海,犹如众生流转烦恼海,犹如蜂在竹孔间蜂在竹孔间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轮回的定义二、轮回的定义￿￿￿￿￿￿￿￿￿￿￿￿￿￿￿￿ 六道众生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六道众生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连续不断地在三善趣和三恶趣中投生流转,连续不断地在三善趣和三恶趣中投生流转,感受无边痛苦,叫做轮回感受无边痛苦,叫做轮回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法华经法华经》》云:云:““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诸苦毒意即众生意即众生以各种欲望的因缘以各种欲望的因缘,有时候堕入三恶趣,有时候,有时候堕入三恶趣,有时候从三恶趣解脱,转生到三善趣中去,这样周而复始在轮回里流转不停,从三恶趣解脱,转生到三善趣中去,这样周而复始在轮回里流转不停,感受无边痛苦,即是轮回的一种本性。

      感受无边痛苦,即是轮回的一种本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超离这个轮回就好比因此,我们一定要超离这个轮回就好比关在监狱里的人关在监狱里的人,,虽虽然暂时吃得好、穿得好,但那里毕竟是牢狱,然暂时吃得好、穿得好,但那里毕竟是牢狱,谁都希望有一天得到释放谁都希望有一天得到释放同样,我们如今有吃有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它毕竟不离痛苦的本同样,我们如今有吃有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它毕竟不离痛苦的本性,因而每个人都要有向往解脱之心,否则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人性,因而每个人都要有向往解脱之心,否则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人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二、轮回的定义二、轮回的定义￿￿￿￿￿￿￿￿￿￿￿￿￿￿￿￿ 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因而一定要超出轮回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因而一定要超出轮回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我们这些人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于轮回之中,一切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假设把整个大地的土抟成枣核许的丸子,口中数着“这个众生的母亲是这个,那个有情的母亲是那个”,待到土丸的数量已经穷尽,然而各个众生互相当过母亲的次数却还不能到尽头。

      这以上是经中说的怙主龙树也说:“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没有谁不是这样转生的,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教证: 《《大集经大集经》》云:云:““无有一众生,非我父母者无有一众生,非我父母者 《《梵网经梵网经》》也说:也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亲友书亲友书》》中云:中云:““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云:云:““揣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揣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 在这个轮回中,我们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在这个轮回中,我们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过父母、亲友、怨敌或平常人的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三、轮回之苦三、轮回之苦◎ ◎ 轮回中众生转生的情形轮回中众生转生的情形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在此期间,因为利欲熏心而断过的头颅和肢体不计其数。

      假设将曾经投生为蚂蚁等小含生的所有肢体堆集一处,那一定比须弥山王还高;因为口中无食、背上无衣,感受饥寒交迫、唇干舌燥等痛苦而哭过的泪水,假设尚未干涸而收集起来,肯定远远多于所有的汪洋之水;仅仅生在地狱时所喝过的铜汁铁水也比局部四大海洋的水还多￿￿￿￿￿￿尽管事实原本如此,可是仍旧对轮回不生刹那的出离心一味执迷不悟而受束缚的人们,在漫无边际的轮回当中必然还要变本加厉地受苦受难就算是依靠随福德分的些微善果获得了梵天和帝释那样万寿无疆、富足圆满、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身体,最终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并且在命终之后还要饱尝恶趣的悲惨痛苦,那么暂时拥有的荣华富贵、健康无病等微不足道安乐的人们,在几年或几个月甚至仅仅几天的时间内,也会因为善趣的乐果耗尽而变成一贫如洗、可怜兮兮,或者不愿意也要感受恶趣那难以忍受的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所以说,现在暂时的幸福快乐就好似梦中正在兴旺发达之时突然醒来一样,有什么实质可言呢?眼前依靠一点点善果而表面看起来似乎幸福快乐的人们,一旦引业耗尽之后,没有刹那住留的权利,即便是坐在天衣铺陈的如意宝座上尽情享受五种欲妙、快乐无比的天王,当寿命结束后也会在睁眼闭眼的瞬间大头朝下堕入地狱,在炽燃铁地上感受痛苦。

      再者,太阳和月亮尽管拥有普照四洲的光芒,但最后也会有转生到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之暗处的时候似是而非的轮回安乐根本没有任何可信赖的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教证: 《《杂阿含经杂阿含经》》::““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腐坏,如毗富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腐坏,如毗富罗山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圆满心性休息》》::““如梦富足醒时无如梦富足醒时无 《《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 《《正法念处经正法念处经》》::““天上欲退时,心生大苦恼,地狱众苦毒,十六天上欲退时,心生大苦恼,地狱众苦毒,十六不及一 三恶趣三恶趣:断过的头颅和肢体不计其数、转生为小含生的肢体堆积在:断过的头颅和肢体不计其数、转生为小含生的肢体堆积在一起比须弥山还高、哭过的泪水多于所有的汪洋之水、在地狱中喝过的铜汁一起比须弥山还高、哭过的泪水多于所有的汪洋之水、在地狱中喝过的铜汁铁水比局部四大海洋的水还多铁水比局部四大海洋的水还多………… 三善趣三善趣:暂时的安乐也是无常的,一旦引业耗尽,没有刹那住留的:暂时的安乐也是无常的,一旦引业耗尽,没有刹那住留的权利。

      权利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三、轮回之苦三、轮回之苦◎◎轮回痛苦的情形轮回痛苦的情形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 我们要下决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以赴脱离轮回大苦海,获得永久安乐圆满正等觉果位￿￿￿￿￿￿上述道理,要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后行来实地修行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倘若你能对此坚信不疑,一想起轮回的痛苦,必定会特别害怕倘若你能对此坚信不疑,一想起轮回的痛苦,必定会特别害怕圣圣天论师也说:天论师也说:““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意意思是凡夫人若像圣者一样,现量了知轮回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的当下,思是凡夫人若像圣者一样,现量了知轮回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的当下,身心会因无法承受而崩溃身心会因无法承受而崩溃 轮回虽然如是可怕,但我们若生不起刹那的出离心,还执迷不悟地轮回虽然如是可怕,但我们若生不起刹那的出离心,还执迷不悟地贪执各种琐事,在未来漫无边际的时日中,必然会贪执各种琐事,在未来漫无边际的时日中,必然会变本加厉地感受痛苦变本加厉地感受痛苦。

      这个轮回真的特别可怕!没有去思维的话,很多人都迷迷糊糊的,这个轮回真的特别可怕!没有去思维的话,很多人都迷迷糊糊的,每天耽著无意义的事情,但如果真正去观察,每天耽著无意义的事情,但如果真正去观察,自己就像屠宰场里的牦牛一样,自己就像屠宰场里的牦牛一样,死到临头却毫不自知,还在贪恋牛圈里的暂时快乐,以致距离解脱遥遥无期死到临头却毫不自知,还在贪恋牛圈里的暂时快乐,以致距离解脱遥遥无期如如《心地观经》所云:《心地观经》所云:““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 所以,大家获得难得的人身、遇到解脱妙法时,应像所以,大家获得难得的人身、遇到解脱妙法时,应像盲人抓住大象盲人抓住大象的尾巴一样,牢牢抓住机遇的尾巴一样,牢牢抓住机遇,内心默默,内心默默发愿:发愿:““从现在开始,我全心全意追从现在开始,我全心全意追求解脱,再也不要沉溺在轮回中了,否则太可怕了!求解脱,再也不要沉溺在轮回中了,否则太可怕了!””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四、为离苦得乐、成就佛果一定要希求解脱四、为离苦得乐、成就佛果一定要希求解脱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属于轮回就不会有快乐。

      属于轮回就不会有快乐因此,因此,我们要下决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我们要下决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以赴脱离轮回苦海,获得永久安乐的圆满正等觉果位这才是最究竟的目标以赴脱离轮回苦海,获得永久安乐的圆满正等觉果位这才是最究竟的目标 你们很多人来学院不少年了,白天、晚上都在修持,但你们很多人来学院不少年了,白天、晚上都在修持,但扪心自问:扪心自问:你想过解脱没有?你想过解脱没有?有些居士学佛法二十多年了,但你问一问自己:学佛是不有些居士学佛法二十多年了,但你问一问自己:学佛是不是为了解脱?所以这是为了解脱?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想一想个问题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想一想当然,上述道理并当然,上述道理并不是口头会说就可以了,而要细致入微地思维,像不是口头会说就可以了,而要细致入微地思维,像《《前行备忘录前行备忘录》》中所讲的中所讲的一样,要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后行来实地修行一样,要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后行来实地修行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四、为离苦得乐、成就佛果一定要希求解脱四、为离苦得乐、成就佛果一定要希求解脱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总而言之,你们应当明白:总而言之,你们应当明白:第一、轮回六道确实存在第一、轮回六道确实存在;;第二、必须第二、必须要从中获得解脱。

      要从中获得解脱今天讲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有所怀今天讲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有所怀疑,就应通过闻思来探讨、辩论;如果你没有任何疑惑,坚信疑,就应通过闻思来探讨、辩论;如果你没有任何疑惑,坚信““轮回肯定轮回肯定存在,轮回中没有任何快乐,一定要获得解脱存在,轮回中没有任何快乐,一定要获得解脱””,,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那么它的力量很强大,会让你迅速斩断对今生来世的贪执那么它的力量很强大,会让你迅速斩断对今生来世的贪执否则,我们若否则,我们若执著今生的钱财名利、来世转生善趣享乐,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的!执著今生的钱财名利、来世转生善趣享乐,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的! 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总结总结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思￿￿考￿￿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1、、修持共同四加行,分别可断除对什么的修持共同四加行,分别可断除对什么的执著?你对此有何体会?执著?你对此有何体会? 思￿￿考￿￿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2、、在学习在学习““轮回过患轮回过患””之前,为什么要先之前,为什么要先确信前世后世存在?请举例说明,其他宗教对此确信前世后世存在?请举例说明,其他宗教对此持何态度?了解这些有什么必要?持何态度?了解这些有什么必要? 思￿￿考￿￿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3、、请引用教证说明,佛经中对轮回有哪些请引用教证说明,佛经中对轮回有哪些比喻?请解释其中任一比喻的意义。

      比喻?请解释其中任一比喻的意义 思￿￿考￿￿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4、、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思￿￿考￿￿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 5、、这节课讲了哪两个问题?你对此能产生这节课讲了哪两个问题?你对此能产生定解吗?定解吗?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一、分析颂词:￿￿￿￿￿￿￿￿￿￿￿￿￿￿￿￿￿￿￿￿了达轮回诸事无实义,￿￿￿￿￿￿￿￿￿￿￿￿￿￿￿￿￿￿￿￿唯以大悲利益诸有情,￿￿￿￿￿￿￿￿￿￿￿￿￿￿￿￿￿￿￿￿不贪有寂依教行大乘,￿￿￿￿￿￿￿￿￿￿￿￿￿￿￿￿￿￿￿￿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1、解释颂词2、请结合第39课中博朵瓦格西关于寿命无常的教言分析此颂3、此颂在修行轮回过患时有什么重要性?4、你如何看待修行时的信心?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二、选择题1、第一个引导文所讲的暇满人身,我们已经获得了,得到后应觉得它来之不易,要用它(￿￿￿);第二个引导文则告诉我们,这个人身就像水泡和阳焰一样虚幻无常、瞬息万变,最终必将走向死亡,故在其没有毁灭之前,一定要(￿￿￿)。

      若能把“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修好了,诚如宗喀巴大师所言￿,势必可(￿￿￿);而如果想(￿￿￿),则必须修持“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A、抓紧时间来修行￿￿B、认认真真地修行C、斩断对今生的贪执￿D、断除对来世的耽著E、获得来世的快乐、不堕恶趣￿F、对轮回不起刹那羡慕之心念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3、六道众生就像《俱舍论》中所言,以有漏的善业、不善业为因,连续不断地投生流转,为此叫做“轮回”这样的轮回,就像(￿￿￿￿)一样,接连不断地旋转A、陶师手中的轮盘B、井中的水车C、瓶中的蜜蜂D、火轮E、牢狱F、竹筒中的小虫G、车轮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4、经常思维轮回过患,可以使我们(￿￿￿￿)A、去除傲慢心B、放下对五欲享乐的追求C、看清轮回痛苦的真相,希求解脱D、了知轮回如梦般无实义,生起智慧E、对众生生起感恩心F、失去追求生活的动力,变得消极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5、若没有思维轮回过患,我们将会(￿￿￿￿)A、一直耽著各种琐事B、生不起出离心C、喜欢五欲享受,自认为是快乐D、将来变本加厉地感受痛苦E、善业所感的安乐消失后,不愿意也要感受恶趣的难忍痛苦F、可怜兮兮G、一如既往地享受快乐H、死后消失,无需那些无意义的苦行 讨￿￿论￿￿题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第4040课课索达吉仁波切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宣讲1、承许前世今生的存在,是否为佛教特有观点?为什么?请引教证与案例说明。

      ￿￿￿￿￿￿￿你是如何说服自己轮回存在的?2、￿“总的思维轮回痛苦”有哪些要点?试总结思维之后,你认为为什么一定要从轮回中解脱?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索达吉仁波切宣讲索达吉仁波切宣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前行:前行:皈依、发心皈依、发心正行:正行:       观想漂泊在三界中的老母有情实在可怜他们从无始以来,接连不断地流转在轮回中,观想漂泊在三界中的老母有情实在可怜他们从无始以来,接连不断地流转在轮回中,对我而言,有些当过父母,有些当过怨敌,有些当过不怨不亲的人,总之都是自己的有缘对我而言,有些当过父母,有些当过怨敌,有些当过不怨不亲的人,总之都是自己的有缘众生,对他们应生起悲悯之心众生,对他们应生起悲悯之心       从自身的角度来讲,我在轮回中也流转过无数次仅将转生为蝼蚁的身体堆积一处,从自身的角度来讲,我在轮回中也流转过无数次仅将转生为蝼蚁的身体堆积一处,要比须弥山还高;将哭泣的泪水汇集起来,比四大海洋还多;为贪欲所断的头与肢体也不要比须弥山还高;将哭泣的泪水汇集起来,比四大海洋还多;为贪欲所断的头与肢体也不计其数为此,要对轮回产生极度厌离之心为此,要对轮回产生极度厌离之心。

             今生今世,即使我财产丰厚、眷属圆满、地位显赫,荣华富贵皆已具足,一旦死亡来今生今世,即使我财产丰厚、眷属圆满、地位显赫,荣华富贵皆已具足,一旦死亡来临,也会像梦中享受幸福美满一样,最终无不是虚幻,醒来时一无所有自他所贪执的今临,也会像梦中享受幸福美满一样,最终无不是虚幻,醒来时一无所有自他所贪执的今生和一切快乐,均不离此性,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生和一切快乐,均不离此性,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假如没有好好修法,在漫长的来世中,肯定还要不断受苦因此我发愿:自现在开始,假如没有好好修法,在漫长的来世中,肯定还要不断受苦因此我发愿:自现在开始,一定要修持解脱法,从轮回中脱离出来一定要修持解脱法,从轮回中脱离出来后行:后行:将所修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将所修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第二十三修法 第二十三修法 总说生起厌离心总说生起厌离心 回￿￿￿￿￿￿向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文殊师利勇猛智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为得普贤殊胜行生生世世不离师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唯愿速得金刚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