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izarov技术在外伤性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pdf
48页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学位论文在导师( 或指导小组) 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一签够兹一章:他二级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研究生签名:j 乙嬲导等芝籀日导师签章:f Ⅲ够劲厂L 年多月/日目录⋯㈣0 f f I I | ⋯I I f I f m | f | I I f I I | f f I l f f ㈣ Y 210 4 8 6 6中文摘要⋯⋯⋯⋯⋯⋯⋯⋯⋯⋯⋯⋯⋯⋯⋯⋯⋯⋯⋯⋯⋯⋯⋯⋯⋯⋯⋯⋯⋯_英文摘要⋯⋯⋯⋯⋯⋯⋯⋯⋯⋯⋯⋯⋯⋯⋯⋯⋯⋯⋯⋯⋯”“⋯⋯⋯⋯⋯⋯⋯口研究论文1 1 i z a r o v 技术在外伤性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音台士⋯⋯⋯⋯⋯⋯⋯⋯⋯⋯⋯⋯⋯⋯⋯⋯⋯⋯⋯⋯⋯⋯⋯⋯⋯⋯⋯⋯⋯⋯⋯⋯⋯⋯⋯⋯⋯⋯⋯。
O丹l J 舌⋯⋯⋯⋯⋯⋯⋯⋯⋯⋯⋯⋯⋯⋯⋯⋯⋯⋯⋯⋯⋯⋯⋯材料与方法⋯⋯⋯⋯⋯⋯⋯⋯⋯⋯⋯⋯⋯⋯⋯⋯⋯⋯⋯⋯⋯⋯⋯⋯7结果⋯⋯⋯⋯⋯⋯⋯⋯⋯⋯⋯⋯⋯⋯⋯⋯⋯⋯⋯⋯⋯⋯⋯⋯⋯⋯⋯⋯y附图⋯⋯⋯⋯⋯⋯⋯⋯⋯一⋯⋯⋯⋯⋯⋯⋯⋯⋯⋯⋯⋯⋯⋯⋯⋯⋯⋯⋯儿附表⋯⋯⋯⋯⋯⋯⋯⋯⋯⋯⋯⋯⋯⋯⋯⋯⋯⋯⋯⋯⋯⋯⋯⋯⋯⋯⋯⋯2 0讨论⋯⋯⋯⋯⋯⋯⋯⋯⋯⋯⋯⋯⋯⋯⋯⋯⋯⋯⋯⋯⋯⋯⋯⋯⋯⋯⋯⋯引结论⋯⋯⋯⋯⋯⋯⋯⋯⋯⋯⋯⋯⋯⋯⋯⋯⋯⋯⋯⋯⋯⋯⋯⋯⋯⋯⋯⋯口参考文献⋯⋯⋯⋯⋯⋯⋯⋯⋯⋯⋯⋯⋯⋯⋯⋯⋯⋯⋯⋯⋯⋯_ 川⋯⋯∞ 综述Il izarov 外固定技术进展及其在治疗骨折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引致谢⋯⋯⋯⋯⋯⋯⋯⋯⋯⋯⋯⋯⋯⋯⋯⋯⋯⋯⋯⋯⋯⋯⋯⋯⋯⋯⋯⋯“个人简历⋯⋯⋯⋯⋯⋯⋯⋯⋯⋯⋯⋯⋯⋯⋯⋯⋯⋯⋯⋯⋯⋯⋯⋯⋯j摘要目的:5 0 年代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库尔干市的伊利扎诺夫( I l i z a r o v )教授,经过1 5 年的研究,创造性地设计了环形外固定器及微侵袭技术用于矫形和创伤的治疗这一技术的问世解决了不少矫形外科过去不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是治愈了许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遗留下很多因战争中负伤并发了慢性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而无法治愈的伤员。
I l i z a r o v 技术首先应用于肢体延长术,还可以治疗骨不连导致的假关节、各种原因造成的肢体畸形、严重骨缺损,甚至包括需要实施截肢手术的某些肢体毁损性损伤此外,为了矫正各种关节内外翻畸形、屈曲畸形、顽固性马蹄内翻足等复杂畸形,可以在组装跨越关节的环形外固定器时,在螺纹杆的中央部加用绞链来完成此项技术8 0 年代在我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开展了有关的基础研究正确掌握多功能的手术指征是以I l i z a r o 生物学理论( 张力一应力法则) 和实际应用的经验为指导的张力.应力法则( 1 a wo ft e n s i o ns t r e s s ,L T S ) :生物组织经过稳定、持续的缓慢牵伸,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或激活某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所不同的是张力一应力刺激下的生长是发生于作用的局部控制牵拉的张应力,骨与软组织可以再生,简称牵拉成骨( d i s t r a c t i o no s t e o g e n e s i s ,D 0 ) 技术或牵拉组织再生技术( D H ) 本研究通过利用I l i z a r o v 外固定架技术和张力。
应力法则( 1 a wo ft e n s i o ns t r e s s ,U ’S ) ,采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方法治疗外伤性膝内翻畸形病例来评价此项技术在外伤性畸形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 0 0 8 年1 月至2 0 1 1 年1 0 月收治的资料完整、与外伤有关的膝内翻畸形患者2 3 例,男性1 7 例,女性6 例,平均年龄2 8 岁( 1 3 ~4 5岁) ,畸形原因:外伤性骨折1 6 例,骨骺损伤后发育畸形7 例5 例合并短缩畸形,2 例合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术前常规行双下肢负重位X 线检查,测量双下肢长度、胫股角、胫骨角,计算双下肢长度差,测量患侧膝关节活动度,畸形部位主要在胫骨上端,采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 I l i z 啪v 外固定技术,术后一周,逐渐调整内翻角度,测量术后双下肢长中文摘要度、胫股角、:胫骨角及截骨面骨愈合时间,评价疗效.j结果:12 3 例患者截骨面创口均一期愈合,截骨面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 2周针道浅表感染2 例,经门诊加强换药和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治愈,无骨针断裂,无神经及大血管损伤2 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主观疼痛V A S 评分明显改善,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P < o .0 5 ,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前、术后P < O .0 5 ,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三月、半年、一年之间P < O .0 5 ,有统计学意义,但无明显临床意义( 临床评定标准:O :无痛< 3 :轻微痛,能忍受,4 ~6 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l O 痛,难忍,影响睡眠) 结果见T a b l e l 3 术后随访拍片测量胫股角、胫骨角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角度均利用“e .R u l e f ’测量角度软件在下肢全长负重位片上测量得出,数值经S P S S1 9 .O 软件包进行处理,经方差齐性检测后,行独立样本t 检验,P < o .0 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T a b l e 2 有五例合并短缩畸形的患者术后l 周拍片,患肢平均短缩6 c m ,利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术后一年测量双下肢平均长度差别在2 c m 以内4 术后综合疗效评定优良率9 5 .2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膝关节损伤与骨性关节炎评分( K n e eI n j u ua n dO s t e o a m i t i s0 u t c o m eS c o r e ,K 0 0 S ) o 圳:评分主要包括疼痛、症状、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膝关节相关的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内容此评分主要用来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截骨术和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疾病。
研究论文附图F i g .11 1 i z a r o Ve x t e n l a lf i x a t i o nF i g .2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o s t e o t o m yd e V i c e研究论文F i g .3T i b i o f I e m o r a la n g l e(j .?娶1ife解剖轴 机槭轴 夕汹角F i g .4A x i a la l i 缪吼e n to ft h el o w e re x t l ℃m i t y1 2研究论文F i g .5M e s u r eo ft i b i o f e m o r a la n g l e ( F T A19 6 0 )F i g .6T i b i a l t u b e r c l e1 3研究论文F i g .7F i b u l a rh e a dF i g .8T h ei n c i s i o n1 4研究论文F i g .9P r o t e c tt h ep e r o n e a ln e n ,eF i g .1OP r D x i m a lf i b u l ao s t e o t o n l y1 5研究论文F i g .1 1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o s t e o t o m yu n d e rt i b i a l t u b e r C l eF i g .12 T h ei n c i s i o na R e ro s t e o t o m y1 6研究论文F i g .13V a m sd e f .o r m i t yo fr i g h tk n e eF i g .14 4w e e k sa 佥e ro p e r a t i o n1 7研究论文F i g .15A m e r o p o s t e r i o rX —r a y8w e e k sa f t e ro p e r a t i o nF i g .16L a t e r a lX —r a y8w e e k sa R e ro p e r a t i o nr研究论文F i g .17T h ew e i g h t - b e a r i n gX - r a y6m o n t h sa f e ro p e r a t i o n ,t h eF T Ai sl7 3 0F i g .18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l o w e re x t r e m i t yo n ey e a ra R e ro p e r a t i o n1 9‘:’。
J vj ‘,‘:.研究论文※P < O .0 5T I a b l e 2t 1 1 eR e s u l t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T F Aa n dT A广研究论文讨论膝内翻畸形是下肢骨关节常见的畸形之一,膝内翻传统的定义是膝关节之远侧向内方偏斜,致膝部凸向外侧,最常见的弯曲部位是胫骨上端【l o 】内翻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儿童主要是先天性的和骨骺损伤所导致的,青少年则主要为发育性和继发于骨生长停止的不平衡改变所产生,成年人主要是由于各种膝关节内或关节周围各种骨折、创伤所导致的并发症、后遗症,老年人大多是代谢性或退行性原因导致肢体力线不正文献报道至今已有4 0 余种疾病可以导致膝内翻畸形【1 1 1 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I l i z a r o v 外固定器治疗外伤性( 包括外伤性骨骺损伤) 所导致的膝内翻畸形膝关节周围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周围组织损伤较重大多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常累及膝关节负重面,使其关节面失去平整,导致膝关节力线的改变,如关节内骨折未得到解剖复位或复位后固定不牢固,早期负重或未能处理合并的软组织损伤等,尤其是膝外侧结构的完全损伤都会导致膝内翻畸形。
本研究课题病例中,就有2 例因膝外侧副韧带损伤未予及时处理,导致韧带松弛而引起膝内翻畸形膝内翻畸形形成后,患者走路或者久站后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功能受到影响,影响了日常正常工作及生活有作者研究指出【1 2 】:并发膝内翻者7 0 %发生骨性关节炎,畸形越明显发生骨性关节炎者越早越严重膝内翻畸形如果不能得到治疗纠正,晚期将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目前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方法主要为胫骨高位截骨术结合内外固定术f l3 ’M 】,改善下肢关节力线,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畸形,延缓关节置换时间的目的我们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 H T O ) 结合I l i z a r o v 外固定器技术在膝内翻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1 胫骨高位截骨术( H T O )胫骨高位截骨术( H T 0 ) 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利用改变患肢的负重力线,使膝关节内侧减少负重,不但缓解了疼痛症状,也为患侧的修复创造了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在骨科医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下,H T O 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内翻畸形矫形手术其效果确切、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并可较好地保留骨研究论文质和关节稳定性,以便将来必要时再行全膝关节置换术【l5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