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正丁醇产业迎来发展春天.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56643323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正丁醇生产和消费现况目前,我国正丁醇的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0.0万吨/年,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羰基合成 法和发酵法,其中采用合成法的生产能力约占正丁醇总生产能力的80%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山东齐鲁石油 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北京化学工业集团 公司化工四厂(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上海溶剂厂(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生 产能力为1.2万吨/年)等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丁醛、丁酸、丁胺、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 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等有机化工产品,还被用作油脂、药物、香料的萃取剂,也可直接用作溶剂, 在化工、医药、石油化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丁醇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发酵法进行生产,产量较少改革开发以来,我国 石化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继建成了一批大中型乙烯生产装置,其中有的配套了羰基 合成丁醇生产装置,如齐鲁石化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以及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等目前,我国正丁醇的 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0.0万吨/年,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羰基合成法和发酵法,其中采用合 成法的生产能力约占正丁醇总生产能力的80%。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山东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5. 0万吨/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化工四厂(生产能力 为2.0万吨/年)、上海溶剂厂(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 华北制药总厂(生产能力为0.5万吨/年)、安徽芜湖日新化工厂(生产能力为0.5万吨/年)、北京酒精厂 (生产能力为0.35万吨/年)、陕西惠安化工厂(生产能力为0.3万吨/年)以及江苏无锡溶剂厂(生产能 力为0.3万吨/年)等随着我国丁醇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1994年我国丁醇的产量只有7.95万吨/年,200 0年达到11.93万吨/年,2002年进一步增加到17.42万吨/年近年来我国丁醇的产量情况为:1994年产 量为7.95万吨/年,1995年产量为10.27万吨/年,1996年产量为7.59万吨/年,1997年产量为8.33万 吨/年,1998年产量为9.34万吨/年,1999年产量为8.77万吨/年,2000年产量为11.93万吨/年,2001 年产量为17.43万吨/年,2002年产量为17.42万吨/年。

      虽然近年来我国丁醇的产量有很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进 口量已经占到国内总消费量的约50%,在丁醇进口的同时,还有不少丁醇的下游产品进口,而我国丁醇的 出口量每年却只有几千吨,造成国内丁醇市场的供大于求,价格走低等局面近几年我国丁醇的进口情况 为:1994年的进口量为5.69万吨/年,1995年的进口量为5.87万吨/年,1996年的进口量为8.28万吨/ 年,1997年的进口量为6.57万吨/年,1998年的进口量为10.48万吨/年,1999年的进口量为51.33万吨 /年,2000年的进口量为16.73吨/年,2001年的进口量为22.27万吨/年,2002年的进口量为24.30万吨 /年我国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醋酸丁酯等产品,此外还有一部分产品用于医药、石油等方 面,2002年表观消费量约为42.0万吨/年,其消费结构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约占丁醇总消费量的2 8%,醋酸丁酯约占17%,丙烯酸丁酯约占10%,医药工业约占9%,石油工业约占5%,丁醛生产约占2%, 其他方面约占29%化学工业是我国丁醇最主要的消费领域,约占丁醇总消费量的75%,因此化工产品产销形势如何,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着丁醇市场的走势。

      前几年化工市场不景气,大部分产品销路不畅,因此丁醇需求不旺产量有 所减少近两年,由于国家采用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国内市场逐渐好转,化工市场回升,对丁醇的需求量 也相应增加,但由于主要使用丁醇的产品如邻苯二甲酸丁二酯、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丁醛以及油漆涂 料等供大于求,而且进口量较大,因此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丁醇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医药工业也是消费丁醇较多的领域,主要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药物近几年我国医药市场 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对国内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对丁醇的需求量 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正丁醇的总需求量将保持在45.0万吨/年左右正丁醇进入产能扩张期 石油法、生物法并驾齐驱 吉林石化研究院 许芳 世界需求逐步复苏前两年,由于西欧正丁醇产能过剩,装置开工率低、消费增长缓慢及出口下降,世界主 要正丁醇生产厂商—— 德国巴斯夫和欧洲羰基化学品公司纷纷大幅减产或转项,全球正丁醇产能小幅下滑目前, 世界产能与消费量增速 接**衡,世界石化组织预测,除亚洲如中国、韩国及中东一些地区需求旺盛外,其他地区已 达饱和当前世界正丁醇总产能为332.9万t/a美国仍是最大的丁醇生产国,产能为111.8万t/a 占世界总产能的33.6%;其次是亚洲,占32.6%;西欧产能由第二降至第三,约占世界总能力的19.5%。

      美 国、西欧和日本正丁醇市场基本成熟,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预计到2010 年前新增产能可能性不大,亚洲和中 东部分地区需求增长较 快,预计将有一定新增产能,而原料丙烯是这些地区能否扩大正丁醇产能的一个重要决定因 素世界正丁醇消费在经过2001~2002年停滞、2003~2005年逐渐恢复之后,在 2006~2007 年有较大增长2007年世界正丁醇消费量297.1万t化学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75%,主要用于甲基丙烯酸丁酯、 醋酸丁酯、乙二醇醚 等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正丁醇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6.5%预计2012年世界正丁醇产能将达到397.1万t/a需求量为358.3万t其中亚洲正丁醇 生产能力将由2007年的108.6万t/才曾加到2012年的168万t/a届时产量150万t,需求量177万t,地区内 供不足需,缺口量27万t,与2007年相比缺□量减少7万t,亚洲地区正丁醇的缺□正在逐步缩小生物法产能快速增长 正丁醇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发酵法(生物法)、乙醛缩合法、齐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 等截至2008年底,我国正丁醇产能达到57.0万t/a共有10家生产企业,采用丙烯羰基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的各 5 家,其中丙烯羰基合成正丁醇企业全部集中在两大集团,合计产能为38.5万t/a产量36.5万t;生物发酵法 合计产能18.5万t/a2008 年我国正丁醇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

      生物法是采用粮食或其他淀粉质农副产品,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丙酮-丁醇菌作 用下,经发酵制得正丁 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再经精馏得到相应产品生物正丁醇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第二代生 物燃料,与乙醇相比, 生物正丁醇具有许多优点:热值更高、比乙醇更疏水、可以通过现有的石油基燃料设施的管 道运输、可以以更高含 量添加进汽油而无须改动发动机目前生物正丁醇主要用于运输燃料2008年以前,由于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在原油价格高居100 美元/桶以上时,生物正丁 醇生产成本相对低廉, 产品利润空间大,很多企业参与了生物正丁醇用于可再生运输燃料的研发,2007 年年底开 始,我国生物正丁醇装 置陆续投产2008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走低,一度跌破 50美元/桶,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销售及售 价均受国家管制,粮 食价格仍保持平稳,生物正丁醇失去赢利空间,工厂陷入亏损,同时由于发酵法正丁醇技术 仍不尽成熟,大部分生 物正丁醇工厂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没有获得下游认可,因此国内 5 家主要生物正丁醇工厂有 4 家停产,仅余联海生 物维持低负荷开工表 1 2008 年我国正丁醇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 t/a生产工艺 生产厂家 产能 丙烯羰基合成法 齐鲁石化 5.0吉林石化 19.0大庆石化 2.5北京东方化工四厂 2.0生物法扬子石化—巴斯夫 10.0小计38.5吉安生化5.0金源化工1.8金茂源生化3.0吉林凯赛3.0联海生物3.5其他2.2小计18.557.0合计 需求持续增长由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正丁醇市场长期呈产不足需格局,2001〜2008年我国 正丁醇生产、消费统计见表2。

      我国是世界主要正丁醇进口国, 2008年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3%2008年我 国进口正丁醇为24.46 万t,比2007年减少4.58万t,进口量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正丁醇市场相对活跃,当 年正丁醇进口数量剧增;2008 年上半年亚洲主要丁辛醇装置事故频繁,日本三家丁辛醇供应商轮流检修,正丁 醇供应紧张;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正丁醇市场价格暴跌,需求锐减未来几年,我国正丁醇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丁 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及其他增塑剂和涂料溶剂丙烯酸丁酯的消费比例将大幅增加,成为正丁醇主要的下游消费 产品表2 2001〜2008年我国正丁醇生产、消费统计*万t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200117.4322.280.0739.64200217.3924.300.0641.63200320.3829.580.149.86200419.8429.350.1949.00200528.7023.990.252.49200638.0023.580.0961.49200737.3629.040.1066.30200836.5424.270.0460.77注*:仅包括石油路线正丁醇产量、表观消费量数据。

      新增产能规模可观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正丁醇产能逐年扩大,尤其是2007〜2008 年生物正丁醇装置陆续投产,使国内正丁醇产能明显增长预计到2011年,我国石油路线正丁醇新增产能将达到39.7万t/a渤海化工集团为乙烯 下游配套建设8.5万t/a正丁醇装置计划2009年投产;四川石化公司新建21.2万t/a正丁醇装置计划2010年投产; 扬子石化-巴斯夫2.5万t/a正丁醇装置计划2009年投产;大庆石化7.5万t/a正丁醇装置计划2011年投产2011年以前,我国生物正丁醇规划新增产能达到57.2万t/a,其中江苏金茂源生物化工 12.0万t/a、吉安生化10.0万t/a、吉林凯赛生物技术27.0万t/a、广西桂林金源化工8.2万t/a,预计以上计划不 会全部如期完成,且生物正丁醇的主要应用方向为运输燃料,与石油路线正丁醇在化工领域的消费不会产生激 烈竞争,但其规划规模仍然可观随着生物法技术的不断完善,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目前走势,生物法正丁醇产 品仍将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综上,到2011年,我国将新增总计约40万t/a的石油路线正丁醇产能,与此同时,合 计产能约 57 万 t/a 的生物正丁醇装置也将陆续建成投产,国内正丁醇总产能将有可能达到154万t/a。

      可以预见, 我国正丁醇市场将趋于饱和,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利润空间会被压缩正丁醇产业迎来发展春天打印引用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及其价格的节节攀升,世界上许多化学公司已经开 始进行重大的战略转向,用生物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用生物技术路线取代化学技 术路线进行生物燃料及化学品的生产其中,生物法生产丁醇引起了国内外一些 大公司的极大兴趣和投资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