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制度.docx
6页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管理监测常见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是规避医院感染暴发风险的重要内容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的工作性质与地位,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有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我院工作范围内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及时评估风险项目,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预防与控制计划合理配置与使用有限的资源,降低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风险一、成立评估团队:二、风险项目的评估,确定优先项目1、我们依据上一年工作实际和监测数据建立符合本院实际的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将所有潜在有感染风险的项目进行感染风险评分,评估结果严重度(风险/影响x概率)大于9分项目,作为下一年度重点工作项目2.建立一份完整的“风险评估表格”:利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风险优先项目3、表格解释:(1)风险评估由三个因素组成:风险的概率、风险严重等级(对患者和员工的影响程度)、风险因素影响的严重性2)风险的概率:分为4个等级:频繁、一般、偶尔、很少,对应的风险系数为4,3,2,13)风险严重等级(对患者和员工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灾难性事件、重大事件、中度事件、小事件、无/不适用,对应的风险系数为4,3,2,1,0。
4)风险因素影响的严重性判断标准:=风险/影响x概率结果: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三、据风险评估的范围判定为:风险水平为高、中、低由此优先解决高风险水平(大于9分)的项目1、风险优先系数的确定使所有潜在隐患均可通过它得到量化,使复杂的医疗风险的分级和处理变得程序化,易感知2、根据各种风险优先系数进行的风险分级,能够指导工作人员在全程管理中重点抓住与医疗服务特殊性相关的关键流程、关键事件,来确定风险重点的改进目标.使得问题解决及时、资源运用合理四、根据评估出的优先项目,制定表格法等评估清单等进行评估,评估出高危风险因素五、制定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和监测计划附件1:常见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清单1 .重点环节:医源性医院感染诊断的准确性、监测(三管、手术部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医院感染和可疑暴发的报告、预防和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手卫生依从性、日常清洁合格率、消毒、灭菌、隔离(标准预防+空气、飞沫、接触)、手卫生、安全注射、静脉输液、输血、抗菌药物配置、微生物标本采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个人防护与职业安全、超声检查、医疗废物、污水处置2 .重点人群:皮肤屏障损伤或炎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原发和继发的免疫缺陷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使用放化学治疗的患者、ICU的病人、老年人、新生儿、长期住院病人、长期卧床病人、营养不良病人、留置各种管道的病人、耐药菌病人、手术病人、病危病人、结核抗酸染色阳性的病人3、重点部位:CA-BSI、VAP、CA-UTI、SSI、皮肤软组织感染、注射穿刺部位感染、新生儿感染、手术后肺炎、血源性病原体感染4、重点部门:手术室(住院洁净手术室、门诊)、重症医学科(ICU)、新生儿病室、血液净化中心、导管室(DSA)、产房、人流室、胃镜、纤维支气管镜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室、口腔科、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科病房、中医康复科、预检分诊等。
5、高危险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如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和人工装置、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手术切口、专科诊疗操作等附件221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1■很少0-无适用L339312311-31241212实验室生物安全261313ir326评分越高,优先级越高,将作为2016年行动计划实施34• 3透析相关感染 I建设危害——2241U1风险/影响程度 严重等级患者4-灾难性事件3-重大事件• 2-中度事件.1- 小事件风险因素 影响的严 重性*概率4-频繁3-一股2-偶尔1211111662231322123319126821234334手部卫生监测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隔离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流行事件1医用织物的管理 内镜清济消毒灭菌管理2344124211中央血管与管血流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骨科手术部位感染传染病接触(工作人员)具后流行病学意义的卫生学监测 高频物体表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子宫手术部位感染 疝手术部位感染 I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人员相关感染针刺伤(工作人员)血液/体液接触(工作人员)2121113员工4-灾难性事件3-重大事件・ 2-中度事件一 1一小事件0- 无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