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精选800字10篇(可编辑).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382246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精选800字10篇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800字1 《百年孤独》是我比较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其它书都很明显的不同,这可能就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吧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是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向上的积极气息,有的只是孤独和颓废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时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坦白地讲,这部30万字的《百年孤独》,很好看,你会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当时重复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双眼”因为据说本书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独》,却缺乏这种积极的精神,只有偶尔几个积极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岁的乌苏娜,他一直活到十几章(本书一共才20章),那个时候他的曾曾孙子都出世总的来说本书的基调还是黑色的,结尾那句话“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的理解与书中的简介不同,书前面的简介说这句话代表的是积极,黑暗总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我却觉得这句话是为这个悲剧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独历史画上句号并不预示着以后的家庭就不孤独,而孤独其实是挥之不去的,谁也逃不掉的。

      书中的人物都是孤独的,但每个人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奥雷连诺上校采取的方式是战争,永无休止的战争来排遣孤独,但战争只让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爱情,可惜他的爱情不被母亲允许,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随 看《百年孤独》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这个家族为什么是孤独的我想来想去都貌似找不到答案,或许是因为代沟,或许是与世隔绝,还是说根本就不想说原因,只是表达一种状态?都像,又都貌似不对,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我,希望朋友们看了之后大家讨论讨论 这本书在我看来真的是很不错,其中反映出的人生常态和人情世故,以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十分透彻的,透彻的让人感到有一丝害怕的感觉,这就是书的杀伤力!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800字2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总算把《百年孤独》第二遍结束了虽说是第二遍,但仍觉得艰涩难懂看完了全本,心里异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几分放佛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坚持到底 《百年孤独》,作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它无异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小说不少人分析这部作品,说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等等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供我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论。

      因此只能作为读者,去讲述这部小说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位迥然不同的女性——乌拉尔苏和她的小女儿阿玛兰塔 “乌尔苏拉象丈夫一样勤劳她是一个严肃、活跃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坚强,大概一辈子都没唱过歌,每天从黎明到深夜,四处都有她的踪影,到处都能听到她那浆过的荷兰亚麻布裙子轻微的沙沙声比起那个无比经典的开头,我想这句话要显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这是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句正面描述乌尔苏拉的话语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尔苏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劳和坚强是她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是她的丈夫为怪异的学术痴狂之时,亦或是发现她的子孙陷入了怪诞的命运之中,她都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着试图让困境得以扭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联系,统一起分散的力量尽管最后这种尝试仍以失败告终,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带来的模糊黑暗和过于长久的岁月所致的逐渐衍生的的孤独感中度过但她的热情坚强,在一堆性格孤僻怪异的族人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几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独》中最为幸福美好的场景 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

      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或许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罗,阿玛兰塔的结局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在不断重复的命运里,皮埃特罗是一个起点,让阿玛兰塔告别了少女的活泼纯真她一生都在渴望爱情,同时一生都在排斥爱情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乌尔苏拉和阿玛兰塔的经历,可以说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影射——注定与无法摆脱的孤独相伴而老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经历被冠以“命运”一说但实际上许多事物的转变是有迹可寻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嫉妒,挑起了战争,引发了死亡;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逐渐变得孤僻而与群体失去联系,因而使得这个家族七代人始终徘徊在这种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百年。

      愿像结尾的预言所说的那样,此后不会再有这样一个家族,要背负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800字3 这个假期又重温了一遍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记得第一遍读它的时候,我被各种“差不多”的姓名,各种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经过时间的沉淀再看,连同这本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的身世进行了解,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由此孤独的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

      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800字4 前段时间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这样评价《百年孤独》道: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骇世惊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百年孤独》被人们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它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说道魔幻,这个也不难理解,相信我们平常都接触不少这类作品魔幻的话肯定就少不了鬼怪,书中最足够资格成为鬼怪的就要数梅尔基亚德斯了,这个人总让人有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曾经死去,又神奇般地得以复活而他好像有神一样的预知能力,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好像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曾经说过,“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个人将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后来果然是这样 书中内容庞杂,人物非常之多,以至于看一遍书根本就理不顺,而且情节曲折离奇,真的是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可以看出作家主要是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其中真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神奇事件,令人目瞪口呆、诧异不已在读书期间,就一直是处于一种悬着一颗心在半空中的状态,好不容易吐口气之后又要打起万分精神来应对接下来的情节发生 而对于书中各类人士,印象最深的还是奥雷里亚诺他不像他的哥哥出生于路途中,他生于马孔多,在娘肚里就会哭,睁着眼睛出世,从小就预见事物的天赋。

      长大后和蕾梅黛丝结为夫妻,然而在这前面,他和哥哥的情人有一个孩子,名叫奥雷里亚诺?何塞然而蕾梅黛丝英年早逝,于是他参加了内战,当上上校他一生发动了三十二场武装起义,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都大难不死,甚至开枪自杀也只是受伤,奇迹般地没有死去可 在这期间,他与十七个外地女子发生一夜情,然后她们分别生下自己的孩子,总共是十七个男孩这些男孩以后不约而同回马孔多与父亲相认,然而却都被追杀,无一生还奥雷里亚诺年老归家,像他的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光是他的一生就已经是占据各种传奇色彩,更别提其他的,因此说其情节之繁复,内容之庞杂总之,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纽约时报》也这样评论:《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百年孤独读书有感800字5 “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题记 我始终都记得这样一段短小却深刻的句子,在小说的开篇带着我们走入一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未来、过去和现在的三个时间层面,庞杂纷扰,眼花缭乱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这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百年孤独》的颁奖词《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里亚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述了整个家族百年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当第七代继承人被蚂蚁吃掉时,他的父亲终于破译出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词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像七代人循环往复使用同一个名字一样,循环出现的情节与叙述,整个马孔多被严密的包裹成一个环形废墟然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没有一刻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这个家族实际上是分散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参加革命,反复做手工活,沉迷情欲,读书翻译……却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逃不过家庭分崩离析的命运。

      这个家只是一个家,一个房子,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给人以心灵安慰和温暖的港湾除了贯穿全文的灵魂人物乌尔苏拉,所有的人都不懂得爱与被爱,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满自己的空虚和私欲,以致终身活在执拗与孤独中 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就是一部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那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这之中始终浸淫着的孤独感,是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11.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1周周末作业(周测).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课时练习.docx 1-5单元重难点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025-2026学年【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doc 百分数易错题(试题)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6周周末作业.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5.分数除法的计算【含答案】.docx 2.1正数与负数练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分数除法及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图形周长、面积计算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5道).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入学测试卷(试题).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