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于细微处见精神-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细节描写解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68576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于细微处见精神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细节描写解析    肖冲(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 300072) Reference: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善于从细节行文,把平常人的生活琐碎写入小说,形成了独特韵味本文通过研究对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就其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进行探讨Keys: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细节描写;特点 I106 :A:1673-2111(2012)02-0143-02曼斯菲尔德小说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她对英国短篇小说题材的创新与一些传统小说家刻画那些非凡壮阔的场面以及功成名就的伟大英雄人物相比,她不拘一格,侧重于普通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看似寻常最奇崛”,往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引人深思在她读到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时,曾批评其作品“枯燥而又浮夸”,而且“书中全景描写过多,过于雕琢,失于浮艳虚夸”[1],她写道“生活的细节是生活中最为可贵的东西”[2]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在她看来是不言而喻的她通过敏锐的视觉和听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中精心中那些有意义的瞬间和细节,从而呈现给我们以普遍意义和深刻哲理,其细节描写主要特点有:1.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细节描写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立体。

      在小说《花园茶会》中,当上层社会的女主人公萝拉看到高个子工人“弯身捏着薰衣草的嫩枝,然后闻着拇指和食指上的香气”[3]时,她感到十分惊奇因为在她看来,即使这样一个看似寻常的动作,在她认识的上层社会中的那些人士里也没有几个会这样做由此她觉得工人们十分可爱可见,这种看似寻常的动作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与意指当工人们彼此之间喊着“伙伴儿”时,萝拉感到兴奋快活,因为在她看来,这个亲昵的称呼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这两处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萝拉的心地善良,也表现了她的性格特征,即对普通工人阶级的真切感情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实际上暗示了主人公性格中意图逾越阶级之间鸿沟的尝试小说《求职女》讲述了一个小教师去外地工作的途中受骗的经历,体现出求职女因缺乏社会经验的青涩单纯性格在火车上,仅仅因为对方“黑领带上别着一个珍珠别针,小指上带着一枚暗红宝石的的戒指,在双排扣的夹克口袋上露出一角白丝手帕”[4],就认为他是“挺体面而讨人喜欢”[5]之后在老头给她买了几只草莓后,她越发认为老头和蔼慈祥、心地善良,竟觉得“他多像老祖父啊!跟书本上的一模一样!”[6]小说中这几处细节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外出谋职的单纯求职女性形象。

      她因为老头的“优雅”举止及对自己的小小恩惠就放松了警惕,最后终于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来自WwW.L]、单纯幼稚而被骗,尝到苦果又如在小说《序曲》中,当马车载着其他人上路而把罗蒂和凯西亚留在邻居家时,几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把凯西亚坚强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马车走远了,罗蒂大哭起来,而凯西亚却“咬着嘴唇”坐下吃饭时,邻居的儿子摩西掐了凯西亚一下,“可她只当没这回事她最不喜欢男孩子”当她受到斯坦利捉弄时,“一颗泪珠沿着脸颊滚了下来可是她没有哭她低头坐着,泪珠慢慢流下来,她舌头灵活地那么一扫,趁此把泪珠舔进嘴里,谁也没看见,她就把眼泪咽下肚了”[8]以上几个细节以及“扫”、“舔”和“咽”等词把凯西亚坚强的性格刻画得生动传神2.有关景物的细节描写,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形成了照应,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进而推进了小说发展,烘托了主题小说《陌生人》主人公哈蒙德对他妻子感情炽热程度的变化是通过旅馆中的“炉火”这一景象来实现的当他们刚入住旅馆时,哈蒙德对妻子的热情像“炉火一样熊熊燃烧着”[9]当他发现妻子有点不对劲时,怀疑的态度让他初始的那种热情开始逐渐冷却,与炉火的“火苗匆匆地,匆匆地掠过煤堆,闪烁着,然后跌下去”[10]形成了照应。

      而待妻子把背叛的残酷事实和盘托出后,她冷冰冰的话“似乎在空中回荡,雪花般撒入他的胸膛……火已经变红了它很刺耳地响了一声后,塌了下去房间里冷下来寒意悄悄爬上他的双臂……它在闪烁发光,它占据了他的整个世界”[11]火苗的熄灭表明哈蒙德的心完全被冷却了,心中对妻子的那团热切的火焰也被妻子的不贞彻底被扑灭了此时,旅店中的寒冷与他内心的伤痛的交织在一起,将他的神经击垮作者通过“炉火”这一细节描写,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炉火也成为小说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从而间接反映了小说主题在小说《巴克妈妈的一生》中,当巴克妈妈从窗户往外看时,她发现“一大片惨淡的天空……云也显得很破旧,边缘上好像都磨破了,中间还有些窟窿,或者像染上茶渍似的污斑”[12]天空的惨淡与看上去很破旧的乌云其实正象征了巴克妈妈充满磨难与痛苦的一生她幼时家庭贫困,中年丧夫,子女离散,晚年连她最疼爱的外孙也失去了,可以说命运给他极大打击,对她十分不公在她眼里,看似天高云淡的景色却成了引人悲痛的外在,令人感伤又如小说《序曲》的第六章从不同人物视角诠释了琳达的象征物--龙舌兰小说中母女二人对它的不同理解表现了它的多义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从而也从多个角度界定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性。

      [13]下面从凯西亚和琳达的视角分析这一景物凯西亚的视角:假山是叠得高高的青草铺成的,上头有一棵偌大的花木,密密麻麻长着灰绿色的带刺叶子,当中抽出一根高大茁壮的树干有些叶子太老了,卷不起来了;皱的皱,破的破,碎的碎;还有的掉在地上枯干了[14]在凯西亚看来,“带刺”而“高大茁壮”是母亲的特点,因为母亲在孩子的心中形象一般是高大的,但自己的母亲却是不容易接近的琳达的人格宛如龙舌兰的叶子是分裂而破碎的,她对生活的热情像掉在地上的枯干的叶子破碎,表明她对生命的热情完全耗尽了琳达的视角:琳达抬头看看那棵丰满茁壮的花木,叶子张牙舞爪,梗子圆圆滚滚高高在上,看上去就像悬在空中一动不动,可又牢牢附着于它生长的大地,说不定它没有根,长的却是爪子吧卷曲的叶子好像藏着什么东西,不开花的梗子插进天空,好像没有风能吹得动它[15]有学者认为,丰满的龙舌兰显示琳达怀孕的处境残忍的叶子是她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因为看到长满刺的叶子使她联想到丈夫对自己的伤害不开花一动不动的梗子说明周围环境对她没有丝毫影响,她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琳达企图用无根的爪子紧紧抓住自己的母亲,又如龙舌兰牢牢附着于它生长的大地而“卷曲的叶子”表明琳达的内心世界犹如卷曲的叶子那样无以言表,竭力在隐藏什么。

      [16] 作为母亲的琳达,其性格中的的矛盾方面通过两人对龙舌兰这一景物的不同理解表现出来,从而展现出一种分裂的人格3.潜藏在曼斯菲尔德细节描写背后往往是更为深层次社会命题这需要读者善于发现,仔细挖掘在《时髦婚姻》中,小说从主人公威廉在对往事的回忆将他妻子伊莎贝尔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家庭危机的根源暗示给读者然后通过对屋内客厅里散落的烟头以及荒诞怪异的画作的描写表现出伊莎贝尔毫无家庭观念、只顾追求时髦风气的生活状态在威廉临走时,妻子终于丢下她那帮朋友来送他,而威廉已经感觉到没什么好说了通过描写夫妻之间的这种相对无言,若有所失的样子,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而严肃的社会现象:家庭的温馨与关怀似乎已社会虚伪时髦的风气剥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疏远取代了彼此的亲密与沟通通过这样平淡无奇的细节描写,作者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生悲剧再如《幸福》的女主人公贝莎?杨,虽然已经是三十岁的人,可她心里依然燃烧着幸福的火焰丈夫、家庭、女儿,家里的一切都给她一种幸福感之后作者几乎用了整个篇幅去描述贝莎的幸福感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丈夫的不忠时,她的幸福感也随之消失曼斯菲尔德刻画了资产阶级家庭婚姻关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同时也挖掘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在充满热情追求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良好的心愿与残酷现实冲突而产生的幻灭感。

      这也是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里没有很多的具体描写,也没有富有哲理性的阐述,但却能揭示生活的真谛的生动表现在小说《唱歌课》里,作者开篇写道主人公梅多思小姐由于与未婚夫之间出现了不和,情绪受到了影响在她教授课程时,作者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境的:“狭长的窗户外面,杨柳随风飘拂树上叶子都掉了一半只有幼叶还仅仅附着柳枝,像钓丝上的鱼儿那般挣扎着”[17]窗外那垂垂将落的树叶与拼命挣扎的柳枝其实正是主人公梅多思小姐的愁思与哀怨的真实写照,二者的境遇都是那样惨淡,令人心碎这为小说下文中她收到未婚夫巴兹尔的示好信件后的欣喜若狂形成了鲜明对比:“……说着捻起那朵黄菊花,她把花凑在唇边掩住笑容”[18]之后她又满心欢喜、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小说文本表面上以梅多思小姐的美好结局作为收尾,看似[来自Www.lw5u.coM]作者轻描淡写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出喜剧,实际上潜藏在梅多思小姐的“从绝望到欢欣的突转”[19]情绪下是由“社会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20]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女性悲剧试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完全要受到别人的支配,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曼斯菲尔德的细节描写的成功来源于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以及俄国文学家契科夫的影响。

      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被编织成了一篇篇令人回味无穷的小说那些平凡人物的一次宴会、一次相遇或是一次出游都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了无限的深意生动传神、深刻逼真的细节描写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至今仍然被人们研读认真研究她的小说作品对今天指导我们进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ference:[1] [2]陈家宁.曼斯菲尔德日记选[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3] [4][5] [6][7][8][9][10][11][12][14][15][17][18] 曼斯菲尔德 著. 陈良廷 郑启吟等译. 金丝雀--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雷月梅.《序曲》中琳达分裂的人格主题探究[J].外国文学, 2008 (3)[19][20]申丹. 选择性全知、人物有限视角与潜藏文本--重读曼斯菲尔德的《唱歌课》[J]. 外国文学, 2005(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