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布尼茨单子论.doc
6页德国近代哲学家 G.W.莱布尼兹的著作 《单子论》原文为法文,本无 标题1720 年克 勒曾发表 了本篇的德译文 ,1721 年迪唐又据德译转译 为拉丁文,1840 年 J.E. 爱尔特曼在莱布尼 兹手稿 中发现 原文,收入所编《 莱布尼兹哲学 全集》中,并加上了标题本文是莱布尼兹把自己在许多哲学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高度浓缩的作品篇幅虽短而内容丰 富全文共 90 节,大体可分为两部分:1~48 节主要论述一切实体的本性,包括实体应是构成复合物的最后单位,本身没 有部分,是单纯的东西,即精神性的单子;实体本身应具有内在的能动原则等等49~90 节主要论述实体间的关系,包括 前定和谐及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学说等等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有向宗 教神学妥协的倾向,但也包含一些合理的辩证法因素,如万物自己运动的思想等 1.我们这里要说的单子不是别的,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 2. 既然有复合物, 就一定有单纯的实体;因为复合物无非是一群或一堆单纯的东西 3. 在没有部分的地方,是不可能有广延、形状、可分 性的这些单子就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总之,就是事物的原素。
4. 也根本不用害怕它们会分解.根本就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消灭5. 根据同样理 由.也根本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产生.因为它是不能通过组合形成助 6. 因此可以说,单子是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这就是说,它们只能通过创造而产生、通过毁灭而消失,至于复 合物则是通过部分而产生成消失的 7. 也没有办法解释一个单子怎样能由某个别的创造物在它的内部造成变化或改变,因为在单子里面不能移动任何东西, 也不能设想其中可以激起、引导、增加或减少任何内部运动,这在复合物中是可以的,那里有部分之间的变换单子并没有 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偶性不能脱离实体,不能漂泊在实体以外,象过去经院学者们的“感性形相“那样因此不论实体或偶 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 8. 然而,单子一定具有某种性质,否则它们就根本不是存在的东西了单纯的实体之间如果没有性质上的差别,那就 没有办法察知事物中的任何变化,因为复合物中的东西只能来自单纯的组成部分,而单子没有性质就会彼此区别不开来,因 为它们之间本来没有量的差别因此,既然假定了“充实“,每个地点在运动中就只会接受与它原有的东西等价的东西,事物 的一个状态就无法与另一状态分清了。
9. 而且,每一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自然界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一样,不可能在其中找出一种内 在的、基于固有本质的差别来 10. 我还认为毫无疑问,一切创造出来的东西部有变化,因此创造出来的单子也是这样,而且这种变化在每个单子里都 是连续的 11. 根据以上所说的看来,单子的自然变化是来自一个内在的本原,因为一个外在的原因不可能影响到单子内部 12. 但是除了变化的本原以外,还要有一个变化者的细节,这个细节,可以说,造成了各个单纯实体的特异性和多样性13. 这个细节应当包含着单元或单纯物里面的繁多性因为既然一切自然变化都是逐渐的,就有的东西变,有的东西不 变;因此在单纯的实体中一定要有多方面的牵涉和关系,虽然它并没有部分 14. 这个包含着、代表着单元或单纯实体里的繁多性的过渡状态,无非就是知觉;我们应当把知觉与统觉或意识仔细分 开,这是下面就会看到的就是在这一点上,笛卡尔派有非常严重的缺点,他们认为觉察不到的知觉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因 为这个缘故,他们认为只有心灵才是单子,既没有什么禽兽的灵魂,也没有什么别样的“隐德来希“,他们同普通人一样把长 期的昏迷与严格的死亡混为一谈,而且陷入经院学者的偏见,以为灵魂完全与肉体分离,甚至赞同那些思想乖谬的人的意见, 主张灵魂有死。
15. 使一个知觉变化或过渡到另一个知觉的那个内在本原,可以称为欲求;诚然,欲望不能总是完全达到它所期待的全 部知觉,但它总是得到一点,达到一些新的知觉 16. 当我们发现自己所觉察到的最细小的思想也包含着对象中的多样性时,我们就在自己身上经验到单纯实体中的繁多 性了因此,凡是承认灵魂是单纯实体的人,都应该承认单子中的这种繁多性;贝尔先生也不应当在这一点上发现什么因难, 象他在《辞典》里的“罗拉留“条中所写的那样 17. 此外也不能不承认,知觉以及依赖知觉的东西,是不能用机械的理由来解释的,也就是说,不能用形状和运动来解 释假定有一部机器,构造得能够思想、感觉、具有知觉,我们可以设想它按原有比例放大了,大到能够走进去,就象走进 一度磨房似的这样,我们察看它的内部,就会只发现一些零件在彼此推动,却找不出什么东西来说明一个知觉因此,应 当在单纯的实体中、而不应当在复合物或机器中去寻找知觉因此,在单纯实体中所能找到的只有这个,也就是说,只有知 觉和它的变化也只有在这里面,才能有单纯实体的一切内在活动 18. 我们可以把一切单纯实体或创造出来的单子命名为“隐德来希“,因为它们自身之内具有一定的完满性,有一种自足 性使它们成为它们的内在活动的源泉,也可以说,使它们成为无形体的自动机。
19. 如果我们愿意把一切具有我刚才所说明的一般意义下的知觉和欲望的东西部统统称为灵魂的话,那么,一切单纯的 实体和被创造出来的单子就都可以称为灵魂;可是,既然感情是一种比一个单纯的知觉为多的东西,所以我同意认为“单子“ 和“隐德来希“这两个一般的名称对于单纯的实体是足够了,单纯的实体仅仅是有知觉的,而我们只是把那些具有比较清晰的 知觉随着的单纯实体称为灵魂 20. 因为我们在自身之内经验到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什么都不记得,也没有任何清楚的知觉,像我们陷入昏 迷或酣睡而无梦时就是这样在这种状态中,灵魂与一个单纯的单子并无显著的区别,不过这种状态不是持久的,所以当它 摆脱这种状态时,它仍然是一种较高的东西 21. 但是不能因此就说,那时单纯实体是没有任何知觉的,根据以上所说,这是决不可能的;出为单纯实体是不能消灭 的,它也不能没有特殊状态而存在下去,特殊状态不是别的,就是它的知觉可是当我们有许多细微的知觉,而其中一个清 楚的也没有时,我们就是昏迷了;譬如当我们向同一方向继续旋转若干次,便发生一阵晕眩,可以使我们不省人事,使我们 什么部分辨不出死亡可以使动物在一个时间内处在这种状态中。
22. 既然一个单纯实体的任何现在状态都自然地是它以前状态的后果,那么,现在中就包孕了未来 23. 因此,既然我们从昏迷中醒来时觉察到自己的知觉,所以我们在觉醒之前应当是有知觉的,虽然我们一点也没有觉 察到;出为一个知觉只能自然地从另一个知觉而来;正如一个运动只能从另一个运动而来一样 24. 由此可见,我们的知觉中如果没有什么特出的.可以说高级的和有较高趣味的东西,我们就总是处在昏迷状态之中 这就是一切赤裸裸的单子的状态 25. 我们也见到,自然给予了动物一些高级的知觉,特别关坏它们,给它们配备一些器官,可以收集很多光线或很多空 气波动,以便使它们凭着结合作用而具有更大的效能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嗅觉、味觉和触觉中,甚至发生在我们并不知道 的大量其他官能之中我在下面即将说明,如何灵魂中所发生的事就代表着这些器官中所发生的事 26. 记忆供给灵魂一种连接性,这种连接性与理性相仿,但是应当与理性分开我们就曾见到动物遇到某个东西刺激 它而它对这个东西在过去又有过相似的知觉,它就凭借着它的记忆中的表象,期待着过去那个知觉中所遇见过的享,并正 怀抱着与当时棚似的情绪例如,当我们拿棍子比着狗时,狗就想起棍子给它造成的痛苦,叫着跑了。
27. 刺激并推动动物的那种强烈的想像,或者是由于过去的知觉的巨大而产生,或者是由于过去的知觉众多而产生因 为一个强烈的印象每每立刻造成一种效果,和长期的习惯或许多反复出现的知觉所造成的一样 28. 人们的知觉的连接,只是根据记忆的原则而造成她就这一点说,人的活动是和动物一样的,很象经验派的医生,只 有单纯的实践而没有理论,我们在四分之三的行为上,只不过是经验派,例如,当我们期待明日有白天时,就是经验派的做 法,根据的乃是一向总是如此只有天文学家才用理性来对这一点作出判断 29. 使我们与单纯的动物分开、使我们具有理性和各种科学、将我们提高到认识自己和上帝的东西,则是对于必然和永 恒的真理的知识这就是我们之内的所谓“理性灵魂“或“精神“ 30. 也是凭着关于必然真理的知识,凭着关于这些真理的抽象概念,我们才提高到具有反省的活动这些活动使我们思 想到所谓“我“,使我们观察到这个或那个在“我们“之内;而由于我们思想到自身,我们也就思想到存在、实体、单纯物或复 合物、非物质的实体和上帝本身,理解到在我们这里是有限的东西在上帝那里则是无限的这些反省的活动给我们的推理提 供了主要的对象。
3l. 我们的推理是建立在两个太原则上,即是:⑴矛盾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拢们判定包含矛盾者为假,与假的相对立 或相矛盾者为真 32. 以及:⑵充足理由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 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 33. 也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 们的反面是可能的当一个真理是必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分析法找出它的理由来,把它归结为更单纯的观念和真理,一直 到原始的真理 34. 数学家们就是这样用分析法把思辨的定理和实践的法则旧结成定义、公理和公设 35. 最后,有一些单纯的观念,我们是不能给它们下定义的;也有一些公理和公设,总之有一些原始的原则,是不能够 证明的,也不需要证明这就是“同一陈述“,其反面包含着显然的矛盾 36. 但是充足理由也必须存在于偶然的真理或事实的真理之中,亦即存在于散布在包含各种创造物的宇宙中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在创造物的宇宙中由于自然界的束物极其繁多,以及物体可以无穷分割,所以对特殊理由的分析是可以达 到无穷的细节的。
有无数个现在和过去的形相和运动,构成了我现在写字的动力因,也有无数个现在和过去我的心灵的倾向 和禀赋,构成了目的因 37. 既然这全部细节本身只包含着另外一些在先的或更细的偶然因素,而这些因素又要以一个同样的分析来说明其理由, 所以我们这样做是不能更进一步的充足的理由或最后的理由应当存在于这个偶然事物的系列之外、尽管这个系列可以是无 限的 38. 所以事物的最后理由应当在一个必然的实体里面,在这个实体里,变化的细节只是卓越地存在着,和在源泉中一样, 而这个实体就是我们所谓上帝 39. 这个实体乃是全部细节的充足理由、而这种细节也是全部联系着的:只有一个上帝,并且这个上帝是足够的 40. 我们也可以断定,这个唯一、普遍和必然的最高实体,既然没有任何东西征它以外独立存在,既然是从可能有的存 在物得出的一个单纯结论,就应当不可能有任何限制,并且应当包含着全部可能有的实在性 41. 由此可见,上帝是绝对完满的,完满性不是别的,就是严格意义下的最高量的积极实在性,它排除有限制的事物所 具有的限度或限制在没有限制的地方,就是在上帝之中,完满性是绝对无限的 42. 由此可见,创造物有它们由于受上帝影响而得来的完满性,但是它们也有由于它们自己的本性而来的不完满性,所 以不能没有限制,因此创造物与上帝的区别就在这一点上。
[这些创造物的原始的不完满性的一例,就是物体的自然惰性] 43. 同样真实的是:上帝不仅是存在的源泉,而且是本质的源泉,是实在事物的源泉,也同样是处在可能性中的实在事 物的源泉这是因为上帝的理智乃是永恒真理的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