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汇编.doc
73页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第一章 路面工程第一节、基层、底基层质量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抗冲刷(抗腐蚀)能力4、收缩性要小5、具有足够平整度6、与面层结合良好第二节、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试验与审批在工程开工前, 要求承包人在所选定的料场中, 取代表性样品, 进行下列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可批准使用水泥稳定类材料质量技术要求1)碎石、碎石的筛分试验2) 集料压碎值试验3)水泥样品物理力学指标及成分分析(全分析)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 3 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 6 小时的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 32.5 、 42.5 ,为满足基层(底基层) 7 天抗压强度要求,宜优先选用 42.5 级硅酸盐水泥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 7 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小于 30%,碎石应按粗集料 10— 30mm、5— 10mm、细集料 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 32、 12、7mm。
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为防止混合料离折,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其中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最大粒径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不大于 31.5mm,水泥稳定类砂砾(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少于 37.5mm为减少路面开裂,粒径小于 4.75mm颗粒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下选配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 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及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层位材料压实度( %)7 天抗压强度标准(MPa)基层水泥稳定碎石983.5 — 4.5底基层水泥稳定砂砾97不小于 2.5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应较设计配合比增加 0.5%;当采用 5%水泥用量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首先应调整集料级配或采用较高标号水泥使混合料满足强度要求基层实际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底基层水泥用量不宜超过 3.5%2、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对工程实际应用的矿料分别进行筛分试验和测定其相对密度, 根据各种矿料的颗粒级配和计算用量比调配出合理的级配曲线, 为减少裂缝级配曲线采用 S 曲线型,4.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 32- 39%范围内, 0.0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 2%左右。
根据不同结构层及设计强度的要求,确定水泥用量,确定各种混和料的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以此矿料级配初步确定拌和机各料仓的供料比例通过筛分试验最终确定各料仓的比例, 作为拌和机控制参数使用 应考虑各料源的材料性能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注意混和料的强度应能满足钻芯取样检测完整的要求3、混合料配合比的审查承包人在开工前,应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施工用配合比, 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混合料配合比, 经审核计算, 必要时应通过试验予以验证后, 批准施工用配合比,反馈给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使用4、审查承包人主要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质量现状在开工前承包人应自行检查为本工程施工所配置的机械设备的品种、 数量及运行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数量并将检查、跳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报检的设备清单, 按施工规范对施工机械的功能要求对其数量与质量逐一进行审查1、拌和设备(厂拌)2、运输设备3、与摊铺方式配套的摊铺机与设备4、整平机械5、洒水车6、压实设备(各种吨位的压路机)上述设备审查合格后, 予以批准使用 对功能不全或不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机械设备,应不允许使用。
5、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或试验路段的方案审查承包人所报检的施工技术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2)施工机械与主要设备3)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分工及劳力安排4)施工中的施工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5)施工进度安排正式开工前承包人宜将本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监理工程师查认为:有必要试铺试验路段或开展施工前的试验研讨时, 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意见实施, 所增加的费用将监理工程师检查, 报业主审批 若没有必要进行试验段试铺或进行超前试验研究时, 则应按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正常施工6、施工放样的数据审查与现场核实在工程开工前, 承包人应将恢复中线后检测的基层、 底基层的施工宽度, 基层、底基层的顶面高程, 路肩宽度等施工放样数据监理工程师审核 经监理工程审查,核实认为施工放样数据准确,具备开工条件,才可开工7、批准施工基层、底基层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就绪, 确实具备开工条件, 承包人应填报“× ×工程开工申请报验单” 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过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开工申请进行认真检查、核实,认为确实具备开工条件,同意开工时,由总监理工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程师签发开工指令, 批准施工。
承包人在接到所签发的开工指令后, 即应迅速组织施工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在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不管承包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以下几道主要施工工序都是缺一不可少的, 只要重点把握住了这几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就使该分项工程或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有了保证1、配料:配料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施工用的配合比进行施工的重要保证,及混合料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拌合质量中配料比例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2 、摊铺:特别是对颗粒基层与底基层摊铺的均匀性,级配的离析,都是直接影响碾压成型后基层、底基层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3、拌和:拌和必须均匀,它是影响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强度均匀性的主要施工工艺之一4、压实:它是混合料形成强度的关键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的代表值与极值必须满足表所规定的压实标准,否则应予以返工5、整平:它直接影响到基层、底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及厚度和标高在整平时还应保证路拱与横坡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重点1、拌合质量1) 配料必须准确,以保证混合料的级配及结合料用量满足施工用配合比要求2)加水拌和要均匀,并保证达到工地混合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3)必要时从出料口取拌好的混合料,作水泥剂量测定及筛分试验。
4)、混和料的拌和4.1 厂拌设备的选择拌和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混和料的配料精度和均匀性, 应选用带有电子计量装置的生产能力不小于 400T/h 的高性能稳定料拌和机,才能保证混合料的级配符合配合比要求,保证拌和料的稳定性,且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4.2 严格控制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太小, 不能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 而水泥剂量太大, 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相对应的反射裂缝考虑施工时各种损耗,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当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比室内试验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确定的剂量增加 0.5 -1%,要满足规范和配合比的要求4.3 重视含水量对施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0.5-1 %,若气温较高或运输距离较长时应高 1-2 %,以弥补混和料运输、 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如果机械碾压性能较好且经验丰富时,控制现场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低 0.5 %,含水量过大,既容易出现“弹软” 、“波浪”等现象,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增加混和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混和料易松散, 不容易碾压成型, 也会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
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距离及时调整含水量的大小, 根据规范、经验及现场摊铺碾压的效果确定2、摊铺质量1)摊铺混合料时应尽量避免粗、细料离析2)在施工作业段内,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段如因故中断超过了水泥初凝时间应设置施工缝3)因故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不宜使用4)摊铺时取现场的拌和制成 5*5(水泥稳定析粒土) 、10*10(水泥稳定中粒土)或 15*15)水泥稳定粗粒土)的圆柱体试件,做 7 天龄期饱水抗压强度试验,并满足强度标准要求5)、混和料的摊铺5.1 摊铺之前应校核钢丝的高程是否准确,并检查钢丝的挠度是否小于 2mm5.2 摊铺前,下承层应保持表面湿润,避免下承层吸收拌和料的水分,令混合料下部 1-3cm 内缺水而造成强度降低5.3 摊铺时,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30cm 前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5.4 在运料车卸完料换车时,摊铺机应减速摊铺混合料,保证在下一运料车卸料之前,摊铺机不中途停机5.5 为避免摊铺时混合料离析,应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10-20m 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5.6 在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5.7 施工横缝应采用直接缝,前一施工段末端的压实度、纵断高程、平整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3、整平质量1)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要求整平,并达到要求的横坡混合料选用的松铺系数表材料名称 松铺系数 备注水泥稳定砂砾 1.30~1.352)检查摊铺厚度,以保证压实厚度满足设计要求4、压实质量压实度是基层、底基层强度形成阶段1)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在规定的终凝时间内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2)超过终凝时间未能碾压的混合料,予以铲除3)检查压实度及压实厚度,并达到表规定压实标准,与此同时测压实厚度满足设计要求4)摊铺后,应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前必须采用链轨车进行稳压①稳压后,应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一遍轻振, 然后进行重振, 直到压实度合格最后用三轮压路机静压一遍,以消除轮迹②碾压应在结构层全宽范围内进行,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设超高的平曲线段, 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左右应重叠 20cm,前后应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