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docx
4页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摘要:《古诗十九首》,在主题方面,绝大部分可归 为游子忧患诗和思妇怀远诗,虽相对单一,但其蕴含于主题 中的生命力和张力却不容小觑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三方面的 主题:孤独失意的主题、忧患伤时的主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 主题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孤独;忧患伤时;个体生命价值《古诗十九首》,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 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其艺术成就历来被学者 称道,冠以“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的声誉在主 题方面,相比于主题广泛丰富的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 显得相对集中和狭窄,绝大部分可归为游子忧患诗和思妇怀 远诗虽相对单一,但其蕴含于主题中的生命力和张力却不 容小觑一、 孤独失意的主题:关于欲望的追逐与失落“权移外戚之家, 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 用其 私人, 内充京师, 外布列郡, 颠倒贤愚, 贸易选举, 疲 驽守境, 贪残牧民, 挠扰百姓, 忿怒四夷, 招致乖叛, 乱离斯瘼《后汉书?仲长统传》)高度概括了东汉末年的社 会现状政治黑暗腐朽,宦官外戚干政,内外勾结;天灾连连, 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不停,边患不已《古诗十九首》的作者, 是一批满怀政治抱负的文人,背井离乡,追名逐利,在残酷 现实下遭受着必然的失意。
一方面,面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独处异乡的深切孤独,前路彷徨的迷茫,这批失落的中下层 文人内心充满了愤懑、抑郁、苦闷、煎熬,正如“回车驾言 迈,悠悠涉长道《回车驾言迈》)所描绘的迷茫苍凉,“昔 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 月皎夜光》)中对世态炎凉的寒心与悲伤,《西北有高楼》中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感伤自己满腔热血却无人赏识 在对外求功名利禄而不能的失意下,另一方面这些诗人心理 上还要承受生离别之孤苦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胡 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远 离故乡的惆怅,对爱人的相思之苦,对温存家庭生活的依恋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 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攀 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借用女性的视角,更写出爱侣分 离的痛苦和情思的深沉在这样向外求索不得,内心孤苦无 依的精神氛围下,《古诗十九首》弥漫着欲望的挣扎与失意 的难耐二、 忧患伤时的主题:关于现实的体的生命,做了一 些蕴含其中的大部分可归为游子诗和思妇女人生苦短无常 的感叹在高涨的政治抱负与处处碰壁、迟迟不得志的现实境 遇的激烈冲突下,急于立功扬名的诗人在困顿迷茫的时局 下,产生关于生命无常、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思索。
《古诗十九首》弥漫着对生命的感伤和对死亡的清醒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 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间,欲归道无因钾 (《去者日已疏》) 年少的 时光越来越远,年老色衰一天天逼近,生命终究是稍纵即逝, 人生尽是虚无与幻灭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 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生命的每一瞬都在不 断老去,逝去,爱情、青春也因也随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 暂而更加宝贵,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去把握当下,活在当 下,珍惜人生的每一刻,在苦痛中学会知足,学会享乐,不 辜负生命的赋予《古诗十九首》充满了对生命清醒的认识, 而使主题更加深沉三、 个体生命价值的主题:关于生存生命的反思在面对社会动荡,入仕无门,背井离乡,人生无常, 时光易逝的恶劣境遇上,当发现儒学所描绘的宏大抱负: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在当下的时局里难以实现后, 这批被社会放逐、被社会理想所抛弃的有报国救世之心而不 能的文人唯有转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索与追求无论是游 子“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服食求 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 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 兹?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中对及时 行乐的扬颂,亦或是思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大胆 坦率的直言相思之苦,看似堕落、颓唐,但其本真都是站在 最真实的人性要求下,对生命最耿直的追求的自然流露,是 对本性的坦然直面和对生命的欲求,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 现,显得“直而不野”,因真实而无比可爱,充满了生命的 张力,是在外界环境的恶劣下对最真切的男女情爱、思乡情 切、生活之乐爆发的最原始的冲动和生命最初的意义、价值《古诗十九首》在哀伤低沉的基调中,展现了人类在 生存困境中对人生意义、个人价值的终极质问和探索悲观 而不至于颓靡,迷茫而不至于沉沦,因情真而深沉,因坦率 而动人给所有面对孤独困苦无力中的人们,一条珍惜当下、 及时行乐、苦中作乐的选择之路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