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7177674
  • 上传时间:2024-03-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8.5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5年第1期 总第4期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刘冬姣等* 本文系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重点课题《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研究报告,略有删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如何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农业保险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开始经营农业保险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并主营农业保险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保险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2年来,农业保险累计赔付73.9亿元同时,对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由于经营风险高、管理难度大、政策支持不充分,农业保险业务亏损严重,近几年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对保险的需求200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黄桃源:《农业保险:蹒跚上路,难题待解》,《金融时报》,2004年7月23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及其风险的地域差异决定了我们应探索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伴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保险模式的探索与选择也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2004年3月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北省,正确选择与湖北农业发展及其风险分布特征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也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一、 湖北省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的发展现实分析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其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其农业发展程度在探索湖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时,必须首先认识湖北农业发展及其风险状况,客观评价现有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一)湖北省农业概况湖北位于祖国的中部,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在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长江、汉江横贯全省,加上亚热带湿润气候,形成境内水网密布,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全省总人口5907.2万,其中农村人口4294.6万耕地3327.2千公顷(1998年末实有),其中水田1789千公顷,旱地1538.2千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56公顷湖北省农作物品种丰富,北方的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棉花,南方的水稻、茶叶、药材及亚热带水果在湖北均有种植。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早稻、中稻、晚稻)、麦类(小麦、大麦、荞麦)、玉米、薯类(马铃薯、甘薯)、豆类(蚕豆、豌豆、绿豆等)、谷子、高梁等;大田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芝麻、花生、红麻、黄麻、苎麻、烟叶等;特产作物主要有茶叶、桑树、柑桔、甜橙、苹果、桃、梨、银杏、香菇、木耳等全省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为主,三、四熟为辅鄂西北和鄂西南山区以麦稻、麦苞为主;江汉平原和鄂东以麦棉和油稻稻、肥稻稻为主,粮、棉、油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和鄂中北丘陵岗地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总量大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全省可达到年产粮食2400万吨,棉花50万吨,油料175万吨,出栏肉猪2500万头的综合生产能力2003年,虽然受到灾情影响,湖北省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921.02万吨,居全国第10位;棉花总产量为32.5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产0.24万吨,增幅为0.7%,居全国第5位;油料总产272.72万吨,增产27.43万吨,增幅为11.2%,居全国第3位二)湖北省农业面临突出的自然风险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南北有别、东西迥异,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湿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总的看来,湖北省自然灾害频发,1993—2003年,湖北省各类灾害合计受灾面积占全国各类灾害合计受灾面积的5.56%,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5.70%,1993—1998年间,自然灾害的发生程度相对不稳定,波动范围较大,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在3.43%—6.74%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3.31个百分点,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在2.12%—8.88%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6.76个百分点,说明农业“靠天吃饭”现象十分突出,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很高,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随后的几年中,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有所减少,1999—2003年间,自然灾害的发生,较之以前相对稳定,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在5.53%—5.85%之间波动,其波动幅度缩小至0.32个百分点,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在4.96%—6.40%之间波动,波动幅度缩小至1.44个百分点(见图一)根据《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资料来源:1993-2000年的数据摘自《中国农业年鉴》1994-2001年各期 2001、2002、2003年的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年湖北省的致灾因子有很多种,以洪涝、干旱、低温和病虫害等灾害最为严重。

      洪涝是湖北省的主要灾害,占本省总灾害的43.6%由于湖北省三面环山,中间低平,湖泊河流众多,又处于梅雨带内,每当初夏梅雨来临时,常连降暴雨,造成山洪爆发,平原湖区也因四周雨水汇入和本地的强降水,导致江湖水位猛长而泛滥成灾局部性的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大范围的严重洪涝在近四十年内也多次发生,如1954、1969、1980、1983、1991、1996、1998年都发生过严重的洪涝灾害各地洪涝灾害大多发生在4—10月洪涝开始的时间,鄂东南最早可出现在4月,鄂西北一般要到5月以后从分区统计的洪涝出现频率(不含偏涝出现频率)看,大部分区域均以初夏洪涝出现最多,频率为19—24%,盛夏次之,频率为17—22%鄂北、鄂西北则盛夏洪涝多于初夏,鄂东南是春季洪涝多于盛夏各区秋涝出现都较少,即使是多秋雨的鄂西,秋季洪涝发生频率也仅10%左右近11年来,湖北省因洪水导致的受灾面积合计达到全国受灾面积的8.87%,成灾面积达到全国成灾面积的8.99%,最高时为1999年,受灾面积高达全国受灾面积的15.16%,成灾面积高达全国成灾面积的14.42%;总体而言,因洪水导致的损失发生程度始终波动较大,11年来,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在2.31%—15.16%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12.85个百分点,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在1.41%—14.42%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13.01个百分点;2000年后波动幅度相对减少,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在6.19%—12.38%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6.19个百分点,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在6.56%—12.59%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6.03个百分点(见图二)根据《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说明湖北农业的防洪防灾能力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依然较差 资料来源:1993-2000年的数据摘自《中国农业年鉴》1994-2001年各期 2001、2002、2003年的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年干旱也是湖北省的主要灾害,占本省总灾害的38.4%干旱四季均有发生,危害大的是持续时间长的夏伏连旱或伏秋连旱近四十多年来,湖北省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大旱年有1959、1966、1972、1978、1981、1988、1995、2000及2001年,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本省分区统计的干旱出现频率(不含偏旱的频率)看,鄂东和江汉平原以伏旱和秋旱出现最多,而且常常是伏秋连旱,伏秋两季干旱发生总频率为40—50%;鄂北和鄂西北以春旱和初夏旱最多,也常春夏连旱,春旱和初夏旱的总频率达43%左右;鄂西南各季干旱出现的都比较少,每年干旱发生频率都只有10%左右,是湖北省干旱出现最少的区域近11年来,湖北省因干旱导致的受灾面积合计达到全国受灾面积合计的3.98%,成灾面积达到全国成灾面积的4.13%;比例最高时为2001年,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6.14%,成灾面积达到全国成灾面积的7.19%,其他年份均未超过这一比例;总的看来,旱灾导致的损失程度波动范围始终较大,11年来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在1.08%—6.14%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5.06个百分点,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在1.05%—7.19%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为6.14个百分点(见图三)根据《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说明湖北农业的抗旱能力依然较差,“靠天下雨”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善 资料来源:1993-2000年的数据摘自《中国农业年鉴》1994-2001年各期 2001、2002、2003年的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年大风、冰雹灾害,是本省常见的局部性灾害天气之一,其危害程度一般小于洪涝和干旱大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冰雹则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而且往往是大风和冰雹并发大风、冰雹灾害均以春季,特别是4月出现最多湖北省养殖业的风险主要源于各种疫情,如猪瘟、口蹄疫、禽流感、肺疫、丹毒等目前,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致灾因素相应改变,湖北省已成为全国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农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十分普遍三)湖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是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也是保险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湖北省内只有一家公司(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1983年湖北省开始试办农业保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经营,开办的险种主要有耕牛保险、养鱼保险、烟草种植保险、蔬菜种植保险、牲猪保险等。

      保险责任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整体看来,湖北省农业保险规模较小,农业保险自开办以来至2004年9月,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5046.5万元,累计赔款36946.1万元,平均赔付率为82.02%,若加上业务费用率(约为20%左右),20多年来的平均综合成本率为102.02%同时,农业保险又缺乏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所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就使得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业务逐年萎缩农业保险处于农民不愿买、保险公司不愿卖的尴尬境地湖北省安陆市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1996年人保公司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以后,农村财产保险业务主要有车辆保险、农房及禾场火灾保险、校方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1996年,全市农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8万元,到2003年下降为98万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占60%以上),农村财产保险深度很低,由1996年的0.12%下降到2003年的0.05%农村保险密度很小,而且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2.72下降到2003年的2.12在机构人员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市农村保险队伍有50多人,全市18个乡镇办事处都设有保险站1996年分业经营以后,由于政府转变职能,保险公司按市场化运作,撤销了各乡镇的保险站,保险员以个人代理人的身份开展工作,人保公司在全市农村的个人代理人下降到18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安陆市农村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见图四)开办农业保险以来的22年中,保费收入最高时也只有1992年的5004.6万元保费收入的总体变动趋势表现为先升后降:1983年—1992年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年增加,1992年达到最高峰,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004.6万元此后,整体上呈现下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