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地理_学年高中地理阶段质量检测四.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952591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1M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阶段质量检测(四)(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境内四条山脉南(S)北(N)坡冰川形态要素比值(N/S)图读图回答1~2题1.四条山脉中,北坡冰川条数多于南坡,但冰川面积小于南坡的是(  )A.天山         B.冈底斯山C.祁连山 D.喀喇昆仑山2.冈底斯山冰川形态要素比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坡度比北坡大 B.南坡降水比北坡多C.南坡海拔比北坡高 D.南坡光照比北坡弱解析:第1题,四条山脉中,北坡冰川条数多于南坡,冰川条数比值应大于1,冈底斯山不符合,B错;北坡冰川面积小于南坡,冰川面积比值应小于1,只有天山符合,A对,C、D错第2题,图示冈底斯山冰川形态要素比值中,冰川条数的比值小于1,说明北坡冰川条数少于南坡;冰川面积比值大于1,说明北坡冰川面积大于南坡冈底斯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的北面,南坡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多,形成的冰川数量多于北坡,但南坡气温高于背坡,冰川易融化,冰川保存的面积比北坡少,B对答案:1.A 2.B(2019·武汉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 ℃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 ℃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11月6日秋裤预警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该日全国穿秋裤状况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C.大气环流 D.地表状况4.关于各地人们穿秋裤的时间差异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比沈阳早,主要因为地势高,冬季气温低B.成都比武汉早,因为成都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高C.昆明比贵阳晚,是冬季气象差异造成的D.拉萨比上海晚,因为拉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能最充足解析:第3题,该日穿秋裤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最低气温跌至5 ℃以下的地区,说明影响该日全国穿秋裤状况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差异,而气温差异主要是纬度不同造成的,A对地形或地表状况对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我国南北方向上气温差异的影响较小,B、D错;在大气环流方面,11月初,冬季风逐渐增强,但势力还比较弱,对南北气温差异的影响较纬度小,C错第4题,乌鲁木齐比沈阳早,主要因为纬度较高,秋季日最低气温较早跌至5 ℃以下,A错;成都比武汉晚,因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削弱了冷空气对成都的影响,B错;昆明比贵阳晚,因为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多冷湿天气,气温较低,而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C对;拉萨地势高,气温低,穿秋裤的时间比上海早,D错。

      答案:3.A 4.C(2019·河北九校高三联考)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终消失于内蒙古沙漠地区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如下图)据此回答5~7题5.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黑河流域水循环(多年平均)情况是(  )A.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C.径流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D.径流量大于实际蒸发量6.每年3-5月黑河下游径流量最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下游盆地降水少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下游盆地蒸发量大7.据图比较黑河中游与下游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流速小于下游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解析:第5题,黑河属于内流河,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山地降水和地下水黑河流域深居内陆,降水少,云层薄,光照强,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故B选项正确第6题,每年3-5月,黑河流域气温回升,作物生长需水量大,中游盆地进入春耕灌溉高峰,灌溉用水量大,导致黑河下游径流量小,故A选项正确黑河流域全年降水均较少,故B选项错误;下游盆地水量极少,不适合灌溉农业发展,故C选项错误;与灌溉用水相比,蒸发量对径流的消耗很小,故D选项错误。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经过沿途蒸发、下渗及生产生活的利用,越往河流的下游水量越小,故中游流量大于下游,A选项错误;中游落差大、流速快,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中游下渗量大于下游,C选项错误;河流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D选项正确答案:5.B 6.A 7.D(2019·黑龙江省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读某年我国某相邻两省级行政区春节(2月19日)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回答8~9题8.M、N曲线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分别可能是(  )A.江苏、安徽 B.河南、北京C.广西、广东 D.新疆、青海9.影响N省级行政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B.宗教C.文化 D.婚姻解析:第8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春节前后人口流动量越大读图可知,N省级行政区春节之前以人口流出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流入为主,M省级行政区春节之前以人口流入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流出为主,说明N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M省级行政区,A错、C对;河南与北京并不相邻,B错;新疆和青海皆位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D错第9题,N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在2月23日之前以流出为主,主要是人们春节回家团聚,从工作地返回家乡,因此影响N省级行政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文化。

      故选C答案:8.C 9.C(高考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回答10~12题10.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1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10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第11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

      第12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答案:10.B 11.A 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9·贵阳检测)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1)说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气温的变化特点6分)(2)丙地、丁地何处年降水量较多?并说明原因8分)(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解析:(1)首先从图中找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所穿越的等温线,然后描述气温变化特点即可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丁地位于背风地带,故丙地降水量较多3)分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主要从气候类型对降水量的影响以及河流所在区域落差两个方面入手答案:(1)由低于28 ℃升高到28 ℃以上,再降到26 ℃以下2)丙地多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丁地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且地势较低平3)A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2)简述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6分)(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6分)解析:(1)应注意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围绕保土保肥方面分析2)b、c、d三省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均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分析:人口多、耕地少,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所占比重大3)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再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的符号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符号,再看其在我国的分布;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然后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