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卫民-MPA公共政策分析2.ppt
29页研究生院MPA公共政策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 史卫民研究员第一部分 什么是公共政策一 公共政策的基本定义 二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度报告述评一 公共政策的基本定义公共政策的定义等,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统 一的看法,原因在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 兴学科,吸收了众多学科的成果,在实践中 又几乎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所谓“精 确”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限制公共政策 学的发展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知识点中国的公共政策教材已经有数十种,尽管在 结构上有所不同,但是涉猎的主要知识点大 同小异,可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的主 要结构表1 中国公共政策教材的基本体系教材基本结构陈庆云主编《公共政 策分析》,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8年版(1)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2)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3)公共政 策系统分析;(4)公共政策完体的构建分析;(5)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6)公共政策 内容的执行分析;(7)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8)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9)公共政策 过程中的分析方法;(10)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11-12)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宁骚主编《公共政策 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年版(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2)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3)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 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本质、构成与功能;(5)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6)公共政策 过程的理论模型;(7)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8)公共政策的规划与抉择;(9)公共 政策执行;(10)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11)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12)公共政 策的研究及其应用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 策导论》,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7年版(上篇)现代公共政策概论:(1)现代公共政策的缘起与发展;(2)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 范畴;(3)现代公共政策与环境;(4)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若干基本范畴;(5)现代公共 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中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6)现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形 成;(7)现代公共政策规划;(8)现代公共政策执行;(9)现代公共政策评估;(下篇)现 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10)现代公共政策的方法论基础;(11)现代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 ;(12)现代公共政策的定性分析方法;(13)现代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13)当代公共 政策的困境与发展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 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年版(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1)政策内容与实质;(2)政策系统;(3)公共决策体 制;(4)政策制定;(5)政策执行;(6)政策评估;(7)政策监控;(8)政策终结与周期 ;(9)政策研究方法论;(10)政策价值观;(结论)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甘华敏主编《公共政 策》(上、下),中 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年版(1)理解公共政策;(2)经济政策;(3)政治政策;(4)社会政策;(5)科技文教政策郭巍青《现代公共政 策分析》,中山大学 出版社2000年版(1)公共政策分析概说;(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3)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4)公共政 策的执行;(5)公共政策的监控;(6)公共政策的定性问题;(7)公共政策的定量问题;(8 )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9)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10)建立公共政策分析新范式——可持 续发展角度的透视国外的公共政策教材与国内教材有的较 为接近,有的差距较大,可以列出几种 教材的结构。
表2 外国公共政策教材的基本体系教材基本结构(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 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导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分析;(第一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论:(2 )政策分析的历史背景;(3)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4)政策论证的功能;( 第二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5)构建政策问题;(6)预测政策未来;(7) 建议政策行动;(8)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测;(9)结论:政策绩效评价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 子系统》,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一部分)导论:(1)政策科学与政治学;(2)公共政策理论探讨;(第二 部分)行动主体、机构与工具:(3)行动主体与机构:评估政府的政策能力; (4)政策工具;(第三部分)公共政策过程:(5)议程设定:政策决定因素和 政策窗口;(6)政策规划:政策社群和政策网络;(7)公共政策决策:超越理 性主义、渐进主义和非理性主义;(8)政策执行:政策设计与政策工具选择; (9)政策评估:政策分析与政策学习;(第四部分)结论:(10)政策风格、 政策范式和政策循环;(11)公共政策仍在进行中 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第十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英文)(1)政策分析:政府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并导致了什么不同结果;(2 )政策模型:对理解公共政策的帮助;(3)政策规划过程:决策-制定活动;( 4)犯罪判定:公共政策的理性与非理性;(5)健康与福利:寻求理性主义;( 6)教育:群体斗争;(7)经济政策:增量的作用;(8)税收政策:特殊利益 的斗争;(9)国际贸易与移民:精英与群众的冲突;(10)环境政策:外部因 素与利益;(11)公民权:精英与群众的相互影响;(12)美国联邦主义:制度 化与公共政策;(13)防卫政策:重大游戏战略;(14)国土安全:恐怖主义与 非约束力条约;(15)政策评估:发现一个法律通过后会发生什么 (美)戴维·L·韦默等《政策 分析——理论与实践》,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部分)引论:(1)引例;(2)什么是政策分析;(3)走近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概念基础:(4)效率与理想化竞争模型;(5)公共政策原理:市 场失灵;(6)公共政策原理:竞争体制的其他限制;(7)公共政策原理:分配 和其他目标;(8)公共干预的限制:政府失灵;(9)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般政策;(第三部分)政策分析的实践:(10)如何面对政策问题;(11) 目标/备选方案矩阵;(12)成本——效益分析;(13)关于采纳和实施的策略 性考虑:(第四部分)在组织的环境中进行政策分析:(14)官僚体制中的成本 ——效益分析;(15)统计数据在什么时候是有价值的;(第五部分)结论:( 16)好好作分析从不同教材的结构中,可以归纳出公共政策 的基本知识点:(1)公共政策的界定;(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3)公共政策的制定或规划;(4)公共政策的执行;(5)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6)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
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对公共政策的定义,可以举出四种:(1)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2)陈振明等人认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 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 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 、方法、条例的总称 (3)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国家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 、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和指南,其表达形式有规章、行政命令、 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和策略(4)宁骚等人认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 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 案国外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可列举几例:(1)托马斯·戴伊:“政府选择要做或者不做的事情”(2)威廉·詹金斯:“由政治行动主体或行动主体团体在特定的 情境中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包括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 、这些政策原则上是行动主体力所能及的”(3)詹姆斯·安德森:“某一行动主体或一群行动主体解决问题 或相关事务的一个有意识的行动过程”。
(4)伍罗德·威尔逊:“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 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5)拉斯韦尔与卡普兰:“公共政策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 的大型计划”(6)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决定的输出,是 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对公共政策的理解,至少应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拥有合法权威的政府,包 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由它们授权的有关 机构或部门(2)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公共资源分配问题(3)公共政策可以体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 序安排等,并构成一定的政策体系,如总政策、基本政策 和具体政策,一般政策和特殊政策,长期、中期、短期政 策等(4)公共政策是选择过程的产物,是由政府做出的“公 共选择”(5)公共政策是知识运用的产物,不仅反映政府的政治 立场(利益倾向和价值倾向),还反映政府的知识水平(6)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具有明确的 作用对象或政策客体,具有一定的政策功能三)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 共”二字上。
政策”的概念大于“公共政策”,因 为政策不仅包含“公共政策”,也包含“非公共政策 ”(如私营部门的政策) 在具体研究中,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不 一定严格区分“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差别,或将 “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同义词,或将“政策” 作为“公共政策”的简称 (四)公共政策的分类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公共政策系统,对于这样 的系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下面 介绍四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类方法按照政策的层次或层级,将政 策系统划分为总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和 具体政策(方面政策)三类政策 (1)总政策(元政策)是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 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是关于政策的政策,涉及的主要 问题有公共政策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行为准则、 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等(2)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具体政策(方面政策)的 主导性政策,在层次上一般由中央政府或其授权机关 制定和发布,在范围上能够覆盖全国,在相当长一段 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3)具体政策(方面政策)是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 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总政策(元政策)和基 本政策之外的所有政策都可以视为具体政策。
第二种分类方法根据政策制定主体,将政策划 分为政党政策、国家政策、政治团体政策三类 (1)政党政策,直接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2)国家政策,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更多 地体现社会的利益(3)政治团体政策,反映该团体切身利益 由于政党政策尤其是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政策可能出现 交叉,所以在第二种分类方法之下,可以采用广义的“ 政府政策”(包括政党政策和国家政策)概念,并根据 中国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政策(1)中央政府的政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 大、全国政协参与制定的政策(2)地方政府的政策,包括省级政府的政策(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民政府、人大、政协参与制定 的政策),市级政府的政策(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党委 、人民政府、人大、政协参与制定的政策),县级政府 的政策(由县、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党委、 人民政府、人大、政协参与制定的政策)和乡级政府的 政策(由乡、民族乡、镇党委、政府、人大参与制定的 政策) 第三种分类方法依据政策涉及的社会领域和社 会问题,将政策划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等类别 (1)政治政策政治政策是政治体系(国家、政府、 政党等)得以存续、维持和发展的根本举措,包括外 交政策、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公共安全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阶级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
(2)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经 济活动的准则与规范,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是经济政 策的两个基本层次;经济政策包括产权与经营权政策 、农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