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貌学复习资料.doc
29页地貌学复习资料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地表的地形,即地貌2、研究内容 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及其分布规律. 地貌的形态特征: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地貌的形成发育原因: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地表岩性,时间 地貌的演化: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阶段 地貌体的内部结构:切割型、叠置型、切割—叠置型、叠置—切割型.在地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内外营力的作用表现: 1)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营力使得地表变得起伏,外营力使之夷平 2)在具体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段内,内外营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山地高原区内营力强度大,平原盆地区外营力强度大 3)但从长时间看,内外营力作用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坡地重力地貌什么是坡地重力地貌?斜坡上不稳定的块体或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运动所产生的地貌. 坡地重力地貌的发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坡地上基岩物质的风化;坡地上物质向下坡方向的运动.风化作用分哪几种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发生方式:卸荷释重、冰楔作用、盐楔作用、温度变化所致的涨缩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发生方式: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发生方式: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一:崩塌及其种类1:什么叫崩塌? 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方向移动的地貌过程.2:崩塌的种类? 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可分为山崩、塌岸、散落 按坡地的物质组成不同可分为:基岩崩塌、沉积物崩塌、表层风化物崩塌等二:崩塌形成的条件1:地形条件:坡度一般要大于岩屑的休止角,通常要大于 33º;坡地的相对高度大于50m时,可发生大型崩塌2:地质条件:软弱面与坡面的倾向和倾角的关系不同,斜坡 发生崩塌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3:气候条件:温差较大,降水较多的地区易发生崩塌4:地震、强烈的融冰化雪5:人工开挖边坡*休止角:岩屑的摩擦力与下滑力相等时的斜坡坡角.软弱面:岩石中力学性质较差的面,如断层面、节理面、地层层面等.一:什么是滑坡及滑坡的类型? 斜坡上的大块岩体或土体,由于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根据发生滑动的斜坡物质性质不同,可把滑坡分成黄土滑坡、粘土层滑坡、碎屑层滑坡和基岩滑坡。
1:滑坡的形态特征 一次滑坡发生以后,会在地表产生很多地貌形态: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滑坡阶地、滑坡鼓丘、滑坡裂隙等三:滑坡发生的力学分析 滑坡的发生实际是斜坡上岩体或土体的力矩平衡失去以后地貌过程.力学分析图在课本P12四:滑坡发生的过程阶段分为 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停息阶段一:什么是蠕动? 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向斜坡下方运动的现象移动的碎屑层或土层厚度很薄,只有数十厘米二:蠕动发生的机制过程 其发生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引起斜坡上碎屑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有关三:产生的一些现象 电线杆的歪斜、土墙篱笆向斜坡下方倾斜、马刀树(树向斜坡下方弯曲)、斜坡草皮向下坡移动等河流地貌河谷由河床、河漫滩、谷坡、阶地、谷肩(谷缘)等组成.一:河流水动力特征(一):横向环流(产生原因:弯道离心力、地球自转偏向力)(二):旋涡流(产生原因:水流遇到障碍物等) 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面流向凹岸的水流(表流)与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水流(底流)所构成的一个连续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称为横向环流 河道中围绕某一轴线旋转运动的水流,称为旋涡流。
详图见P21~22二:河流的作用(一):侵蚀作用(按侵蚀方式:冲蚀、磨蚀、溶蚀) (按侵蚀方向:下切侵蚀、侧向侵蚀、溯源侵蚀) 水流对地表物质的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二):搬运作用(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 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三):沉积作用(分选) 水流流速减缓或水流减少时,其所搬运的泥沙砾石会发生堆积,此为沉积作用下蚀(下切、垂直侵蚀):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加深;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侧蚀(旁蚀、侧向侵蚀):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拓宽;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溯源侵蚀: 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溯源侵蚀会产生“裂点”什么是河床? 平水期被河水占据的谷底部分一:河床纵剖面的形成与发展(一):什么是河床纵剖面? 一条河流从源头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二):什么是侵蚀基准面? 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平面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局部河段下切深度的面,如湖面、干流河地面、河床上的基岩岩槛等。
终极侵蚀基准面:控制整个河流下切深度的面,如海面顺行沙波:与河岸线斜交,横剖面不对称,迎水坡缓、 背水坡陡;迎水坡侵蚀,背水坡堆积逆行沙波:发生在浅水区,迎水坡堆积,背水坡侵蚀三:河床的类型(根据其平面形态不同划分) (一):顺直微弯型 (二):曲流型(如何产生并演化的?) 1:横向环流(自由曲流、深切曲流) 2:两岸岩性的差异 凹岸被蚀后退,凸岸堆积前进,曲流的弯曲度不断加大,最终在曲流颈处发生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曲流有自由曲流(发育于平原地区)、深切曲流(发育于山区)深切曲流有嵌入曲流(构造快速抬升,早期曲流保持原形态切入山地基岩之中);内生曲流(构造缓慢抬升,河流一面下切,一面还在侧向侵蚀,加大河流弯曲度,最后可产生截弯取直,形成“离堆山”现象)三):分叉型或辫状河流(如何产生的?) 1:河床宽窄变化 2:边滩的被切割 3:截弯取直河漫滩的形成条件 河床的侧向移动和洪枯水位的变化一:什么是河流阶地及阶地的组成要素 早期的河谷底部因河流下切而相对抬升,当其抬升高度高出一般洪水位的高度时,我们称之为阶地.其往往成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的. 阶地有阶地面、阶地前(后)缘、阶地陡坎、阶地高度、阶地级数。
二:阶地的形成条件和原因 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宽广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 引起河流下切的原因:构造的抬升、气候的变化、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三:阶地的类型 有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上叠、内叠)、埋藏阶地.四:阶地的变形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1)阶地的变形与断层垂直活动的关系 2)阶地的变形与断层水平活动的关系 3)阶地的变形与褶皱隆起活动的关系一:河口的分段及水动力特征 分段: 近口段、河口段、口外海宾段 水动力特征:咸淡混合、双向水流、波浪作用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 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① 丰富的沉积物来源 年输沙量∕年径流量 > 0.24 即 S / W > 024 ; ② 海洋作用力弱; ③ 构造稳定或稍有下沉的宽浅海滨区三角洲的发育过程:(我们以长江口为例来说明河口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河口泥砂淤积产生沙坝、沙嘴;沙坝的出现会导致河口的进一步分叉 2)由于分叉后的各叉道侵蚀堆积平衡关系不同,有些叉道会淤塞,而有的则成为主汊道. 3)汊道的淤塞产生了沙坝和沙嘴的并岸。
主汊道中又发生1)→2) → 3)过程 结果就出现河口区的泥砂堆积体的范围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广阔的三角洲.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 在喀斯特作用中,化学溶蚀作用是主要的,机械侵蚀作用为辅.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地形和地下地形统称称为喀斯特地貌 一.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机理 Karst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地形.其中物理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是次要的,而化学的分解和沉淀过程是主要的CaCO3+H2O+CO2 Ca2+ + 2HCO3— 这个化学反应式是可逆的,当水中的CO2浓度增大时,反应向右侧进行,石灰岩被溶解;当水中CO2浓度减少时,反应向左侧进行,石灰岩被沉淀出来. Karst地区的多种多样的地形也就是这两个过程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1 岩石要是可溶的 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 自然界中有三大类可溶岩:①卤盐类如钾盐、石盐;②硫酸盐类如硬石膏、石膏、芒硝等;③碳酸盐类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溶解度:卤盐>硫酸盐>碳酸盐; 在碳酸盐岩类中,CaCO3的含量越高,其他杂质含量越低,其溶解度就越大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2.岩石一定要是透水的 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而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又与岩石中的断裂节理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岩石中断裂构造越发育,岩石越破碎,则透水性越好.3 水要具有溶蚀力取决于水中含有的CO2数量、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水的温度高低CaCO3+H2O+CO2 Ca2+ + 2HCO3— 溶解于水中的CO2越多,水的溶蚀力就越强;反之,水的溶蚀力就弱 水中有机酸无机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有机酸的来源主要是生物的分解.虽然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但水的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据计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要提高一倍因此,温度越高,溶蚀力越强 在气候湿热地区,水的溶蚀力强,喀斯特发育发育好.4. 水要是流动的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 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 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有机酸产生多,岩溶发育最快。
如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 002~003mm/a)的5~9倍三. Karst地区水动力分带 Karst地区的水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垂直渗透带、季节变动带、水平流动带、深部滞留带. 不同的带中发育的Karst地貌是具有不同特点的 垂直渗透带一般发育的是垂直溶洞;季节变动带发育的既有垂直溶洞也有水平溶洞;水平流动带发育的一般是水平溶洞,如地下河等;深部滞留带中也照样发育着一些溶洞的Karst地貌的演化规律 在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上升的石灰岩高地开始,K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