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画质无损调图-黑白影调的数字化控制.docx
6页高画质无损调图黑白影调的数字化控制 图片提供、撰文/夏斌夏斌网名“杠一”,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营销策划工作喜欢绘画,酷爱摄影上世纪70年代始建立个人胶片暗房,喜欢放大机下、药水盘里的隐现乐趣1996年开始学习Photoshop,用于广告设计2000年改用数码相机创作后,随即使用Photoshop进行照片后期处理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杠一的数码照片后期调图的理论基础扎实,所写教程思路清晰,方法实用近年来在网络发表数码摄影后期教程《杠一数码暗房》深受影友欢迎,单帖点击率超过45万次受各地摄影组织邀请所进行的讲座,更为影友所追捧,深感其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而对于摄影后期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提出的“无损调图”观点和方法,相较于脱胎于平面设计的“PS”后期,杠一的方法与摄影的结合更为紧密另外,把后期视为摄影创作完整过程中一个环节、将区域曝光系统用于数码摄影后期等的研究成果,也是可圈可点一、黑白灰关系是照片调式和细节的基础黑白影像之所以被认为是艺术性比较强的摄影表达形式,就在于它是对现实彩色世界的抽象抽象”恰恰是艺术的真谛在数码摄影时代,黑白摄影仍然以隽永的形式令人难以割舍,其实,即使是彩色照片,其“底层”的黑白灰关系起到基础影调的作用,而“表层”的颜色似乎只是一层透明的“装饰”。
在图1中,照片导入到Photoshop,复制背景层生成图层1,将背景层去色,再把图层1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颜色,反复关闭和打开图层缩览图左侧的小眼睛,可观察到图层1起到的“透明”颜色效果,而黑白的背景层则起到影调、细节表现的作用在Photoshop的高级调色技术中,我们可以把影调(黑白灰关系)和色调(颜色风格)各自独立调整,以达到精准的效果所以,照片黑白影调的后期调控已经成为电子照片精致制作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无论是黑白照片(包括有色彩倾向的单色照片),还是彩色照片,都需要后期的黑白制作数码黑白照片获得的最佳方式当属拍摄RAW电子底片,再通过软件转换为黑白照片虽然在相机中直接生成JPG格式的黑白照片来的非常直接和快捷,但是对于黑白影调明暗关系的控制力远远不及RAW彩色转黑白大,因而主观干预和创作的宽容度大大降低例如,图2a是相机默认的JPG格式拍摄的黑白效果;图2b则是拍摄彩色RAW,后期在Photoshop中没有使用其他调整对比度的工具,仅使用黑白转换命令(使用预设中的红色滤镜)得到的黑白效果,明显看到视觉中心部分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度被增强,从而主体被凸显出来,光影更加具有戏剧化效果,视觉冲击力更强烈。
二、“向右曝光”获得高画质数字底片在胶片时代,亚当斯提出了“区域曝光系统理论”,将曝光区域氛围0~10共11个分区,并在拍摄时按照预想“规定”目标区域的曝光处于某一分区数码摄影时代,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区域曝光系统,不过在操作上有所区别:拍摄时我们需要遵循“向右曝光的原则”(使用RAW拍摄),使数字底片信息最大化;后期则遵循“区域曝光系统理论”,调控灰阶并将影调调整到符合创作目的向右曝光,就是拍摄数码影像时,在避免高光溢出的前提下,直方图左端(亮部)到头,即让直方图上的像素分布尽量偏向反应高光的右侧之所以“向右曝光”,是缘于对画质的要求许多影友认为数码相机的曝光应该“宁欠毋过”,理由是后期调整时高光溢出难以恢复,而暗部曝光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调高亮度来恢复细节其结果是,所拍摄照片的直方图波形分布偏向于左侧暗部,右侧亮部经常出现空白宁欠毋过”的做法虽然“安全”,但是永远无法获取高质量的影像相比较而言,同一场景向右曝光的片子比正常曝光的片子文件量要大,也就是含有的数码信息多,那么我们回来后期处理的余地也就越大这是数码影像的特点由图3我们可以看到,每两张照片间相差两档曝光的三张包围曝光的照片,最暗曝光的一张文件大小只有7.38MB,正常曝光的文件大小为9.03MB,而加曝的一张文件最大,是10.85MB。
这说明曝光不同,信息量也不同;曝光充分照片的信息量,大于曝光欠照片的信息量向右曝光”可以获得高画质,这是由数码相机直方图像素分布特性决定的直方图反映的是非线性动态范围,就是说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跟人眼差不多,对于明暗的感应不是线性的:亮度值增加一倍,人眼的感受并不是增加一倍,类似于照相机光圈值的变化,下一级光圈的通光量是上一级的1/2相机直方图一般都分为五个区域,从右至左依次为:最亮、较亮、中等、较暗、最暗在这5个区域,像素并不是平均分布的直方图右起最亮一级的曝光记录了50%的信息;右起第二区域的曝光记录了25%的信息;右起第三区域的曝光记录了12.5%的信息;右起第四区域的曝光记录了6.25%的信息;而最暗的右起第五区域的曝光仅记录了3.13%的信息非常惊人,最亮两级曝光记录的信息竟然占全部信息的75%,即3/4所以,直方图的波形越向右,图像质量越高图像质量好就是层次丰富、影调细腻、色彩还原准确层次丰富和影调细腻肯定取决于亮度值的丰富,这很好理解;而色彩还原准确同样取决于RGB各个色彩通道的亮度值的丰富所以说,拍摄时遵循“向右曝光的原则”,是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必由之路向右曝光,不能让亮部过曝没有细节,因此在操作上,以点测光对最亮部(不包括极端点光源如太阳和人造光源的中心等)进行点测后加曝光补偿2档左右,并检查直方图和高光溢出警报,以得到高光不溢出的“向右曝光”的曝光。
三、“区域曝光系统”数字化规范影调色阶黑白摄影作品,由于没有色彩,所以明暗关系(对比度)成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以纹理、细节来达到诉求而对比度的核心,是影调色阶的分配与升降的连续性控制以图4来说,从亮部的点1,到暗部的点7,至少要经历点2~6的过渡,才可能有较耐看的流畅影调这种过渡的顺滑程度,很容易成为区分专业与非专业的分水岭图4是Adobe Camera RAW的工作界面,在点1~7这7个点中,点1和7是亮和暗的两端,点2~6是中间的过渡从左上角#1~#7取样点的明度值(L)可以看到它们对应的数值,控制这些数值,就是理性控制这个过渡的技术手段11分区的区域曝光系统,就是这个技术手段的理论和操作依据图5是在Lab色彩模式下制作的区域曝光系统示意图由暗到亮分为11个区,最暗是0区,最亮是10区,5区居于中间每个分区对应的Lab明度值,即L值在分区的下面对应标出,例如0区的亮度值为0%,5区的为50%,10区的为100%当然,实际情况色阶不可能是这样的,色阶应是连续的,每一分区的明度值应该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所以这里的亮度值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和易于操作而做的“简单化”处理细节,是把你的视觉感受传递给观众的桥梁。
虽然使用区域曝光系统来指导后期时,可以从具体拍摄物的光线反射率来确定所在区域,但是从细节表现这个角度出发,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易于操作每一个分区由于亮度值不同,所以对于细节和色彩的表现力也不同5区位于灰阶的中央,由于明度值为50%,也就是18度灰,所以在这个区域可以最好地还原色彩(虽然黑白片中不含色彩),也是人眼观察细节最丰富的区域,所以5区在区域系统中扮演着视觉中枢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把照片中的重要元素放到5区附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5区向亮区看,8区是亮部区域表现细节的最高区,因为到了9区,就基本看不到细节了,10区则成为死白区域所以6~8区是亮部细节表现所在区域,9区和10区可以“提神”,但是不具有细节从5区向暗部看,3区是暗部表现细节最重要的区域,它是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细节的几个区域中影调最深的一个,3区建立了影调的基础2区只有隐约的细节和影纹,1区接近全黑,而0区就是死黑区域了1区和2区共同组成暗部影调,是照片“托底”的区域,它可以为中间调和低调照片的对比度提供低灰阶的参照由于有1区和2区的加入,照片中的气氛可以变得凝重、深沉,但也可能使照片失去活力图6的灰阶控制从占据视觉中心的南瓜花开始。
虽然螳螂是主体,但是由于处于逆光下的、明亮的南瓜花与同样逆光下偏暗的螳螂形成对比关系,所以南瓜花的影调灰阶变得非常重要点1(L=92%)限制了南瓜花的高亮值,使其处于9区,因它是逆光形成的轮廓光效区域,且面积有限,所以可以是没有清晰细节的高亮区为了表现占较大面积的南瓜花的亮度而又不失细节,所以把这些区域放置8区以下,即点2是这个区域较亮的部分,L=80%而螳螂由于逆光偏向于剪影的效果,眼部(点3)L=40%,是4区,是除了中间调5区暗部细节最丰富的区域点4的L=26%,是处于暗影中螳螂翅膀,将其放置到2、3区,细节隐约可见即可大面积的背景都处在1、2区,不需要细节表现背景上的眩光的亮度低于南瓜花,虽然活跃了画面,但是又没有与主体“抢戏”图7是儿童皮肤亮度调控的例子在Adobe Camera RAW中使用曲线工具精确选点1、2、3,分别对应脸部皮肤的高光、中间调和暗部点1的L=70%,处于7区,由于还没有到达8区,所以该区域既明亮又细节相当丰富脸部皮肤的背光面点3的L=30%,属表现暗部细节最暗的3区点2的L=50%,即是作为皮肤明暗间的过渡区,又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皮肤细节图8是黑色拍摄对象的例子。
最白的高亮背景点1的L=93%,由于不需要细节,所以放在9区点2的L=75%,是8区,用以表现“冰”有较高亮度的细节点3的L=51%,作为黑蚂蚁来说,是它身上不多的最亮的区域,所以放到5区,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来表现细节点4的L=34%,用3区来表现暗部细节点5的L=18%,即是将黑蚂蚁最暗的黑色区域放置于1、2区间,放弃细节,只是用以表现黑蚂蚁的“颜色”特征为了用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原理,所以我们在上面的例子中仅用重要的少数分区值来控制曝光区域的灰阶,而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分区和取样点下期预告:《数码摄影裂焦技术与超级景深》The reason that black and white images were taken as a way of high artistic quality is that it is abstraction of the colorful world. Abstraction is the true essence of art.In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times, it is still hard to abandon black and white images. Even in the color photographs, the “bottom” black lime plays the role of basic tone, while the “surface” color is just a transparent “decoration”.-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