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药物剂量和效应的关系.docx
4页药物剂量和效应的关系——蟾蜍腹直肌法实验目的】1. 学习冷血动物离体器官实验的方法,熟悉其实验条件2. 学习胆碱受体激动药(ACh)亲和指数(pD2)和内在活性(Emax)的测定和计算方法3. 理解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论与pD2值的实际意义【实验原理】 激动剂(药物或递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或药理效应(如收缩)剂量越大,效应越强剂量和效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学关系 乙酰胆碱激动蟾蜍腹直肌细胞膜上的 N 受体,引起收缩,并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乙酰胆碱用克分子浓度(摩尔浓度)表示,按质量作用定律,量效关系呈直方双曲线,符合 Clark方程式线形关系用Scoltt比值法可将Clark方程式推导为直线公式,通过直线回归运 算可得到KD和Emax,pD2= -log KDpD2是衡量激动剂的亲和力的参数,用产生50%的最 大效应或 50%受体被结合时,游离激动剂克分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受体阻断剂与激动剂竞争结合受体,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这种竞争性拮抗现象 仍然符合Clark受体占领学说,可以用Scott比值法的直线回归运算pA2是衡量阻断剂亲合 力的指标,可定量比较不同阻断剂对同一受体的亲合力大小或与激动剂的竞争性拮抗能力。
pA2的概念是:能使激动剂的浓度提高到二倍时产生原来的效应所需阻断剂的克分子浓度的 负对数实验材料】1. 动物:蟾蜍2. 试剂和药品:3x10-7〜3xl0-2mol/L ACh,任氏液3. 装置和器材:恒温平滑肌标本槽,张力换能器,手术器械,注射器,量筒, BL-420 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方法】1. 标本制作:取蟾蜍一只,用探针破坏其脑和脊髓后,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腹部 皮肤,暴露腹直肌在耻骨端及胸骨端各以丝线结扎,并自腹白线将两片腹直肌分离将剪 下的肌条标本一端固定于“L”型钩上浸入含60 mL任氏液的标本槽中,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 气,每秒1-2个气泡;另一端连于张力换能器上与BL-420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连接 启动软件,记录腹直肌收缩张力曲线,实验前调整肌肉预张力为1至1.5g,稳定10min后记录正常收缩活动2. 给药方案:(1) 用微量注射器或微量进样器向组织浴槽内按浓度从小到大加入ACh溶液,ACh 以累加克分子浓度(mol/L)递增,当每个浓度引起的腹直肌收缩反应达到最大时,立即累 加下一个浓度,直到出现最大反应(即浓度增加,收缩反应不再增加)最后测量收缩幅度。
2) 同一标本可进行重复试验可在前一次试验结束后用任氏液冲洗标本3〜5次, 使肌肉张力恢复到实验前水平,再次稳定lOmin后,再向浴槽内累加上述浓度的ACh溶液, 直到达到最大反应给药方案、药物在浴槽内克分子浓度及效应的记录见下表ACh (mol/L)03x10-73x10-63x10-53x10-43x10-33x10-2加药容量(mL)浴槽内浓度O0.2 0.40.140.40.140.40.140.40.140.40.140.4( mol/L)收缩力( g)010-9 3x10-910-83x10-810-73x10-710-63x10-610-53x10-510-43x10-43.受体激动药(ACh)亲和指数(pD2)和内在活性(Emax)的计算方法 根据浴槽内一系列累加 ACh 克分子浓度及其相应的效应(腹直肌收缩力),用 Scott 比值法进行激动剂KD值和Emax的计算ACh KD和Emax的计算请参阅《机能实验学》(第二版)第十二章实验一 Scott比值法的基本公式和计算器运算过程进一步计算出pD2: pD2=-log KD注意事项】1. 组织标本制备应轻巧,避免牵拉、压迫;2. 生理溶液的配制应十分准确;3. 实验中注意浴槽内不断给予气体,以免组织缺氧;有条件者可给予95%的O2和5%的 CO2。
4. 待组织收缩反应平衡后,再开始实验5. 实验中以累加方式给药,每次给药后不冲洗标本6. 本试验的受体动力学计算过程较复杂,实验前应详细阅读《机能实验学》(第二版)第 十二章受体动力学有关理论和计算器操作步骤讨论思考】1. 何谓量效曲线?绘制药物的量效曲线有何意义?2.何谓pD2、pA2?测定pD2、pA2有何意义?3. 离体器官实验条件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