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踝关节解剖详解.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84707875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61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与足部的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节的旋踝关节与足部的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节的旋转轴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的关节,使转轴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的关节,使足部在任何位置可适应不同的不平整的路足部在任何位置可适应不同的不平整的路面行走            足弓对各种地面            足弓对各种地面的适应性的适应性 ★★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却低于髋或膝关节★★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要作用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主要作用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的稳定性,如果,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的稳定性,如果,踝关节具有足够的力量,便可踝关节具有足够的力量,便可“提前提前”参参与与“工作工作”,从而缩短整个动作完成的时,从而缩短整个动作完成的时间,提高动作的速率。

      如在跳高时,起跳间,提高动作的速率如在跳高时,起跳腿时踝关节及时、充分的提蹱,可提高身腿时踝关节及时、充分的提蹱,可提高身体重心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体重心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的姿势和效果 的姿势和效果  n n★★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 ★★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的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倍;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倍; 负重期的推进期,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 负重期的推进期,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于体重的于体重的5倍左右 ★★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会通过影响关节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会通过影响关节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

       有轻度倾斜,关节面所受到的应力会因为 有轻度倾斜,关节面所受到的应力会因为承重面积变小而明显增加承重面积变小而明显增加 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及重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及重力等    首先首先,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    其次其次,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行,均有阻止距骨后移的作用向下及后行,均有阻止距骨后移的作用    再者再者,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对抗肌力与重,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对抗肌力与重力的作用,可以阻止小腿骨的移位力的作用,可以阻止小腿骨的移位 踝关节活动(一)运动方向(一)运动方向  绕额状轴绕额状轴: 跖屈(绷脚尖)跖屈(绷脚尖)背伸(勾脚尖)背伸(勾脚尖)正常背伸至正常背伸至70°,跖屈至,跖屈至140°,约有,约有70°的活动的活动范围绕足的矢状轴绕足的矢状轴: 内翻及外翻内翻及外翻 踝关节活动范围 踝关节骨性结构n n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n n★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左右;n n★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 踝关节骨性结构n n①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附着,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n n②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之间有一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定的活动度n n踝关节负重时,踝关节负重时,17%负荷经外踝向腓骨近负荷经外踝向腓骨近端传导,外踝轴线与腓骨干纵轴相交形成端传导,外踝轴线与腓骨干纵轴相交形成向外开放的向外开放的10~15°以适应距骨外侧突以适应距骨外侧突 踝关节骨性结构n n距骨:分为头、颈、体三部分,与足舟骨、距骨:分为头、颈、体三部分,与足舟骨、跟骨、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跟骨、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n n 距骨体前宽后窄,踝背屈时距骨体较宽处距骨体前宽后窄,踝背屈时距骨体较宽处入踝穴,踝跖屈时距骨体较窄处出踝穴。

      入踝穴,踝跖屈时距骨体较窄处出踝穴 踝关节浅层结构n n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内外侧合成为大、小隐静脉n n浅神经: 隐神经 腓浅神经 腓肠神经 踝关节深层软组织结构n n跨经踝关节的血管、神经有两组跨经踝关节的血管、神经有两组跨经踝关节的血管、神经有两组跨经踝关节的血管、神经有两组 ★★★★腓深腓深腓深腓深N N、胫前、胫前、胫前、胫前AV ●AV ●胫胫胫胫N N、胫后、胫后、胫后、胫后AVAV n n跨经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后、内、外四组:跨经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后、内、外四组:跨经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后、内、外四组:跨经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后、内、外四组:  ( ( ( (1 1)跖屈)跖屈)跖屈)跖屈:有小腿三头肌、:有小腿三头肌、:有小腿三头肌、:有小腿三头肌、长屈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 ( ( (2 2)背伸)背伸)背伸)背伸:有胫骨前肌、:有胫骨前肌、:有胫骨前肌、:有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和长伸肌、趾长伸肌和长伸肌、趾长伸肌和长伸肌、趾长伸肌和                         第三腓骨肌等第三腓骨肌等第三腓骨肌等第三腓骨肌等 ( ( ( (3 3)内翻)内翻)内翻)内翻:有:有:有:有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                         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胫骨前肌 ( ( ( (4 4)外翻)外翻)外翻)外翻: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                         腓骨短肌等腓骨短肌等腓骨短肌等腓骨短肌等踝关节周围肌肉 踝关节内侧解剖标志n n1.1.内踝内踝n n2.2.跟腱跟腱n n3.3.跟骨结节跟骨结节n n4.4.载距突载距突n n5.5.舟骨粗隆舟骨粗隆n n6.6.内侧楔骨内侧楔骨n n7.7.第一跖骨基地第一跖骨基地n n8.8.展肌展肌n n第一跖骨头第一跖骨头 踝关节内侧浅层解剖n n大隐静脉:由足大隐静脉:由足内侧缘静脉汇集,内侧缘静脉汇集,沿内踝前方上行沿内踝前方上行n n隐神经:与大隐隐神经:与大隐静脉伴行,可达静脉伴行,可达趾内侧缘趾内侧缘 踝关节内侧深层解剖踝管:屈肌支持带和踝管:屈肌支持带和跟骨内侧面及内踝跟骨内侧面及内踝围成。

      围成踝管有四个通道,踝管有四个通道,胫后肌腱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足拇长屈肌腱足拇长屈肌腱 踝关节外侧解剖标志n n1.1.外踝外踝n n2.2.跟腓骨总腱鞘跟腓骨总腱鞘n n3.3.腓骨短肌腱腓骨短肌腱n n4.4.腓骨长肌腱腓骨长肌腱n n5.5.踝关节面踝关节面n n6.6.趾短伸肌趾短伸肌n n7.7.第五跖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n n8.8.小趾展肌小趾展肌n n9.9.第五跖骨头第五跖骨头 踝关节外侧浅层解剖n n小隐静脉:由足小隐静脉:由足外侧缘静脉汇集,外侧缘静脉汇集,沿外踝后缘上行沿外踝后缘上行n n腓肠神经:腓肠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接受内侧皮神经接受腓神经交通支,腓神经交通支,沿外踝后缘,延沿外踝后缘,延续为足背外侧皮续为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足跟神经,分布足跟外侧外侧 踝关节外侧深层解剖腓骨短肌:经外踝后腓骨短肌:经外踝后方,腓骨长肌前方,方,腓骨长肌前方,止于第五跖骨基底止于第五跖骨基底粗隆腓骨长肌腓骨长肌 :经外踝后:经外踝后方,腓骨短肌后方,方,腓骨短肌后方,止于足底筋膜止于足底筋膜外踝前动脉外踝前动脉: :由胫前动由胫前动脉发出脉发出, ,经趾长伸肌经趾长伸肌肌腱与骨面至外踝。

      肌腱与骨面至外踝 踝关节前侧解剖标志n n1.1.内踝内踝n n2.2.外踝外踝n n3.3.距骨头内侧面距骨头内侧面n n4.4.踝关节间隙踝关节间隙n n5.5.足背静脉弓足背静脉弓n n6.6.长伸肌腱长伸肌腱n n7.7.趾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n n8.8.腓骨第三肌腱腓骨第三肌腱n n9.9.趾短伸肌腱趾短伸肌腱n n10.10.胫前肌腱胫前肌腱 踝关节前方浅层解剖n n1.1.足背皮神经:腓足背皮神经:腓浅神经至足背,分浅神经至足背,分为足背内侧皮和足为足背内侧皮和足背中间皮神经,分背中间皮神经,分别分布于一二趾和别分布于一二趾和三四趾三四趾n n2.2.足背静脉弓足背静脉弓: :由大由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隐静脉与小隐静脉互相交通构成互相交通构成 踝关节前侧深层韧带伸肌上支持带:呈带伸肌上支持带:呈带伸肌上支持带:呈带伸肌上支持带:呈带状位于踝关节前上方,状位于踝关节前上方,状位于踝关节前上方,状位于踝关节前上方,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由内至外通过胫骨前由内至外通过胫骨前由内至外通过胫骨前由内至外通过胫骨前肌、肌、肌、肌、长伸肌、趾长长伸肌、趾长长伸肌、趾长长伸肌、趾长伸肌与腓骨第三肌。

      伸肌与腓骨第三肌伸肌与腓骨第三肌伸肌与腓骨第三肌 伸肌下支持带:外端伸肌下支持带:外端伸肌下支持带:外端伸肌下支持带:外端附着于跟骨外侧面,附着于跟骨外侧面,附着于跟骨外侧面,附着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上下束分别附内侧端上下束分别附内侧端上下束分别附内侧端上下束分别附着于内踝及足内侧缘,着于内踝及足内侧缘,着于内踝及足内侧缘,着于内踝及足内侧缘,呈呈呈呈Y Y形 踝关节前侧深层解剖足背动脉:于伸肌上足背动脉:于伸肌上足背动脉:于伸肌上足背动脉:于伸肌上支持带下缘延续于胫支持带下缘延续于胫支持带下缘延续于胫支持带下缘延续于胫前动脉,越过距骨舟前动脉,越过距骨舟前动脉,越过距骨舟前动脉,越过距骨舟骨及中间楔骨,于第骨及中间楔骨,于第骨及中间楔骨,于第骨及中间楔骨,于第一跖骨间隙近侧穿入一跖骨间隙近侧穿入一跖骨间隙近侧穿入一跖骨间隙近侧穿入足底腓深神经:与胫前血腓深神经:与胫前血腓深神经:与胫前血腓深神经:与胫前血管伴行,在踝前方分管伴行,在踝前方分管伴行,在踝前方分管伴行,在踝前方分为内外侧两终支为内外侧两终支为内外侧两终支为内外侧两终支 踝关节韧带结构n n踝关节的韧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n n踝关节韧带共分为三组: 下胫腓韧带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 外侧韧带 下胫腓韧带下胫腓韧带n n下胫腓韧带下胫腓韧带n na.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前韧带 b.骨间韧带骨间韧带 c.下胫腓后下胫腓后韧带韧带 d.下胫腓横韧带下胫腓横韧带 n n作用:保持踝穴紧固而又有一定的弹性,作用:保持踝穴紧固而又有一定的弹性,踝背屈时下胫腓联合轻微增宽踝背屈时下胫腓联合轻微增宽 下胫腓韧带 踝关节内侧韧带(三角韧带)n n作用:对抗距骨外旋应力;跖屈时牵拉距骨内旋作用:对抗距骨外旋应力;跖屈时牵拉距骨内旋作用:对抗距骨外旋应力;跖屈时牵拉距骨内旋作用:对抗距骨外旋应力;跖屈时牵拉距骨内旋(深层);对抗后足外翻应力(浅层)深层);对抗后足外翻应力(浅层)深层);对抗后足外翻应力(浅层)深层);对抗后足外翻应力(浅层)n n★★踝关节的内侧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起了至关重踝关节的内侧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起了至关重踝关节的内侧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起了至关重踝关节的内侧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的作用要的作用要的作用 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 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 踝关节外侧韧带n n作用:距腓前作用:距腓前作用:距腓前作用:距腓前韧带韧带韧带韧带::::①①①①跖屈位限制足内翻跖屈位限制足内翻跖屈位限制足内翻跖屈位限制足内翻 ②②②②中立位对抗距骨向前移位中立位对抗距骨向前移位中立位对抗距骨向前移位中立位对抗距骨向前移位n n 跟腓跟腓跟腓跟腓韧带韧带韧带韧带 :::: ①①①①中立位限制足内翻中立位限制足内翻中立位限制足内翻中立位限制足内翻 ②②②②限制距骨向前移位限制距骨向前移位限制距骨向前移位限制距骨向前移位n n 距腓后距腓后距腓后距腓后韧带韧带韧带韧带:::: 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

      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 踝关节外侧韧带结构 踝关节外侧韧带结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