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食用型甘薯品种徐薯32最佳密度试验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6082871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食用型甘薯品种徐薯32最佳密度试验研究 刘洪明+高倩+程星+刘德林+吕宝村++于秀霞摘 要:该试验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薯32为试材,通过不同密度、相同收获期的产量表现,来确定其最佳栽植密度,从而为指导甘薯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食用型甘薯于5月下旬栽植,无论是适期收获,还是收获适期前一个月收获,其适宜密度为49500~54000株/hm2,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利于获得高产关键词:食用型甘薯;品种;密度S531 A 1007-7731(2017)10-0049-02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yield of sweet potato variety Xu 32 as tested material,and the yield of the same harvest period wa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densities.Results show that the edible type sweet potato in late May planting ,both suitable harvest period or harvest suitable period before a month harvest and the suitable density to 49500~54000/hm2 strains is appropriate,the density is too large or too small is not possible to obtain a higher yield.Key words:Edible sweet potato;Variety;Density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具有抗旱、耐瘠、高产、稳产的优点,集粮食作物、饲料作物、新型能源作物和饲料作物于一身,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国北方曾经是重要的口粮和抗饥荒作物,其种植面积也一度达到顶峰随着小麦、玉米面积的快速增长,甘薯面积急剧下降,甘薯生产也一度滑落到谷底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食物的营养化和多样化,甘薯以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甘薯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当然对甘薯生产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岛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对食用型甘薯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为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促进食用型甘薯生产的发展,笔者进行了食用型甘薯的最佳密度试验,以期能为指导食用型甘薯生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供试食用型甘薯品种为徐薯32,由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提供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安排在青岛市黄岛区宝山镇张八朱村青岛市五谷杂粮高效种植合作社内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地力中等,前茬种植作物为黄烟试验前对耕地进行了耕翻,之后进行了打垄,打垄时结合施用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15-15),将肥料施入沟底,用量为450kg/hm2,同时施用辛硫磷颗粒剂,用量37.5kg/hm2,以防治地下害虫垄宽为0.8m,垄高为0.3m。

      本试验共设置4个密度,即4个处理:(1)行距0.8m,株距0.2m,62490株/hm2;(2)行距0.8m,株距0.23m,54345株/hm2;(3)行距0.8m,株距0.25m,49995株/hm2;(4)行距0.8m,株距0.27m,46290株/hm2每处理栽种3行,行长8m设置3次重复1.3 试验过程 试验于5月29日进行栽植栽植用人工进行,薯苗采用船栽法水平栽植,栽后穴中浇足水,最后进行覆土栽植前用50%的多菌灵600~800倍液浸薯秧10~15min,防治苗期病害田间管理同大田试验分2次收获,分别于9月26日和10月27日进行每处理收获4m行长内的株数進行测产,计算出每hm2的产量,根据产量结果来确定徐薯32的最佳栽植密度2 结果与分析2.1 第一次收获最佳栽植密度的确定 第一次收获于9月26日进行,收获各处理4m行长内的株数,测得每处理3次重复的产量,计算出其平均值,再依此计算出整个小区的产量和每hm2的产量,并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第一次测得的产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中,以处理3的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再次为处理4,而处理1产量最低表明食用型甘薯在5月下旬栽植,9月下旬收获的情况下,其产量以49995株/hm2为最高,达到30126.60kg;再次为54345株/hm2,产量达到28876.50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46290株/hm2和62490株/hm2产量较低,排在后两位,二者差异不显著。

      但处理3与处理1、处理4比较,差异显著;而处理2与处理1、处理4比较,差异不显著通过测产结果可以看出,徐薯32第一次收获(9月26日)的最佳栽植密度为49995株/hm2,其次为54345株/hm2,再次为46290株/hm2,最差为62490株/hm22.2 第二次收获最佳栽植密度的确定 第二次收获于10月27日进行,将每处理剩余的株数全部收获进行测产,计算出每处理的平均产量,据此计算出每hm2的产量,并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产量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中,仍然以处理3的产量最高,达到34960.05kg/hm2;其次为处理2,产量达到33501.75kg/hm2,二者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4与处理1的产量排在后两位,二者之间产量差异也不显著但处理3与处理4、处理1的产量差异都达到显著;处理2与处理4、处理1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通过测产结果可以看出,徐薯32第二次收获(10月27日)的最佳栽植密度为49995株/hm2,其次为54345株/hm2,再次为46290株/hm2,最差的为62490株/hm23 结论与讨论从食用型甘薯品种徐薯32不同栽植密度下,2次不同时期的收获产量结果来看,均以49995株/hm2的栽植密度产量最高,其次为54345株/hm2的栽植密度,而62490株/hm2的栽植密度产量最低。

      因此,食用型甘薯在晚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植,适宜的栽植密度以49995株/hm2为最好,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总体来看,食用型甘薯春天适宜的栽植密度范围为49500~54000株/hm2另外,从2次收获结果可以看出,霜降前一个月收获其产量只比霜降前后收获低4500kg/hm2,此时的产量大约占到最终产量的85%左右,但此时的市场售价较高,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此时收获可能获得比生育末期收获更高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刘伟明.甘薯新品种浙薯132早收栽培扦插密度与施肥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2-243.[2]辛国胜,林祖军,韩俊杰,等.黑色地膜对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233-237.[3]井水华,王洪芹,范建芝,等.鲁南地区不同类型甘薯新品种筛选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5):31-33. (责编:张宏民)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