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80473917
  • 上传时间:2024-08-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86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十章第十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2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二、地籍变更的内容二、地籍变更的内容三、地籍变更申请三、地籍变更申请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变更界址测量变更界址测量 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第三节第三节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界址的恢复与鉴定一、界址的恢复一、界址的恢复二、界址的鉴定二、界址的鉴定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 *一、概一、概 述述二、几何法分割二、几何法分割三、数值法土地分割三、数值法土地分割 3 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 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作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物的权属权属、、位置位置、、数量数量、、质量质量和和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查。

      的变更调查 1. 1. 作用作用(1) (1) 保持地籍资料的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现势性2) (2) 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检查、、补置补置、、更正更正3) (3) 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核实、、更正更正、、补充补充4) (4) 逐步逐步消除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差错5) (5) 使地籍测量成果的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质量逐步提高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42.2.特点:特点:(1) (1) 目标分散目标分散,,发生频繁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调查范围小2) (2) 政策性强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精度要求高3) (3) 变更同步变更同步,,手续连续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4) (4) 任务紧急任务紧急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变更调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变更调查与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查与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因此,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地籍管理因此,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一项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日常性工作,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通常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

      通常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 5二、地籍变更的内容二、地籍变更的内容1.1.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分为分为更改宗地边界信息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和的变更和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1) (1) 征用集体土地征用集体土地2) (2) 城市改造拆迁城市改造拆迁3) (3) 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宗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宗地分割转让和整宗土地转让地分割转让和整宗土地转让4) (4) 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5) (5) 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6) (6)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分割和和合并合并 62. 2. 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1) (1) 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2) (2) 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3) (3) 宗地内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如新建建筑物、地物、地貌的改变等。

      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扩建、修缮4) (4) 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5) (5) 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6) (6) 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街道( (地籍区地籍区) )、街坊、街坊( (地籍子区地籍子区) )、乡镇等边界和名称、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7) (7) 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7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程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程序地籍变更申请地籍变更申请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变更地籍要素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的调查 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测量面积量算面积量算 8分两种情况:分两种情况:l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的申请;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的申请;l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

      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 三、地籍变更申请三、地籍变更申请地籍变更的资料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地籍变更的资料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l变更清单变更清单l变更证明书变更证明书l测量文件测量文件如变更登记的内容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不涉及界址的变更,,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几何资料是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几何资料是用解析法测用解析法测量量的,的,只变更只变更地籍的地籍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不进行变更,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地籍测量 9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前应准备下述主要资料: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前应准备下述主要资料:(1) (1) 变更土地登记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变更土地登记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2) (2) 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3) (3) 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 (包括宗地草图包括宗地草图) );;(4) (4) 有关界址点坐标;有关界址点坐标;(5) (5) 必要的变更数据的准备,如宗地分割时测设必要的变更数据的准备,如宗地分割时测设元素的计算;元素的计算;(6) (6) 变更地籍调查表;变更地籍调查表;(7) (7) 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如坐标、点的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如坐标、点的标记或点位说明、控制点网图;标记或点位说明、控制点网图;(8) (8) 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10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重点检查和核实以下内容:重点检查和核实以下内容:(1) (1) 检查变更原因是否与申请书上的一致检查变更原因是否与申请书上的一致2) (2) 检查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身份检查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身份3) (3) 全面复核原地籍调查表中的内容是否与实地全面复核原地籍调查表中的内容是否与实地情况一致,如:情况一致,如:l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号码等,身份证号码、号码等,l土地坐落、四邻宗地号或四邻使用者姓名,土地坐落、四邻宗地号或四邻使用者姓名,l实际土地用途实际土地用途l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情况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情况等 11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后,必须对有关地籍资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后,必须对有关地籍资料作相应的变更通过变更后,本宗地的料作相应的变更通过变更后,本宗地的图表图表、、卡卡册册、、证证之间,之间,相邻宗地之间的边界描述相邻宗地之间的边界描述及及宗地四邻宗地四邻等内容等内容不应产生矛盾不应产生矛盾。

      做到各种地籍资料之间有关做到各种地籍资料之间有关内容一致内容一致地籍资料的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地籍资料的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 :l用用精度高精度高的资料取代精度低的资料;的资料取代精度低的资料;l用用现势性好现势性好的资料取代陈旧的资料;的资料取代陈旧的资料; 12为保证变更地籍资料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要求:为保证变更地籍资料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要求: 1.1.宗地号、界址点号的变更宗地号、界址点号的变更 l宗地合并、分割、边界调整时,宗地必须宗地合并、分割、边界调整时,宗地必须赋以新号赋以新号;;l旧界址点废弃后,该点编号作为历史,不复再用,新的界址点旧界址点废弃后,该点编号作为历史,不复再用,新的界址点赋予新号赋予新号 2. 2. 宗地草图的变更宗地草图的变更 宗地草图必须宗地草图必须重新绘制重新绘制 3. 3. 地籍调查表的变更地籍调查表的变更 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在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在现场调查时填写现场调查时填写,并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并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认可,用以替代旧的地籍调查表认可,用以替代旧的地籍调查表4. 4. 地籍图的变更地籍图的变更 原图存档,原图存档,变更在二底图上进行。

      变更在二底图上进行5. 5. 宗地图的变更宗地图的变更 按新的宗地草图或地籍图制作宗地图按新的宗地草图或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136. 6. 宗地面积的变更宗地面积的变更 l用解析坐标计算新的宗地面积用解析坐标计算新的宗地面积l用用新的精确度高新的精确度高的宗地面积的宗地面积取代取代旧的旧的精度较低精度较低的面的面积值,由此而引起的积值,由此而引起的街坊内宗地面积之和街坊内宗地面积之和与与街坊面积街坊面积的不符合值可不作处理的不符合值可不作处理,统计也按新面积值进行统计也按新面积值进行l如果新旧面积如果新旧面积精度相当精度相当,且差值在限值之内,则仍,且差值在限值之内,则仍保留原面积保留原面积 l宗地合并时宗地合并时,合并后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之,合并后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之和相等;和相等;l宗地分割时宗地分割时,分割后的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分割后的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相等,闭合差按比例配赋;相等,闭合差按比例配赋;l边界调整时边界调整时,调整后的两宗地面积之和不变,闭合,调整后的两宗地面积之和不变,闭合差按比例配赋差按比例配赋 147. 7. 界址点坐标的处理界址点坐标的处理 l如果原地籍资料中如果原地籍资料中没有该点的坐标没有该点的坐标,则新测,则新测的坐标直接作为重要的地籍资料保存备用。

      的坐标直接作为重要的地籍资料保存备用l如果如果旧坐标值精度较低旧坐标值精度较低,则用新坐标取代原,则用新坐标取代原有资料l如果如果新测坐标值新测坐标值与与原坐标值原坐标值的差数在的差数在限差之限差之内内,则,则保留原坐标值保留原坐标值,新测资料归档保存新测资料归档保存8. 8. 房屋的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等要素的变更房屋的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等要素的变更 重新调查和更新重新调查和更新 15第二节第二节 变更界址测量变更界址测量变更界址测量是为确定变更界址测量是为确定变更后变更后的的土地权土地权属界址属界址、、宗地形状宗地形状、、面积面积及及使用情况使用情况而进行而进行的测绘工作的测绘工作 变更界址测量包括变更界址测量包括更改界址更改界址和和不更改界不更改界址址两种测量两种测量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 :l一是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界址点、线的检查; ;l二是进行二是进行变更测量变更测量 16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一一) ) 原界址点有坐标原界址点有坐标1. 1. 界址点检查界址点检查(1)(1)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

      检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查内容包括:界标是否完好界标是否完好,,复量各勘丈值复量各勘丈值,,检查它们检查它们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符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符 按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按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l如果如果界址点丢失界址点丢失,则应利用其坐标,则应利用其坐标放样出它的原始位置放样出它的原始位置,再用,再用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检查,然后取得有关指界人同意后埋设新界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检查,然后取得有关指界人同意后埋设新界标l如果放样结果与原勘丈值检查如果放样结果与原勘丈值检查结果不符结果不符,则应查明原因后处理则应查明原因后处理l如果如果发生分歧发生分歧,则不应急于做出结论,宜,则不应急于做出结论,宜按按““有争论界址有争论界址””处处理理,即设立临时标志、丈量有关数据、记载各权利人的主张如,即设立临时标志、丈量有关数据、记载各权利人的主张如果各方对所记录的内容无异议,则签名盖章果各方对所记录的内容无异议,则签名盖章 17(2) (2) 若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间或与邻近地物点若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间或与邻近地物点间的距离与间的距离与原记录不符原记录不符,则应分析原因,按不同情况,则应分析原因,按不同情况处理:处理:l如果如果原勘丈数据错误明显原勘丈数据错误明显,则可以依法修改。

      则可以依法修改l如果如果检查值与原勘丈值的差数超限检查值与原勘丈值的差数超限,经分析这是,经分析这是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则可用红线划去原数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则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写上新数据;如果不超限,则保留原数据据,写上新数据;如果不超限,则保留原数据l如果分析结果是如果分析结果是标石有所移动标石有所移动,则应使其复位则应使其复位 182. 2. 变更测量变更测量(1) (1) 宗地分割宗地分割及及调整边界调整边界时,可按预先准备时,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设立界好的放样数据,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设立界标;也可先设置界标,然后用解析法测量界标标;也可先设置界标,然后用解析法测量界标的坐标2) (2) 合并宗地及边界调整时合并宗地及边界调整时,要,要销毁不再需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要的界标,并在原界址调查表复制件中,用红,并在原界址调查表复制件中,用红笔划去有关点或线笔划去有关点或线 19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一般是用当时已有的一般是用当时已有的高精度的仪器高精度的仪器,实,实测宗地界址点坐标具体内容除测宗地界址点坐标。

      具体内容除没有分割没有分割、、边界调整边界调整及合并宗地时及合并宗地时设置新界址点设置新界址点及及销毁销毁不再需要界址点不再需要界址点的工作外,其他的工作外,其他与与““更改界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测量址的变更地籍测量””基本相同基本相同 20第三节第三节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界址的恢复与鉴定一、界址的恢复一、界址的恢复 界标可能因界标可能因人为人为的或的或自然自然的因素的因素发生位移发生位移或或遭到遭到破坏破坏,为保护地产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保护地产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须须及时及时地对地对界标的位置进行恢复界标的位置进行恢复恢复界址点的放样方法一般有恢复界址点的放样方法一般有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极极坐标法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界址点放样界址点放样是是测定界址点位置测定界址点位置的的逆过程逆过程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归纳为两种已知数据的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归纳为两种已知数据的放样,即放样,即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和和已知角度的放样已知角度的放样 211. 1. 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 指界址点与周围各类点间的距离,如:指界址点与周围各类点间的距离,如:(1) (1) 界址点与界址点与界址点界址点间的距离;间的距离;(2) (2) 界址点与界址点与周围相邻明显地物点周围相邻明显地物点间的距离;间的距离;(3) (3) 界址点与界址点与邻近控制点邻近控制点间的距离。

      间的距离2. 2. 已知角度的放样已知角度的放样已知角度一般是指界址点和控制点连线与控制点和定向点之间连线的夹角已知角度一般是指界址点和控制点连线与控制点和定向点之间连线的夹角 方法:方法:l把把经纬仪经纬仪架设在测站上,瞄准定向方向架设在测站上,瞄准定向方向并使并使经纬仪读数置零经纬仪读数置零;;l顺时针顺时针转动经纬仪的读数等于转动经纬仪的读数等于ββ,移动,移动目标,使经纬仪十字丝中心与目标重合目标,使经纬仪十字丝中心与目标重合 22二、界址的鉴定二、界址的鉴定 依据地籍资料与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依据地籍资料与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 (简称鉴界简称鉴界) )l问题界址点如问题界址点如有坐标成果有坐标成果,且临近还有控制点,且临近还有控制点( (三三角点或导线点角点或导线点) )时,则可参照坐标放样的方法予以测时,则可参照坐标放样的方法予以测设鉴定l如如无坐标成果无坐标成果,则能在现场附近找到其他的明显界,则能在现场附近找到其他的明显界址点,应以其暂代控制点,据以鉴定址点,应以其暂代控制点,据以鉴定l否则,需要新施测控制点否则,需要新施测控制点,测绘附近的地籍现状图,,测绘附近的地籍现状图,再参照原有地籍图、与邻近地物或界址点的相关位置、再参照原有地籍图、与邻近地物或界址点的相关位置、面积大小等加以综合判定。

      面积大小等加以综合判定 231.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1) (1) 调用地籍原图、表、册调用地籍原图、表、册2) (2) 精确量出原图图廓长度,与理论值比较是否精确量出原图图廓长度,与理论值比较是否相符,否则应计算其伸缩率,以作为边长、面积改相符,否则应计算其伸缩率,以作为边长、面积改正的依据正的依据3) (3) 复制鉴定附近的宗地界线原图上如有控制复制鉴定附近的宗地界线原图上如有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点或明确界址点( (愈多愈好愈多愈好) ),尤其要特别小心的转,尤其要特别小心的转绘4) (4) 精确量定复制部分界线长度,并注记于复制精确量定复制部分界线长度,并注记于复制图相应各边上图相应各边上2. 2. 实地施测实地施测 24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 *一、概一、概 述述1. 1. 土地分割测量的含义土地分割测量的含义 土地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 (也称也称土地划分测量土地划分测量) )是一种是一种确确定新的地块边界定新的地块边界的测量作业的测量作业 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土地分割测量: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土地分割测量:(1) (1) 用地范围用地范围的调整,或相邻地块间的的调整,或相邻地块间的界线调整界线调整。

      2) (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实施和按规划选址的实施和按规划选址3) (3) 土地整理后的土地整理后的地块或宗地的重划地块或宗地的重划4) (4) 因规划的实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块或宗地内因规划的实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块或宗地内包含几种地价包含几种地价而需要明确界线的而需要明确界线的5) (5) 地块或宗地需要地块或宗地需要根据新的用途划分根据新的用途划分出新的地块或宗地出新的地块或宗地6) (6) 由于不在上述之列的原因引起的土地分割或重划由于不在上述之列的原因引起的土地分割或重划 252. 2. 土地分割的方法土地分割的方法分为分为图解法图解法和和解析法解析法l图解法:是指从图纸上图解相关数据计算土地分图解法:是指从图纸上图解相关数据计算土地分割元素的方法;割元素的方法;l解析法:是指利用设计值或实地量测得到的数据解析法:是指利用设计值或实地量测得到的数据计算土地分割元素的方法计算土地分割元素的方法 3. 3. 土地分割测量程序土地分割测量程序土地分割测量的程序为土地分割测量的程序为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实地实地调查检核调查检核、、土地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 26几何法土地分割,是指依据有关的几何法土地分割,是指依据有关的边边、、角角元素元素和和面积值面积值,,利用数学公式利用数学公式,求得地块分割,求得地块分割点位置的方法。

      点位置的方法 二、几何法分割二、几何法分割 271. 1. 三角形的土地分割三角形的土地分割( (F F--整个地块的面积整个地块的面积 f f--预定分割面积预定分割面积 P P--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面积 ) )(1) (1) 过三角形一边的定点过三角形一边的定点P P,作一条直,作一条直线,分割为预定面积线,分割为预定面积f f图图10-110-1过边上定点分割三角形过边上定点分割三角形 PD×PD×AQAQ=2f =2f 若若∠∠A为为已知数据或用已知数据或用经纬仪测经纬仪测得,得,则则 28(2) (2) 过三角形一顶点过三角形一顶点B B作一条直线,分割为作一条直线,分割为预定面积预定面积f f图图10-210-2过顶点分割三角形过顶点分割三角形 P PABCABC:P:PDBCDBC=AC:=AC:DCDC=F:f =F:f 如果已知如果已知△△ABCABC的高的高BEBE,则:,则: DCDC x BE/2=f x BE/2=f 29(3) (3) 分割线平行于一边分割线平行于一边(AC)(AC),分割为预定面,分割为预定面积积f f。

      图图10-310-3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分割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分割 两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应边平两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应边平方的比方的比则则P PABCABC:P:PPBQPBQ=AC=AC2 2:PQ:PQ2 2=AB=AB2 2:PB:PB2 2=BC=BC2 2:BQ:BQ2 2=F:f=F:f即即 30(4) (4) 分割线与一边正交,分割为预定面积分割线与一边正交,分割为预定面积f f图图10-410-4与一边正交的三角形分割与一边正交的三角形分割 △△BDCBDC与与△△PQCPQC相似相似,,PQPQ BD=CQBD=CQ CDCD 所以所以 PQ×PQ×CQCQ=2f =2f 则则 =2f =2f 即即 312. 2. 梯形的平行分割梯形的平行分割 分割线应平行底边分割线应平行底边,分割为预定面积,分割为预定面积f f分割方法有垂线法与比例法方法有垂线法与比例法1) (1) 垂线法垂线法图图10-510-5垂线法分割垂线法分割 延长延长ABAB、、DCDC相交于相交于E E,作,作BG∥CDBG∥CD,,BI⊥ADBI⊥AD,,EH⊥AD EH⊥AD 则则 AG:AD=BI:EH AG:AD=BI:EH AG=ADAG=AD−BC BC  P PEADEAD−P PAPQDAPQD=P=PEPQEPQ=F=F−f f P PEPQEPQ:P:PEADEAD=EK=EK2 2:EH:EH2 2  32(2) (2) 比例法比例法 图图10-610-6比例法分割比例法分割 分割梯形与原梯形面分割梯形与原梯形面积积的比:的比:分割梯形与原梯形侧边边长的比:分割梯形与原梯形侧边边长的比:即即 h1= m×h AP= m×AB DQ= m×DC h1= m×h AP= m×AB DQ= m×DC 检核检核: : 2f =(L2f =(L1 1+L+Ln n) h) h1 1  333. 3. 任意四边形的分割任意四边形的分割图图10-710-7过四边形一边上定点分割面积过四边形一边上定点分割面积 (1) (1) 分割线过四边形一边上任一定点,分割为预定面积分割线过四边形一边上任一定点,分割为预定面积f f。

      连接连接PD,PD,计算计算△△PADPAD的面积设为的面积设为F F 如如f f>>F F 以以△△PQDPQD补足补足, Q, Q点定位法如下点定位法如下: : 过过P P作作PE⊥CD PE⊥CD f−F=PPQD=DQ·PE DQ=如如f f<<F F 三角形土地分割方法三角形土地分割方法 34(2) (2) 分割线平行于四边形一边,分割面积分割线平行于四边形一边,分割面积预定为预定为f f图图10-810-8四边形的平行分割四边形的平行分割 过过B B作作BE∥ADBE∥AD,计算,计算△△BCEBCE的面积,设为的面积,设为F F 若若f f>>F F 10-8(a)10-8(a) 梯形的平行分割法梯形的平行分割法 f f<<F F 10-8(b)10-8(b) 三角形分割线平行于底边的方法三角形分割线平行于底边的方法 354. 4. 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图图10-9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U UV V△△ABCABC的总地价的总地价 W=PW=PBADBAD·U+P·U+PBCDBCD·V·V将将△△ABCABC分割分割BPQ BPQ △△BPQBPQ的地价的地价 ω=Pω=PBPEBPE·U+P·U+PBQEBQE·V·V由图可知:由图可知: 36因需按地价分割因需按地价分割( (即分割其总价应等于预定的即分割其总价应等于预定的ω)ω),故应,故应以地价代替面积以地价代替面积 U UV V图图10-9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BP=m×BA PE=m×AD BQ=m×BC BP=m×BA PE=m×AD BQ=m×BC h1=m×h QE= m×CDh1=m×h QE= m×CD核验:核验: 2ω=(PE×U+QE×V)h12ω=(PE×U+QE×V)h1 37三、数值法土地分割三、数值法土地分割指以地块的指以地块的界址点坐标界址点坐标作为分割面积的依据,利用作为分割面积的依据,利用数学公式,求得分割点坐标的方法。

      数学公式,求得分割点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精度较高精度较高,且可,且可长久保存长久保存,常用于,常用于地域较地域较大大及及地价较高地价较高的地块划分的地块划分图图 10-10 10-10 四边形分割图示四边形分割图示 A、、P、、B点的共点的共线线方程:方程: C、、Q、、D点的共点的共线线方程方程为为::1,2,3,41,2,3,4对应对应A,B,C,D A,B,C,D 三个方程三个方程, ,解求四个未知数解求四个未知数 ?????? 38图图10-11 10-11 过定点分割图示过定点分割图示 (1) (1) 当当P P、、Q Q两点所在的直线过一定点两点所在的直线过一定点K K P P、、K K、、Q Q三点共线方程:三点共线方程: (2) (2) 当当PQPQ平行多边形一边时平行多边形一边时 ,, (3) (3) 当当PQPQ垂直于多边形一边时垂直于多边形一边时 39上述结论上述结论适用于不同形状地块的土地分割计算适用于不同形状地块的土地分割计算,包括三,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多边形地块角形、四边形以及多边形地块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1) 坐标系的转换坐标系的转换::测量坐标系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或施工坐标系。

      与数学坐标系或施工坐标系2) (2) 点的编号顺序点的编号顺序::顺时针顺时针,以保证面积值为正如果采用,以保证面积值为正如果采用逆时针逆时针编号,则应取编号,则应取绝对值绝对值3) (3) 当地块边数较多时,可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图形分别计当地块边数较多时,可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图形分别计算若无法定出分割点算若无法定出分割点P P、、Q Q所在的边,则可将邻近边的直线方所在的边,则可将邻近边的直线方程尽皆列出,分别参与方程组的计算,并依据面积条件进行取程尽皆列出,分别参与方程组的计算,并依据面积条件进行取舍,以求得最终的分割点坐标舍,以求得最终的分割点坐标 40 本章节完本章节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