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实用法律基础心得体会.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84937096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实用法律基础心得体会文章摘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因此,它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它已经成为与每个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学法、懂法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态度和技能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合同法、婚姻法、保险法、证券法,甚至与之相关的刑法知识,为规避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同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关键词:法律 学习方法 心得体会我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体会如下:一、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一开始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绝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多开一扇大门;要认识到选择自我学习的原因是时间所迫而这种学习本身的自由松散因此,要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从内心深处重视学习,把网络学习当成真实的课堂,严格按照老师制定的课程和进度安排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当日内容,当日学习,当日消化在学习方法上,要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认真思考、学以致用的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合同法的时候,除了记忆合同法的每一个条款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外,还应该针对每一条的条文规定,寻找或者自我设计相关的案例进行佐证,以此加深记忆,深化理解。

      只有从态度上重视,才能去主动的学习,只有主动的学习,才能寻找方法,探索技巧,改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质量二、根据法律专业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法律专业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它的规范性法律的调整对象包括了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因此,体系非常庞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门别类同时,它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这一学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专业术语和规范化的程序所构成因此,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和学习者本人的特点相结合,我总结了以下学习方法 (一)识别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按照了解、掌握、运用的逻辑顺序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习之初,可以参考工具书和网络课程中的提示,对于基础性的法律概念(如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终止的区分,假释与缓刑等,民法中的侵权法、物权法与债法的区别等),这些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准确记忆,更要学会比较和运用对于其它内容,比如小的部门法,或者不常用且较生僻的概念,只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即可只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有所获二)比较是学习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方法。

      法律体系中,同一部门法中有非常相似的内容,比如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终止与中止,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与公诉;被害人、自诉人、公诉人等;公司法中的债权与股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知识点而不同的部门法中,也有非常相似甚至概念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东西等等如果采取比较的方法,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通过发散式的思维方式,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既同时学习了好几个知识点,又加深了理解,避免混淆三)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既能巩固知识,又增加了学习兴趣除了规范性外,法律还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实践应用每学习完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参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法律条文是相对不变的东西,而实践中的案例却是动态的,每一个案件的处理,不是生搬硬套法条,而是在综合分析动机、后果、时间、地点、主体实际情况及证据等因素后,经过逻辑推理而达成的最终意见同时,案例和练习,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候因条文本身的枯燥乏味,有时候因遗忘、混淆,往往会出现烦躁、厌学情绪,这时候,鲜活的案例分析可以改变这种精神状态三、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学习虽然法律是一门规范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即使我们没有法学家和律师那样精通,但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思维方式,熟悉了最重要的法律条文和最常见的法律纠纷及解决途径,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法律也能够成为一项非常实用的工具。

      在学习法律以前,我对公司法和劳动法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了解了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了解了怎样才能做到对女职工的“四期”保护这些知识都对我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工作中,有时候感觉到自己对相关知识理解的深度远远不够,这又激发我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总之,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循环,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断督促自己戒骄戒躁,享受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