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行为护理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运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358797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3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合行为护理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行为护理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常州市德安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6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综合行为护理比较护理前及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评(SRS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PSQ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RS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行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促进卒中后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脑卒中;行为护理;睡眠障碍R473.74B1007-8231(2019)03-0192-02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一般发生于卒中后的4~16周内,而这一时期时脑卒中后康复的黄金期,睡眠障碍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神经细胞的修复,而且会阻碍躯体功能康复的进程,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以及精神症状,增加二次卒中的风险[1,2]。

      因此,有效干预睡眠障碍对促进脑卒中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行为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常州市德安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62例,均符合我国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睡眠障碍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失眠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者;伴有其他疾病导致的失眠症者;躯体全瘫者;有酒精或药物依赖的患者62例患者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57~80岁,平均(68.4±7.8)岁;病程4~16周,平均(8.3±2.6)周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都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与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针对睡眠障碍给予心理疏导,并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及通风良好,指导患者睡眠前不宜进食、情绪激动等,做好卫生工作,以保证身体与环境的舒适观察组除上述护理外,还实施综合行为护理,措施如下:(1)建良好的睡眠习惯指导患者只有在身体困倦时才可睡眠,尽可能控制白天睡眠时间,夜间入睡困难时可适量进行肢体放松训练,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2)控制患者的轻度睡眠时间,以提高夜间睡眠的效率3)纠正患者对睡眠须达到八小时的错误认知,向其解释个体的差异会导致睡眠差异,不需要刻意的追求睡眠的总时间,同时纠正部分患者对失眠后果的夸大,以帮助患者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睡眠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及护理4周后分别评估以下指标:(1)采用睡眠情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估,该量表满分为50分,总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低;(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进行评估,此量表共包含了七个维度,总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低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量数据以(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用例(%)进行描述,组间比较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RS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脑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导致,有研究显示[3,4],卒中后脑神经功能受损、偏瘫障碍以及心理焦虑等是导致卒中后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其中患者对睡眠的心理态度尤为重要,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而夸大睡眠障碍的后果,引发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5]。

      本研究对脑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行为护理,控制睡眠时间,纠正不良睡眠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睡眠的正确认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行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促进卒中后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娟.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9):40-42,50.[2]谢艳,刘志广.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61-63.[3]刘红,沈斌,李卫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7,38(7):782-784.[4]张景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6):34-35.[5]林芳.综合睡眠干预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8-2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