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戴高帽子的大侠.docx
6页爱戴高帽子的大侠 □王振川“一诺千金”出自西汉初年的大侠季布,他在汉文帝时代,曾经担任河东太守,后来也在河东去世汉高祖的仇人季布是秦汉之际楚地人,少年时就是个重信义、守承诺的侠客,武功非常好后来投奔楚霸王项羽手下做将军,抗击暴秦楚汉相争时,季布便常常跟着项羽攻打汉王刘邦刘邦是个善于用人的好君主,但不是个好将军只要是自己带兵打仗,就经常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命在刘邦打败仗逃命的年代,他最害怕的人就是季布季布既能打又能追,把刘邦欺辱得够呛季布的同母弟弟丁公,也曾经追赶过刘邦追急了,刘邦就向丁公说好话:“你和我都是英雄好汉,过去交情不浅,现在怎能够逼人太甚呢?”丁公心软,就把刘邦放过了 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季布和丁公都还活着丁公心想,自己帮过刘邦的忙,一定能够在汉朝讨个官职,就去投奔刘邦谁知道,刘邦耍无赖,把丁公抓起来,说:“丁公在霸王手下为臣时,不能忠于职守,在战场上放跑了敌人的头目,致使霸王失去了天下于是就把丁公斩首示众,刘邦还特意向臣子们示威:“做臣子的,以后不要向丁公学习!” 刘邦杀了丁公还不算,想起了曾经追赶过他的季布,仍然恨得牙根痒痒,就下了一道诏书:“有举报季布下落者,赏赐千金;有敢窝藏季布者,诛灭三族。
派出很多人马,到处搜捕季布 季布只好四处逃命大侠朱家来救命季布是个侠客,在江湖上朋友很多他先逃到濮阳豪强周氏的家里,躲了一阵子,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刘邦的捕快们很快追过来了 周氏没有办法,就找季布商量:“朝廷搜捕得很急,马上就要到我家了您如果能够听我的,我就给您想办法如果不听,那我只好自杀谢罪了季布说:“那我听您的,让我怎么做都行 就像《水浒》中孙二娘给武松改换行头一样,周氏也给季布改头换面,剪短了头发,穿上了破衣,戴上了刑具,打扮成一个奴隶的样子然后又在家里找了几十个相貌打扮都相似的奴隶,一起装入广柳大车,拉到鲁国大侠朱家的家里贩卖那时候,豪强贩卖奴隶,应当是家常便饭了 朱家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侠,成天干违法乱纪的勾当他一猜,就猜到了周氏的[来自wwW.lw5U.coM]意图,知道著名的大侠季布,就藏在这几十个奴隶之中他也没有点破,一股脑地,就把这批奴隶买了下来,安置在一处偏僻的田庄,替他干农活 朱家这个人很了不起,他不但要保住季布的性命,还要替季布寻找出路他想了想,汝阴侯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汉朝的功臣,为人比较侠义,一定会帮忙的,就跑到洛阳找夏侯婴朱家对夏侯婴说:“季布有什么罪?只不过是各为其主,忠于职守而已。
项羽手下的臣子多了,难道都要杀光才行?现在皇上刚刚得了天下,就因为私怨而报复一个人,显得太没有气量了季布这个人很有本事,被搜捕得急了,也许就会逃往北方的匈奴,或者南方的南越,为敌国去效力以前,楚平王追捕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吴国,带兵报仇,将楚平王掘墓鞭尸,这何其残酷啊!您为什么不向皇上好好讲讲这个道理呢?”夏侯婴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季布就藏在朱家的家里,便点头答应了过了些时候,夏侯婴到长安拜见刘邦,抽着空就把这番道理给刘邦讲了刘邦本来也不是糊涂人,冷静下来一想,果然是这么回事,就下诏赦免了季布这是汉初著名的侠客故事人们称赞季布能化刚为柔、忍辱待时;称赞朱家能冒着诛灭三族的危险,营救素不相识的季布痛斥勇士樊哙孝惠帝时代,季布升官为中郎将当时吕太后执政,匈奴单于派人送来一封很无礼的信件,说太后守了寡,没有[来自wwW.lW]男人,而自己则没有妻子,愿意与吕太后结为连理,共度美好时光这封信把吕太后气坏了,召集众将商议,想要出兵讨伐匈奴太后的妹夫、著名的勇士樊哙,为了替太后消气,就大义凛然地说:“我愿意带十万雄兵,横行匈奴,斩单于的首级 殿上诸将,为了讨好吕太后,都附和樊哙,说应该出兵只有中郎将季布,厉声斥责樊哙:“樊哙这样乱说,就该斩首!过去,高祖皇帝带领三十万雄兵,被匈奴人困在平城,差一点不能生还。
当时樊哙就在军中,难道不知道匈奴的实力?现在为什么说带十万雄兵就能横行匈奴?这是当面欺骗太后!以前,秦朝讨伐匈奴,从全国征兵,激发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很快就亡了国现在,国家经过了多年的战争,疮痍未复,民生凋敝,樊哙这样阿谀太后,难道想摇动天下吗?所以樊哙应该斩首!” 樊哙是刘邦的亲信,太后的妹夫,又是建国的功臣而季布充其量只算是一员降将,或者说是被赦免的罪犯,他敢这样顶撞太后和樊哙,确实是胆量过人,把殿上的诸将都吓坏了但季布的道理讲得挺正确谁也不能反驳,太后默默不语,让大家散会,再也不提讨伐匈奴的事情后来,太后给匈奴单于回复了一封极谦卑的信,说自己老了,不能再结婚了等等又给单于赠送了许多财宝和美女,暂时地稳住了单于许多年后,汉武帝猛打匈奴,就是想报此仇大侠爱戴高帽子季布在朝里做了几年中郎将,后来被放出去,担任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位著名的舌辩之士叫曹丘生,在长安一带上蹿下跳,结交权贵,谋取私利汉文帝宠幸一位叫赵谈的宦官,曹丘生就与赵谈结交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本来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地位重要,也成了曹丘生结交的目标季布待在河东,却也时时关注着长安的动静他听说窦长君与曹丘生结交,就写了一封信给窦长君,劝谏道:“我听说曹丘生不是忠厚长者,您应该避嫌,不要与他交往。
季布是一番好心,窦长君是外戚,如果结交匪人,很容易惹祸上身,陷入复杂的政治矛盾中的 曹丘生的嘴巴太甜,窦长君根本抵挡不住诱惑,还是与曹丘生相处甚欢过了些时候,曹丘生要离开长安了,想到河东结交大侠季布,让窦长君给他写一封介绍信窦长君说了实话:“季将军很不喜欢您的为人,您还是不要招惹他 曹丘生信心十足,根本不怕季布为难他,再三请求窦长君写信长君无奈,只好写了曹丘生人还没到河东,就先派人把信投过去了,季布果然生气,做好了惩治曹丘生的准备 曹丘生见了季布,大大方方地作了一揖,侃侃而谈:“咱们楚地有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不仅楚地流行,连中原一带都流行您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名声呢?都是我们这些舌辩之士替您做的宣传啊!我和您,都是南方楚地之人,有同乡之谊让我到天下各地宣扬您的名声,有什么不好呢?您为什么这样讨厌我呢?” 曹丘生把高帽子给季布一戴,季布简直乐坏了他把曹丘生引到后堂欢宴,留住了一个多月,待以上宾之礼曹丘生走的时候,季布还送给他丰厚的盘缠曹丘生这个人,也有厚道的地方,果然到处宣传季布的美名季布能成为后世仰慕的大侠,曹丘生的宣传功不可没摘自《书摘》)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