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93804195
  • 上传时间:2023-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6.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一、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总体特征 高考共向考生提供了15套英语试卷,全国卷2套,用于18个省份;分省命题卷13套,用于本省份高考这些试卷“稳定中求开展〞,继续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察,试卷构造、考试内容和试卷难度 基本稳定,词汇量要求稍有提高,个别省恢复了听力考试,使英语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 1、坚持既定命题原则,试题研发语境化全国高考卷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下命题原则:“突出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在注重交际方面尽管目前高考英语实际上表达有限,但命题人在试题中尽量表达一些交际原则,尽量融合语言的真实性等试题设计融汇语境化原则,语境化试题设计在各题型都可表达,主要表达在语法知识测试、完形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等 2、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到书面表达等,命题素材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经历相关,表达时代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生活知识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

      尤其是语篇类试题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局部的素材,题材多样化 3、试题表达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全国课标卷主要表达在书面表达局部,以考察考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示尽量简洁以防止学生直接翻译提示信息,且给考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大局部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二、全国卷高考英语命题历年分析 〔一〕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阅读理解在全国卷中占总分值37%阅读理解考察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推断和鉴赏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话题的简短文章阅读命题选材遵循语言真实、贴近时代和生活的原则,局部语篇融会思想性和教育性,传递正能量素材语篇体裁多样化,一般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两节的阅读量相对稳定,5篇语篇词数合计1000余词 1、分析〔见阅读理解表1〕 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如下: 一 从文章体裁来看:近年高考以说明文为主,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为辅说明文文章生词量大,内容新颖但题目比较简单应用文短小精悍,题目简单,学生喜欢做记叙文内容有趣,文章易懂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仔细推敲并弄清楚隐含意义。

      二 从阅读理解题目类型来看: 1、阅读理解对细节理解题方面的考察所占比例在50%以上,考察难度稍有增加,表现在:(1) 答案跨段落搜集;〔2〕题目信息与原文信息表达方式不一致;〔3〕需将几个信息综合才能得出答案所以今后阅读课中以细节理解题为重 2、在近几年高考中,推理判断题量稳定,在5个左右,题目数量分布均匀,设题往往和细节理解相连,但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题目中难度较大的一类,因此需要加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词义猜测题目比例虽小,但要注意对短语的考察〔如2015新课标2卷考察短语“signed off〞〕 4、主旨大意题每年都有1-2:小题,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难点,在主旨大意题目中注意不能直接根据主题句判断,需要学生整体把握,通过判断、归纳、推理得出 2、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1〕在阅读课型问题设计时,能多设计“who,where,when,what,why,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从高一或高二开场,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英语课外读物,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及相关知识,缩小文化知识差距,从知识层面做好准备。

      〔近几年高考阅读题材屡次涉及英国和美国的风土人情及科技创造如,:2015新课标2卷“间隔年〞,去伦敦旅游都是关于英国“学校和文化〞的材料〕 〔3〕丰富阅读材料,充实阅读内容,设计多种练习类型,让阅读课变得更有魅力 〔4〕通过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发现、总结、记忆生词来扩大学生词汇量;分析长难句,让学生学会破句,猜测、理解句意 〔5〕指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原汁原味的英美文章,如,心灵鸡汤等美文,增强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七选五近年来,高考的阅读理解增加了信息匹配的 7 选 5 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构造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其命题表达了《新课标》“用英语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逐步获取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的阅读学习和教学理念《考试说明》对该题型命题目的的表述“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构造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1.具体分析〔见七选五表2〕 2.复习建议 从题型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题备选项可分为.a.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b.过渡性句子〔文章构造〕c.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

      其多余的两个干扰项也往往从这三方面进展设置,如主旨概括句或过于广泛或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构造,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等3、题型分析 分析篇章构造,把握全篇文脉是阅读填空题解题的关键分析文章的层次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分析整篇文章的层次,也就是段落,另一种是分析每一个段落内部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语篇与段落是有区别的,语段是篇章构造的中间层次,是由句子到篇的一种过渡形式,段落是在某些语体〔如说明文、议论文〕中比语段更大的意义单位,较小的段落可以只包括一个语段或一个句子,一般来说,一个段落通常由几个语段构成构成语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靠句际间意义的结合,二是靠句际间的关联词,逻辑性插入语来连接,在分析语段层次时,可以借助句际间的连接词语作出判断,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真正体会句际间的意义关系,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序上去发现断续点,理清层次,好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晰,只有层层入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4、解题策略 〔1〕理清句际间意义的关系 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各层各段的大意有机地组合而成,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间不管怎样错落有致,但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句之间都有一定的语脉,从逻辑意义上来看,语段的句际关系可分为平列、顺序、层递、转折、总分、解释、因果等关系。

      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有时可以包含一种以上的句际关系因此,理解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语脉,理清句际间的关系,进而理解语段或全文的内容 〔2〕找出句子之间的连接性的词语 文章的语句间的组合,除了从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分析外,还可借助句子之间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说明这个语段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的 基本关系有承接关系〔如 so, therefore, thus, hence,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等〕平列关系〔如first, second, third… ;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rst, next, then…;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to begin with, to conclude 等〕转折关系〔如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still, though, yet, in spite of, at any rate, in any case, whoever, whatever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by contrast, in comparison, by comparison, conversely, otherwise 等〕。

      层递关系〔如 also, further, furthermore, likewise, similarly,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s more, too, either, neither, not … but …, not only…but also 等〕 5、实施步骤 对一个语段或语篇的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进展: 〔1〕通读全文对文章进展快速浏览,寻找主题句,抓住文章构造及文章的写作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开场与完毕段落,尤其是文章的首段及末段末句,因为“开门见山〞与“结尾总结〞的写作方式为常见的写作方式,首段的末句一般是是全文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哪些内容,并简要指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时甚至会以提纲的形式进展呈现首段的末句对于快速掌握文章的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使读者迅速明确文章情节将如何展开,并对文章的写作主题有了整体的了解如果末句不是主题句,则需要继续寻找这时,可以考虑文章的写作方式是否为“结尾总结〞式,如两者均可排除,则需在文章中其他段落寻找主题句,但要注意,首段与末段的提示作用。

      〔2〕详读段落在短时间内,找出每段写作内容的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 文章正文局部通常分为假设干小段落各段落会根据整体文章写作主题展开,对文章主体进展的不同方面的描述找出各个小段落中的关键词,明确其描述内容,为整体试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3〕定位选项明确各备选选项的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根据文章整体构造与具体内容,将选项填入文中,填写时尤为注意各选项中出现的句子衔接手段及句中的衔接标志词 在定位选项时,要特别注意空格上下段的写作内容,以及空格上段尾句和下段首句的构造和意义将所选项放入空白处,看看是否与上下文构成语义及逻辑上的直接关系,是否符合该处语境能否承接前后的写作线索使文章无论内容还是衔接上都能做到通顺 〔4〕通读复检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考察逻辑关系和关联构造 在完成选项定位后,应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义是否连贯合理、各段落内容是否紧扣主题,语篇构造是否通顺连贯、具有一致性、符合逻辑,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格式以及用语是否恰当贴切,从而判断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相近选项的比照分析,个别干扰项由于与某个正确选项的内容相近具有很强的干扰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甄别,排除干扰,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要特别注意,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认向前的选择,否则不要仓促更改只要前两步投入了精力,动了脑筋,第一印象往往可信度很高 〔5〕确定排除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理由,最终确定答案〔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目的是考察考生阅读短文基础上的词法知识,要求考生通读短文后掌握大意,结合语境,综用词法知识等,要求考生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使短文意思通顺、构造完整命题要求大多数考点应让考生逾越句子层面选择答案,该题能较好地测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词汇运用能力 1.具体分析〔见完型填空表3〕 2. 以下是近年高考完形填空的常考词汇表:动词类:1“看〞 look看的动作/ see看的结果; watch观察/observe为了研究进展的观察; Notice注意catch sight of看见/ stare好奇地看/ glare瞪着看 Glance瞅见/glimpse瞥见 see a film watch TV2“说〞 telll sth to sb.=tell sb sth告诉的内容 talk with sb about sth强调说话者之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