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峡县学校管理工作汇报.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729186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西峡县学校管理工作汇报西峡县学校管理工作汇报西峡县教育体育局(2010 年 4 月 19 日)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边缘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县,总人口43万,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二区域大县,共辖7乡9镇3个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8所,现有在职教职工4998人,在校学生幼儿88799人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切实加强教育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着力构筑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 年 12 月我县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2009 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和全省“两免一补”先进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二、主要做法二、主要做法(一)(一)坚坚持依法管理,推持依法管理,推进进基基础础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发发展展- 2 -近年来,我县的学校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全程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督查落实,推进全县中小学校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主要是做到了“三个强化”:1、 、强强化化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抓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基础教育股、督导室、人事股、师训股、教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坚持了学校管理工作议事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坚持把学校管理纳入全县教育中心工作,每年初研究制定年度重点工作,都把学校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科学制订年度工作规划;平时下乡检查工作都过问学校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前两年全市学校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类学校对照标准认真整改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全县观摩评比,每年都要对全县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考评,坚持兑现奖惩,2009 年秋季发放奖金近 80 万元近三年来,先后组织全县学校管理观摩活动 6 次,对成绩突出的 12 个乡镇、65 所中小学校和 5 所局直学校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全县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打造了一批学校管理“窗口学校”2、 、强强化制度建化制度建设设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西峡县中小学管理评估细则》、 《西峡县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西峡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西峡县中小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从不同方面对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全县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校长管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我们还注重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考评结果与学校和教师评优评先、干部选拔任- 3 -用、教师职务晋升挂钩,为全县中小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创设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环境3、 、强强化依法管理化依法管理我们坚持把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作为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去年以来,先后 3 次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对我县《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针对检查出来的教育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强、教育环境不优等问题,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解决我们还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重点做好劝学、助学、保学工作,严把学生入口关和出口关,做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近年来,我们采取“代理妈妈”、“关爱女孩”等救助措施,累计捐资 650 万元,帮助 852 名贫困学生顺利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县初中、小学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 97%和 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 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1.1%二)(二)坚坚持德育持德育为为首,切首,切实实加加强强学生思想道德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设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德育规程》等政策文件,努力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机制1、加、加强强文明行文明行为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我们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县城”、 “中国旅游强县” 和省级文明县城的契机,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积极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和文明卫生常识进课堂工作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县城”活动,让学生当小教员、宣传员,充分发挥其对家长、社会的影响、督促和带动作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促使广大群众树立起城市- 4 -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为我县成功实现“创卫”和“创强”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县共有 15 所中小学校、35 名先进中小学生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2、加、加强强“三理三理”教育我们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了以伦理、生理、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理”教育,做到课程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安排、教学效果“五落实”在学前教育阶段,着重加强了卫生习惯养成和道德启蒙教育;在小学阶段,着重加强良好个性、健康体魄和卫生常识教育;在初中阶段,着重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与性格发展方面的常识教育;在高中阶段,着重进行青春期教育和传染病防治教育等。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全体中小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在 2009 年“学‘三理’知识,做美德少年”实践活动中,全县 18 名学生受到市级表彰,132 名学生受到县级表彰,县教体局受到市文明办的表彰3、加、加强强学生普法教育学生普法教育我们坚持把法律知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纳入教学管理,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不断健全完善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员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实践活动,指导、鼓励和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教育的实际社会效果我县连续五年,实现了青少年学生“零犯罪率”的目标三)(三)坚坚持改革持改革创创新,全力打造西峡教改品牌新,全力打造西峡教改品牌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学习“洋思经验”活动,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推出了具有西峡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5 -1、 、选选准准试试点,点,积积极极实验实验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完善我们在全面筛选的基础上,把条件较好的城区二小、四小、一中、二中、五里桥初中确定为县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点学校。

      我们还组织编写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探索》理论读本,组织优秀教师和学科教研员编写一至九年级各学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为试验学校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和学习模式2009年初,我们组织力量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科学翔实的“三疑三探”理论体系,编辑出版了《课堂教学的革命》一书(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面介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收集了实验所取得的成果2、科学、科学规规划,全面推广划,全面推广在实验成功之后,我们做出了向全县推广的决策,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确立了实验推广的短期规划和长期目标,明确了推广工作的方法步骤,制订了奖惩措施为了扎实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启用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完善了常规教学管理办法,修订了《西峡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加强过程管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强力推进,坚决破除消极畏难情绪,破除犹豫观望心态,把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内化为学校的日常教学行为,使“三疑三探”教改实验步入了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的快车道3、加、加强强督督导导, ,铸铸造品牌。

      造品牌我们把各乡镇中小学所有实验教师和所有教职工的个人资料登记造册,每年组织四次评估验收,评出优质课、合格课和不合格课,成绩通报全县,对优质课和合格课教师,由县教体局颁发证书;对不合格的教师,明确帮扶对象,限期达标 6 -对推广工作效果显著的乡镇、学校、教师,教体局每年都进行总结表彰努力打造一批成绩显著、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窗口示范学校四)(四)坚坚持加大投入,全力改善持加大投入,全力改善农农村村办办学条件学条件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项目、开展对口支教、动员社会捐赠等多种办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一是农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危房的存在,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村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三年来,共协调县财政共投入危改资金 1288 万元,改造 D 级危房 3.4 万平方米同时,先后争取上级项目 113 个,争取专项资金 1388 万元,消除 D 级危房5.6 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现存 D 级危房,全县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教学二是教学设设施配套工程施配套工程积极争取上级“两基”专项资金及县财政配套资金 537 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配备体音美器材 75 种、9820 件,教学仪器 566 种、21 万件,图书 21.29 万册,改善了学校的内部教学设施。

      按照河南省的统一部署,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课新桌凳 1.8 万套,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三是教育信息化建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3 年我们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消除了计算机空白乡镇2006 年以来,又启动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 8 个、卫星教学接收点 285 个、计算机网络教室 30 个,实现了远程教育覆盖面 100%的目标四是中小学布局四是中小学布局调调整工程我们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就近入学、有利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对全县中小学布- 7 -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共撤并高中 2 所、初中 7 所、小学及下伸点150 所,实现了“高中县城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的目标,基本形成了学校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资源配置优化的新格局同时,根据县城发展状况,又适时进行了城区学校布局规划,顺利实施了三中、四小规划建设工程,投资 2300 万元的城区四小,已于 2007 秋期招生开学,县城三中建设已纳入城镇规划,将有效缓解城区中小学的办学压力,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五是校园美化工程2009 年秋季以来,全县各学校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筹措资金 400 余万元,硬化校园 2 万平方米,铺设彩砖3000 平方米,修建花坛、花池、改造厕所、修建校园文化长廊、改建德育长廊,更换教师办公设施,使全县中心小学校园焕然一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舒适的育人、学习环境。

      五)(五)坚坚持人才持人才强强教,努力建教,努力建设设适适应应新新课课改的教改的教师队师队伍伍我们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和业务提高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1、 、强强化化领导领导班子建班子建设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善管理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前提,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用人观,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做到注重能力、注重实绩、注重民意,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年富力强、勤奋务实、勇于开拓的优秀人才,选配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从今年春期开始将对全县中小学校长重新培训一遍,以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我们要求校长必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