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部书籍宋元明清.ppt
18页五代:《旧五代史》o薛居正监修,也称《梁唐晋汉周书》o纪、志、传 o史料来源:范质《五代通录》;五代的 实录o优点: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o缺点:成书仓促,溢美、不实之辞 o原书已佚,今本是清人邵晋涵的辑本 五代:《新五代史》o欧阳修所撰,原名《五代史记》 o《四库全书总目》大致褒贬祖《春秋》,故义例谨 严;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 而事实则不甚经意 o本纪、列传、表、志之外,复设“世家”o《春秋》笔法、“呜呼传”o新旧《五代史》不可偏废其一宋:《宋史》、《辽史》、《金史 》o元顺帝时,宰相脱脱监修、欧阳玄等撰o《宋史》史料来源丰富:官修本朝史(起 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会要、国史 等);私人著作 o优点:史料丰富,叙事详尽o缺点:编排失当、对史料未认真加以考订o研究辽、金史的基本史料:《辽史》最略 ,《金史》稍详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o南宋李焘所撰,起宋太祖建隆元年止 宋钦宗靖康元年,中国古代私人所撰 篇幅最大的断代编年史o记述详赡﹐﹐史料丰富o李焘“平生生死文学间,《长编》一 书用力四十年”o“宁失於繁﹐﹐无失於略”; “考异” 宋:《三朝北盟会编》 o(南宋)徐梦莘撰o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 赵构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o史料来源:亲历者见闻、诏敕﹑制 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 志﹑文集﹑杂著等宋:《宋会要辑稿》o会要所:征集日历、实录、国史、各级政 府档案,宋朝《会要》的史料价值非常高 。
宋朝共修成本朝《会要》三千余卷o清人徐松据《永乐大典》等书辑成《宋会 要辑稿》o研究宋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帝系、后 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 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 域、蕃夷、道释等宋:地理类史书o北宋太宗朝乐史《太平寰宇记》:汉代至 宋初的州县沿革﹑山川形势﹑人情风俗 ﹑交通﹑人物姓氏﹑土特产、户口等o南宋祝穆《方舆胜览》o《临安志》、《吴郡志》、《东京梦华录 》、《武林旧事》等o地方志是收集史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元:《元史》o明太祖诏修,宋濂主持 o史料来源:元十三朝实录、《元经世 大典》;修撰官采访到的史料o缺点:错杂颇多、详略不均o文风: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 明白朱元璋口语化圣旨o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 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 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 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 ……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 里下著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著的,便是 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拏(即“拿”)来做军 ……钦此元:《新元史》o柯劭忞o综合明清以来元史研究成果,纠 正旧《元史》的严重错误,整齐 编纂体例明:《明史》o题名为张廷玉;万斯同、顾炎武等人 对《明史》的贡献o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明,编 排得当o史料来源丰富:完整的明朝各皇帝的 《实录》;邸报、方志、文集、私人 史著 明:《明实录》 o实录为据起居注、日历、时政记、诏 令等资料修成的编年体史书,是一朝 史料的汇总。
o通行的《明实录》不完整,错讹颇多 ,但史料价值不可忽视明:《明会典》 o会典是从唐、宋的会要体史书发展而 来o记载的明朝典章制度最为完备,可以 补充《明史》的不足o万历本《明会典》o明代官方的原始性资料之一明:地理类史书 o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o舆地山川总论;据明朝行政区划叙舆 地沿革,涉及兵防、赋役、水利、屯 垦、漕运等重要方面,是研究明代社 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o“政治地理学”,研究中国军事史、地 理、地方政治史的必读书清:《清史稿》o赵尔巽主编o史料来源于实录、清朝档案、私人著 述等,内容比较丰富o内容多错讹、失实之处 清:《清实录》o现存的清史原始史料,研究清代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必须凭借 的重要文献o常用版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包括《满洲实录》、太祖至德宗十 一朝实录、《宣统政纪》 清朝:地理类史书o全国性地志:《清一统志》o以《浙江通志》、《光绪顺天府志》 等为代表的各地区的地方志o《光绪顺天府志》:引用书名多达四 百七十多种,文中叙事都注明出处, 保存了不少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 料价值 关于《晋书》的两则趣事o一、日本学者认为《文选》未受《文心 雕龙》影响o顾龙反对该观点(《试论〈昭明文选〉 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文选与文 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o二、西晋初年某些神祠并不存在o周振鹤《不妨读读历代正史地理志》, 《随无涯之旅》,三联书店200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