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别了不列颠尼亚1.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49674426
  • 上传时间:2023-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2.品味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3.回顾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了解新闻和新闻特写的区别2. 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1.  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细节之处2.学习本文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也称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语言高度概括、篇幅短小,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二、关于新闻特写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形象性、文学性、感染力比新闻强,常带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篇幅较长,描写细腻三、朗读课文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四、分析课文,深入探究1.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明确: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 本导语的新颖之处:散文式的开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开篇点题,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同时也揭示出文章的主旨3.本文的主体部分是以什么为顺序来概述英方撤离香港的过程的?明确:时间顺序4.那么在不同的时间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明确:展示了六个不同的场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添马舰营区的告别仪式7时45分——英方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香港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写作是本文主体部分的一大特色。

      5.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巧妙的穿插了许多历史资料,那么如果把这些历史资料删去,对文章有何影响?明确:没有历史资料做支撑,文章将缺少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历史背景起到烘托现实场景的作用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是本文主体部分的另一写作特色6.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学生可自由发挥,教师重点讲解以下三处①“面色凝重的彭定康”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②“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③“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细节描写是本文主体部分的第三大特色7.本文的结语部分,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明确: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五、结语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同学们让我们高歌一曲,献给回归十年后依然在繁荣发展的香港,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集体起立,高唱国歌)六、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标题     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相融合                 导语     散文式的开头  开篇点题                                 主体     以时间为顺序   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                 结语     现实场景与历史意义的结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