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1.doc
8页《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编写体例生物学科 七年级 上册编写者 吴忠市区上桥中学 王建国吴忠市教研教培中心 刘学忠 一、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系(一)、生物教学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以下4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生物教学具体目标知识:1、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二、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系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5、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6、现代生物技术: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提示及教法建议:1、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特别是两个探究活动,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探究的模式不是唯一的,两个探究的区别在于收集证据的方法不同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3、教学方法上,要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有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4、科学探究的三种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对探究过程数据、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这是本单元教学最大的重、难点之一5、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是一个重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其中生产者的学习是一个难点;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及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资料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让学生弄清两点:一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二是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第二单元 生物与细胞教学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并能够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能够独立制作临时装片;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有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4、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5、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提示及教法建议::1、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并能够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能够独立制作临时装片,是重、难点之一每一个能独立使用显微镜,对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这一章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如类比、推理、资料分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知识的迁移。
对本章的要求达到教材介绍的程度即可,不要扩展、加深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在多细胞生物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问题是细胞的分化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如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5、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教学重、难点提示及教法建议::1、第一章要突出在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绿色植物以及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2、可采用边观察边比较、讨论等方法概述植物(如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种子植物与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3、第二章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本章的三个探究实验,在科学方法的训练上各有侧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侧重训练抽样检测的方法,“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侧重训练测量的方法4、第三章要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这些器官对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作用,认识到保护森林和其他植被的重要性5、第四章要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重要意义角度,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教育学生爱护绿色植物本章不光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6、第五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意义本章还要求学生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完成一个全过程的探究实验,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要求较高教师可适当加强引导,提倡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评价7、第五章的教学重点主要不是知识目标要让学生在调查、设计等探究、实践活动中,认识到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8、重点内容有种子的主要结构及菜豆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叶片的结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如水的循环及作用,有机物的制造,碳-氧平衡;等。
三、生物学科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进度教学参考课时、周次及时间要求:(注:生物学科(七年级)教学课时按照新课程课时安排要求—每周3课时)教 学 内 容参考课时周次时间要求绪 论11-28-27--8.3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92-59.3—9.25第一章 认识生物2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7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1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第四节 生态系统1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第二单元 生物与细胞116-119.28-11.6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4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1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2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1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3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311.2-11.11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812-1711.12-12.18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4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2第二节 种子植物2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4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2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1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1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2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利用1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教学参考课时39 期末复习5-618-1911.22-31总课时45期末测查201.4-5《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编写体例生物学科 八年级 上册编写者 吴忠市区上桥中学 王建国吴忠市教研教培中心 刘学忠 一、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系(一)、生物教学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以下4个方面得到发展:1、 获得生物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