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4页湖北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风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边、毛刺;设施上有锋利的倒棱2、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生物绳索不合安全要求3、设备在非正常装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转4、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四、环境管理有缺陷1、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2、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尝试放炮作业;瓦斯超限。
3、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堆放的成品、半成品占用作业空间;作业场地堆放无关物品;机器设备旋转不合理4、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安全通道的宽度不够;车辆的行进路线与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距离不足;交通路线上方高压线路架设过低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互相抵触的作业同时进行7、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它易滑物8、储存方法不安全易潮解物品直接用纸箱馐 禁忌物品混存混放9、环境温度、温度不当忌水物品存放于潮湿环境;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湿度过低 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 .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场地、环境等有缺陷 (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设计上的错误例如物件功能上有缺陷,没用的零件凸出,该有的联接装置而没有 强度不够如机械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用的绳索吊具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预防措施: 物件本身的缺陷是发生事故的诸多要素之一,因此,认识到物件的缺陷后,每个员工必须针对缺陷的症结所在采取不同的措施。
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要加强对其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反映,不操作有问题的设备器具;要按照设备保养制度的规定对设备器具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状态 (2)、防护措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没有防护装置如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安全标志;无防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等等 预防措施: 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是确保人员和物件(设备、危险物品)互不接触,从而起到避免人体损伤的安全保护网因此,员工要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装置,不能贪方便、图省事而不采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四有四必”(即: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进行电气作业时,应先检查绝缘和接地、接零情况,否则不能作业 (3)、工作场所的缺陷 没有安全通道;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物件堆放的位置不当;物件堆置的方式不当; 预防措施: 安全通道是能确保职工安全通行的道路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通畅 物件堆放必须按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做到物件堆放标准化 (4)、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的使用规定, 预防措施: 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造成事故 (5)、作业环境的缺陷 照明不当;通风换气差;作业环境的道路、交通的缺陷;噪声等 预防措施: 在照明、通风、道路、机械噪声等方面,要按国家标准设计、施工 有些工作场所还必须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员工要认识自然因素对人们和生产所产生的威胁,做好自身防范,从而保证自身安全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