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韧性培育策略探析:基于农村高职生群体的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030850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韧性培育策略探析基于农村高职生群体的分析 单楠 韩瑾瑾 张田利摘 要: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需要充分关注农村高职生群体的特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不同策略,教育引导不同学生获得共同提升本文认为,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需要充分关注影响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各种因素,并基于因素选取相应策略关键词: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策略心理韧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顺利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更可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追求人生价值的心理追求可以说,高心理韧性,是学生理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也是学生发展需要具备的目标需求本文立足于农村高职生群体,尝试结合具体研究实践,提出可供参考的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提升策略一、强化认知,提升自我效能诸多研究表明,学生对待事物的心理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韧性,这点在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或压力事件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心理韧性也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学生自我效能感越低,心理韧性就越低,反之亦然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高职阶段的学生,与本科及以上学生相比,对自己的认知往往具有一定片面性,在学习成绩等方面容易产生自卑感。

      要高度重视学生这一心理认知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态度,进而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培育自己的自信心,着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培育农村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本文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归因不少农村高职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容易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导致自卑等情绪产生,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引导学生将问题原因归结于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归因其二,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良好的成功体验在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学生,在犯错时不能一味指责,而要引导鼓励,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其三,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在不断达成目标中逐步养成良好心理韧性二、营造氛围,创设和谐家庭完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举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虽然他们都在外求学,但家庭给予的支持仍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无限动力家长要充分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民主氛围,培育良好的親子关系,让学生在关系和谐、生活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中不断强化心理韧性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营造良好家庭和谐氛围的方式需要多元化,避免因单一方式导致的感受倦怠。

      如上文所述,家长在家庭和谐氛围营造中,可以充分借助多元方式,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发现三种方式较为常见其一,家长与孩子正面相处,促进彼此间尊重,这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要途径其二,家长与孩子间接相处,如通过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良好的互动,这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其三,亲子关系的塑造过程中新增了学校角色学校作为家校教育的衔接者,指导家长与孩子互动交流,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三、注重引导,发挥同伴影响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行为上很大程度会受到同伴影响在陌生认知时期,同伴影响力会极大增强高职学生群体概莫能外高职学生社会交往形态相对而言较为单一,主要与同学的交往,因此对同学群体的引导至关重要学校等不同相关方,要高度重视学生同伴关系的引导,通过完善制度、制定规则、强化宣传、注重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学生良好心理韧性的培育奠定前提和基础具体到农村高职生而言,所谓同伴关系,简单而言,就是指学生与其他青年群体之间的友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学生与同学的友谊诸多研究表明,学生之间友谊状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心理韧性,甚至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状态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同伴群体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同伴关系、同伴认知,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同伴影响助力自身良好心理韧性的塑造。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外界环境的干预,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自我教育,正确认知同伴,培育良好心理韧性四、多措并举,加强文化育人众所周知,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村高职学生而言,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文化因素因此,学校要积极培育良好校园文化,提倡包容性文化,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适应,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采取多种多样的举措,引导学生用文化力量提升心理韧性水平对农村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而言,本文认为,文化建设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我所在的学校就经常举办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邀请专家开设讲座,选树先进典型,让优秀事迹“上墙”,这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助力培育良好心理韧性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养成,需要充分借助一定的策略,这是本研究探究的主旨所在策略的选择,需要充分结合农村高职生群体的特征,并结合影响心理韧性的各种因素,这是本研究探究的焦点所在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策略,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形成培育高心理韧性的有效机制,并通过机制的不断健全和优化,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学生自我效能感等各方面良好品德的形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1]高倩.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48):7-7.[2]潘燕峰.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7(10):70-71.本文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019年度科研课题(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资助成果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