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90535257
  • 上传时间:2022-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一、 评定仪器 1、 量角器 (1)通用量角器 根据所测关节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量角器如测量: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时应选择40cm的长臂量角器,而测量手或趾关节时,应选用7.5cm的短臂量角器 (2)电子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的重复性好,使用 便当,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 (3)小型半圆形量角器:为指关节测量器 2、 其他评定仪器 (1)手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除了小型半圆形量角器外,也可用直尺量手指外展或屈曲的距离,或用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即虎口开大程度 (2)脊柱活动范围的测量:可利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来测量脊柱的屈伸活动范围;通过站立位时,测量躯干前屈、躯干后伸以及向两侧躯干侧屈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 二、 评定方法 1、评定体位 测量各关节及各关节不同功能活动时,都有标准的测量体位,一般处境下均应按要求操作,如患者存在特殊处境无法处于标准测量体位时,应在评价表格备注栏内加以说明。

      2、量角器位置 (1)通用量角器:使用时将量角器的轴心与所测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的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的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使用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并用固定胶带(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外观;当所测关节运动时,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测量器 1)小型半圆形量角器测量:①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②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2)直尺测量:测量手指外展时,将直尺横放在相邻手指的远端,测量手指外展的最大距离(以cm表示 );测量手指屈曲时,将直尺放在测量手指与手掌之间,测量屈曲手指指尖到手掌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 3)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先将圆规两脚放在拇指和示指指尖,测量两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再在直尺上测出距离(以cm表示)。

      (4)脊柱活动测量 1)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将测量计放在拟测量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的棘突上,随着躯干向前屈曲,测量计上显示的度数即为所测节段的屈曲度数 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被测试对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分别举行躯干前屈、躯干后伸以及分别向两侧的躯干侧屈通过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cm表示) 三、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1、记录方法 (1)关节活动度:即运动开头的角度与运动终止的角度之间的范围终止时的角度一般为运动受限的位置常用确定关节活动度的方法采用中立位(解剖0°位)法,即将解剖学中立位的肢体位置定为0° (2)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如患者存在关节活动受限,那么应先测量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再测量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2、特殊处境下的记录 (1)若患者不能从解剖0°位开头运动,那么应切实记录实际开头位的角度 (2)当患者某关节展现非正常过度伸展等现象时,可采用“-”表示过度伸展处境 (3)正常处境下可举行双向运动的关节因病变而只能举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可记录为“无” 3、结果分析 (1)关节被动活动时,如展现抗争(又称运动终末感),应能判断这种抗争是生理的(正常的)还是病理的(奇怪的),同时应分析病理性抗争所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的理由。

      (2)生理性抗争包括软组织抗争、结缔组织抗争和骨抗争 1)软组织抗争:由软组织之间的接触所致 2)结缔组织抗争:由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短缩 3)骨抗争:由骨与骨间的接触所致 (3)病理性抗争包括软组织抗争、结缔组织抗争、骨性抗争和虚性抗争 1)软组织抗争:见于软组织的水肿、滑膜炎 2)结缔组织抗争:见于肌慌张的增加、关机囊、肌肉、韧带的短缩 3)骨性抗争:见于骨软化症、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性肌炎、骨折 4)虚性抗争:见于疼痛、防卫性收缩、脓肿、骨折、心理回响等 四、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1、上肢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器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与腋中线平行 与身体中线平行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 与肱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 屈:0°肩 屈/伸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展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展 仰卧,肩外展90°,肘屈曲90° 仰卧、坐位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坐位,上臂置于桡尺 旋前/旋后 体侧,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尺骨茎突 肩峰 ~180°;伸:0°~50° 肘 外展 内旋/外旋 屈/伸 肩峰 鹰嘴 肱骨外上髁 同上 与前臂纵轴平行 与桡骨纵轴平行 腕关节后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各0°~90° 0°~180° 各0°~90° 0°~150° 后) 屈/伸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 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轴平行 前臂背侧中线 与第2掌骨纵轴平行 第3掌骨纵轴 屈0°~90°伸0°~70° 桡偏0°~25°;尺偏0°~55° 腕 关节 尺/桡侧偏 腕背侧中点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伸0°掌指 屈/伸 坐位,腕中立 近侧指骨近端 与掌骨平行 与近侧指骨平行 ~20°,屈0°~90°(拇指0°~30°) 近侧指间为0°~100°;远侧指间为0°~80° 指间 屈伸 同上 远侧指骨近端 与近侧指骨平行 与远侧指骨平行 拇指腕掌 下肢 关节 内收/外展 同上 腕掌关节 与示指平行 与拇指平行 0°~60° 运动 受检体位 仰卧或侧量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股骨大转子 同上 髂前上棘 固定臂 与身体纵轴平行 同上 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 与股骨纵轴平行 同上 髂前上棘至髌骨中正常值 髋 屈 卧,对侧下肢伸展 被测下肢在上 仰卧 0°~125° 伸 内收/外展 0°~15° 各0°~45° 的垂直线 仰卧,两 内旋/外旋 小腿于床缘外下垂 俯卧、侧膝 屈/伸 卧或坐在椅子边缘 仰卧,踝踝 背屈/跖屈 处于中立位 俯卧,足 脊柱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坐或立颈部 前屈 后伸 左、右旋转 位,在侧方测量 同上 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 坐或立位,于后面测量 第7劲椎棘突 头顶后面 同上 肩峰 外翻/内翻 位于床缘外 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错处 踝后面两踝终点 股骨外踝 髌骨下端 与地面垂直 与股骨纵轴平行 与腓骨纵轴平行 小腿后纵轴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轴平行 与胫骨纵轴平行 与第5跖骨纵轴平行 轴心与足跟终点连线 各0°~45° 屈0°~150°伸0° 背屈0°~20°,跖屈0°~45° 内翻0°~35°,外翻0°~25° 量角器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平行前额面中心线 同上 头顶中心矢状面 第7劲椎与第5 腰椎棘突的连线 第5腰椎棘突 同上 头顶部中点 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 同上 双侧髂嵴上缘连线移动臂 头顶与耳孔连线 同上 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 头顶中心与第7劲椎棘突的连线 第7劲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 同上 双侧肩峰连线的平正常值 0°~60° 0°~50° 各0°~70° 左、右侧屈 0°~50° 胸腰部 前屈 坐位或立位 同上 坐位,臀部固定 0°~45° 后伸 左、右旋转 0°~30° 0°~40° 的平行线 左、右侧屈 坐位或立位 第5腰椎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 行线 第7劲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 各0°~50° 留神事项 1、 评定方法 (1) 被评定关节需充分暴露。

      (2) 评定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以保证检查结果的稳当性和可 重复性 (3) 评定者应纯熟掌管评定关节活动度的仪器操作 (4) 关节被动运动时手法要温和,速度缓慢平匀,尤其对伴有疼痛和痉挛的 患者不要举行快速运动 (5) 为防止其他关节展现代偿运动,或构成关节的远端骨运动,而导致近端 骨展现固定不充分的现象,检查者应辅佐被检查者保持固定体位,并纯熟掌管各关节运动时相应的固定方法 (6) 制止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刻评定关节活动度 2、 结果记录 (1) 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应测量并记录中注明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 不一致时,提示肌肉或肌腱存在瘫痪、挛缩或粘连等问题,那么更应分别予以记录,且以被动活动范围为准 (2) 肢体关节活动度的检查结果应举行健、患侧对比 (3) 记录检查结果时,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0”点特别重要一般除前 臂旋转检查以手掌处于矢状面为“0”外其余关节一律以肢体处于解剖位时的角度为“0”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