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理第一单元.ppt
6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课标(,BS,),第,1,课时 物态及其变化,,第,2,课时 物体的尺度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一单元 学习物理——从认识物质开始,第一单元 学习物理--从认识物质开始,第,1,课时,┃,物态及其变化,第1课时 物态及其变化,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温度及其测量,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程度,,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沸水的温度为,____℃,,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____℃,某地气温为-,3.5℃,,读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左右,冷热,,0,100,1,负,3.5,摄氏度,,零下,3.5,摄氏度,,37℃,,第,1,课时,┃,考点聚焦,,,,,,,测量工具,,,,,,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值,,,,,,,使用,口诀:看→放→等→读,,,①测液体温度时:,,看: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放:将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壁; 等:稍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读:玻璃泡不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面相平。
②测人体温度时: 看: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放:使体温计与人体充分接触; 等:稍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 读: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热胀冷缩,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物质的状态及物态变化,,1,.物质的状态,(1),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图,1,-,1,固态,液态,气态,(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对比,第,1,课时,┃,考点聚焦,,(3),物质不同状态的实质,项目,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没有固定位置,极度散乱,分子间作用力,强大,较大,极小,一定体积,有,有,无,一定形状,有,无,无,流动性,无,有,有,,第,1,课时,┃,考点聚焦,,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说明,],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吸热,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放热,固态,,液态,液态,,固态,第,1,课时,┃,考点聚焦,,2,.,晶体和非晶体,名称,,晶体,非晶体,,,,不同点,,举例,雪花、食盐、冰、海波、各种金属,玻璃、沥青、松香、蜂蜡,,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熔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熔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凝固点,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凝固点,不变,有,升高,无,不变,有,降低,无,第,1,课时,┃,考点聚焦,,,名称,,晶体,非晶体,不同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持续放热,,图像区别,,,相同点,,熔化都要,______,热量,凝固都要,______,热量,,,,吸收,放出,,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4,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汽化时要吸热。
汽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液态,,气态,蒸发,,沸腾,,,第,1,课时,┃,考点聚焦,[,比较,],蒸发与沸腾,名称,,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______,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进行,,温度,,在,______,温度下,在,______,温度下,(,沸点,),,剧烈程度,,______,,______,,影响程度,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①供热快慢;②气压高低,,表面,表面,内部,任何,一定,缓慢,,剧烈,,第,1,课时,┃,考点聚焦,名称,蒸发,沸腾,相同点,①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______,现象; ②都需要,______,,汽化,,吸热,,[,注意,],沸腾曲线中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液化: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有两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气态,液态,,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5,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升华时要,______,。
2,.凝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凝华时要,________,固态,气态,吸热,气态,固态,放热,知识纵横,第,1,课时,┃ 知识纵横,1,.,物态变化,——,三态六变图,(,记忆口诀,),[,说明,],晶体熔化、凝固及液体沸腾时,都必须具备对应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沸点,),,二是热量,(,继续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课时,┃ 知识纵横,2,.常用温度计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液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可离开人体读数,第,1,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 温度及其测量,,例,1,如图,1,-,2,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
热胀冷缩,,乙,缩口,,图,1--2,,第,1,课时,┃,归类示例,,不同温度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是此部分考查的热点,同时本类型题目还可能涉及对常见物体温度的估测的考查[,解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同,测量沸水温度需要用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能离开人体读数,这是因为它有个缩口,离开人体后能使水银柱从缩口处断开,保持未离开人体时的示数第,1,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二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命题角度:,,(1),区别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质状态;,,(2),判断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的现象;,,(3),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4),通过实例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第,1,课时,┃,归类示例,例,2,,[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C,图,1--3,第,1,课时,┃,归类示例,,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云是空中的小液滴、小冰粒,一般认为云是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雨是液体,一般认为雨是水蒸气液化或小冰粒熔化形成的;雾、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雪、雾凇、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雹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解析,],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霜和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第,1,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三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命题角度:,,(1),识别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2),观察沸腾现象和用图像进行描述;,,(3),简单绘制熔化、凝固、沸腾等图像;,,(4),解读图、表的意义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第,1,课时,┃,归类示例,例,3,,,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的部分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表一,,时间,/min,0,1,2,3,4,5,6,7,8,温度,/℃,-,6,-,4,-,2,0,0,0,1,2,3,表二,,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4,所示,是,______,℃,图,1,-,4,96,,第,1,课时,┃,归类示例,(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看出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4),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保持不变,,液化,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第,1,课时,┃ 归类示例,,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探究题目,涉及温度计读数、表格数据分析、物态变化判断等知识本类型题目还可能涉及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液体沸腾图像的特点[,解析,] (2),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0℃),,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撤掉酒精灯后,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所以会继续沸腾第,2,课时,┃,物体的尺度 质量和,,密度,,第2课时 物体的尺度 质量和密度,第,2,课时,┃ 考点聚焦,Ⅰ,考点聚焦,Ⅰ,考点,1,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和新材料的应用,,1,.长度的测量,,长度单位,主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测量工具,常用工具,刻度尺,,精确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米,(m),,第,2,课时,┃ 考点聚焦,,,,,测量方法,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要利用有磨损的零刻度,,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的下一位,,记,测量结果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量程,,分度值,,零刻度,,垂直,,分度值,,数值,,单位,[,易错点,],“,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第,2,课时,┃ 考点聚焦,2,.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3),化整为零法等。
[,注意,],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地选择3,.误差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消除,但应尽量减小4,.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绿色,”,能源、记忆合金测量值,,真实值,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质量及其测量,,质量常识,,定义,物体所含,______,的多少,用字母,____,表示,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单位,,及换算,,,主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比千克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比千克大的单位有,________,,换算:,1 t,=,____ kg,=,____g,=,____mg,=,____,μg,常见值,一元硬币:,6 g,成人:,50,~,70 kg,,一个苹果:,200 g,一只鸡蛋:,50 g,测量工具,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物质,m,形状,状态,位置,温度,千克,kg,毫克,(mg,),,微克,(,μg,),,吨,(t),,,,,,第,2,课时,┃ 考点聚焦,天平常识,,规格,量程指,____________,,分度值指,____________,使用,,,,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__,和,__________,;,,,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的,________,;,,,③,调: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④,测:把,________,放在左盘,,________,放在右盘,用,________,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注意事项,口诀:先水平,游拨零,横梁平,左物右码两边盛,增减砝码游码动,横梁再平,防超保洁要记清,测量分类,直接测量:固体质量,,特殊测量:液体质量,(,质量差法,),、微小质量,(,累积法,),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量程,分度值,零位,平衡螺母,物体,砝码,镊子,游码,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密度及其测量,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________,单位,主单位:,____,;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1 g/cm,3,=,1,×,10,3,kg/m,3,基本,,性质,,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点拨,],图像:如图,2,-,1,所示,,,,ρ,甲,>,ρ,乙图,2,-,1,,kg/m,3,,1,.密度,第,2,课时,┃ 考点聚焦,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地测量固体体积,),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将它放在水平台上,③,读:视线与凸液面顶部或凹液面底部相平,,,第,2,课时,┃ 考点聚焦,3,.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的密度,原理,,________,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方法一,,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③,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体压入,(,浸没,),水中,记下总体积,V,2,,得,V,=,________,;,④,固体密度,ρ,=,________,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固体,),方法二,,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③,再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并使其浸没,记下总体积,V,2,;,④,固体密度,ρ,=,________,ρ,=,,第,2,课时,┃ 考点聚焦,器材,天平、量筒、溢水杯、水,(,适用于特大固体,),方法三,,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②,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量筒承接溢出的水,测出溢出水的体积,V,就是物体的体积;,③,固体密度,ρ,=,,[,点拨,],,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物体体积,会使得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第,2,课时,┃ 考点聚焦,,(2),测液体的密度,原理,,________,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待测液体,方法一,,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液体的密度,ρ,=,器材,天平、空饮料瓶、水、待测液体,方法二,,①,用天平称出空饮料瓶的质量,m,0,;,②,在瓶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出瓶中的水,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④,液体的密度,ρ,=,ρ,水,,ρ,=,,[,点拨,],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会使得所测体积偏小,密度偏大,误差较大,第,2,课时,┃ 考点聚焦,第,2,课时,┃ 考点聚焦,4,.密度的应用,,(1),用公式,________,求密度,用密度鉴别物质2),用公式,________,求质量3),用公式,________,求体积4),判断空心5,.混合密度的计算:,ρ,混=,(,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ρ,=,,m,=,ρV,,V,=,,知识纵横,第,2,课时,┃ 知识纵横,,质量与密度,,,,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一般地,同种物质的温度和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也会发生改变第,2,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 长度及其测量,,命题角度:,,(1),熟悉生活中的长度,会估测长度;,,(2),能够正确选择、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3),能准确读出长度的测量数据;,,(4),测量误差和错误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第,2,课时,┃ 归类示例,例,1,,[2012,·,安徽,],,如图,2,-,2,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 cm,图,2,-,2,2.70(2.68,~,2.72,均可,),,,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准确测量物体长度的必要前提第,2,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二 质量及其测量,命题角度:,,(1),理解物体质量的含义;,,(2),熟悉、会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3),设置情境考查物体质量的基本性质;,,(4),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天平的非正常使用;,,(6),设计实验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7),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归类示例,例,2,小明想确定一银质小工艺品是否为实心, 测质量的实验,,步骤如下:,,(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如图,2,-,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2),如图乙所示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质量的操作情景,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正确操作进行测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图,2,-,3,右,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175.6,第,2,课时,┃ 归类示例,,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考一般考查天平使用过程中的调平、测量过程、读数等细节问题,还可能涉及对测量精确程度的评估以及使用非正常天平测量质量第,2,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三 密度及其测量,命题角度:,,(1),理解物质密度的含义;,,(2),熟悉并会估测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密度;,,(3),设置情境考查物质密度的基本性质;,,(4),设计实验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5),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2,课时,┃ 归类示例,例,3,,[2012,·,河北,],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ρ,水,=,1g/cm,3,),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1),实验过程如下:,,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 g,甲,乙,图,2,-,4,第,2,课时,┃ 归类示例,②,用细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2,-,4,甲所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cm,3,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④,工艺品的密度,ρ,=,________g/cm,3,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被测工艺品是由下表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____________,举一例,),,物质,金,铅,铜,铁,铝,密度,/(g/cm,3,),19.3,11.3,8.9,7.9,2.7,8,64,8,把工艺品从烧杯中取出时沾有水,使测量的质量偏大,,偏大,铁锅,第,2,课时,┃ 归类示例,,,测量密度的原理是,ρ,=,基本仪器是天平和量筒。
中考时,往往结合压强、浮力知识出题如:若没有天平时,可以根据物体漂浮时,F,浮=,G,=,mg,求出质量;没有量筒或量筒无法测出体积时,根据,F,浮=,ρgV,排求得体积;还可以根据压强公式,p,=,ρgh,来求出密度测密度的特殊方法,第,2,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四 密度的相关计算,命题角度:,,(1),会读,m,—,V,图像,进而对比或计算密度;,,(2),利用密度公式进行比例或比值型习题的解答;,,(3),“,空心,”,的判定与计算,第,2,课时,┃ 归类示例,例,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2,-,5,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图,2,-,5,B,第,2,课时,┃ 归类示例,,本题考查从图像中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先在图像上分别取横坐标量,(,或纵坐标量,),相等的几个点,然后分别比较另一坐标量的大小关系。
第,2,课时,┃ 归类示例,例,5,,[2012,·,桂林,],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120 g,,,偏小,第,2,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从溢水杯中取出柑橘,柑橘会带走一些水滴,使得溢水杯中剩余水的质量偏小,由,m,排=,m,总-,m,剩知,,m,排变大,,V,排变大,根据,ρ,= 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第,3,课时,┃,物质的简单运动,,第3课时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3,课时,┃ 考点聚焦,Ⅰ,考点聚焦,Ⅰ,考点,1,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要选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点拨,],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s,-,t,,和,v,-,t,图像,:,,图,3,-,1,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③,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公式,,v,=,____,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____km/h,快慢,,,3.6,第,3,课时,┃ 考点聚焦,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程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快慢程度,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4,.,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般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来测量平均速度。
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 机械运动,命题角度:,,(1),通过生活实例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2),研究物体运动时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3),准确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形;,,(4),根据示例提供的信息判断被研究物体的运动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例,1,,[2012,·,福州,],2012,年国际田联,110 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纪录夺得冠军如图,3,-,2,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的参照物是,(,,),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图,3,-,2,,A,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二 时间的测量,命题角度:,,(1),熟悉生活中的时间,会估测时间;,,(2),能够正确选择、使用测量时间的工具;,,(3),测量误差和错误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例,2,如图,3,-,3,所示是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指针转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乙表叫,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指针转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
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400 m,跑的时间,应用,______,表;若要测量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用,______,表图,3,-,3,1 s,,秒表,(,停表,),,钟表,(,时钟,),,1 h,,1 min,,12 h,,甲,,乙,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三 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命题角度:,,(1),会简单的平均速度测量问题;,,(2),会分析描绘,s,-,t,、,v,-,t,图像;,,(3),会简单的平均速度计算问题,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例,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3,-,4,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图,3,-,4,A,.,10 cm/s,,B,.,9 cm/s,,C,.,8 cm/s,,D,.,7 cm/s,B,第,3,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9 cm/s,,v,=,,=,[,解析,],,,平均速度的测量,,。












